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阅读测试卷
(一)______________
① 照相的事,尽管过去了将近四十年,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②那时我正读小学二年级,课间休息时,我听到有同学喊叫:“照相的来了!”大家就一窝蜂似的跑出教室,看到教室的山墙上挂着一块绘着风景的布,照相师傅站在机器旁等待着。
③先是一位年轻女老师手里攥着一卷白纸照了一张。照相时,师傅将脑袋钻到布罩里,从里边发出许多瓮声瓮气的神秘指令,然后他就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橡胶球儿,高呼一声:“往这里看,别眨眼,笑一笑!好!”橡胶球儿咕叽一声,照相完毕。真是神奇极了,真是好看极了!我们围绕着照相师傅,都看得着迷了。
④这时我堂姐走到照相师傅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三角钱,说:“我要照相。”我堂姐端端正正地站在照相机前,等待着照相师傅发号施令。这时,好像是有人从后边推了一把似的,我一个箭步蹿到照相机前,与堂姐站在一起。照相师傅的头从布罩里钻出来,说:“怎么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呆呆地看着我,没人说话。我骄傲地对照相师傅说:“我们是一家的!”照相师傅的头在布罩里说:“往前看,笑一笑,好!”他的手捏了一下橡胶球儿,咕叽一声,好了!
⑤这件事至今让我难忘。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历历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号施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④段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表现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 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短文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
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在下面的横线上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二)一诺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竞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惶惶忽忽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昌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想到竞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在“借钱男生”、“两少年”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 请简要概括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写两少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 从全文看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句子,请摘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假如你是文中“我”的女友,看到此文后,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请描写出来。(4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我”对女友失约持什么态度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最美的名字
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 由来)——
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被塌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全都吐了出来。
“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是啊,(即使 但是)有一滴水润润这可怜的小嘴巴也行啊!”另一个阿姨也绝望地说。
突然,这个阿姨被自己的话提醒了,她俯下身对着我的小嘴喂了一点儿唾沫,另一个阿姨也在冒烟的口腔中艰难地积存了一点儿唾沫喂给了我……。六十多个小时过去了,(1)我们竟然被解救出来。为了记住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这个“吃唾沫”的孩子从此改名叫“秦沫沫”。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2)我们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
1.用“√”画出用得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同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有两个“我们”,其中(1)处的“我们”指的是 ;(2)处的“我们”指的是 。同学们之所以认为这个名字是“最美的名字”,是因为 。
4.请你对短文中的“两个阿姨”说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1)指当时的情景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2)发命令,下指示。
2. 将近四十年前,“我”上小学二年级时,照相师傅来给师生照相,“我”
借堂姐的光第一次照相。
3. 语言 神态 借堂姐的光第一次照相时的得意和愉悦
4. 动作、语言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照相师傅照相时指挥照相的人
的情景。
5. 照相的故事
(二)1.借钱男生:信守承诺;孝敬母亲。 两个少年:坚守承诺;不畏困难。 我的女友:不守诺言;畏惧困难。
2. 目的:(1)突出诚信的主题。 (2)含蓄地批评成人的失信,不守诺言。 (3)赞扬孩子的真诚守信。
写作手法:对比(或衬托,或映衬。)
3. 如:摘抄: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借钱男生兑现承诺后的喜悦、欣慰之情。摘出的句子要生动形象,具有深刻内涵。只要能够抓住内容、语言和写法等方面中的一点,紧扣句意进行分析即可。
4.略(紧扣描写对象和情境,描写生动、形象;扣住描写对象和情境,描写具体。)
5. 态度:责备(或批评或不满或埋怨)
看法:认同作者的态度。
理由:(1)认同作者的态度。人应该信守承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否定作者的态度。应宽容地对待别人,不要过于苛责别人。 (3)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态度。自己应信守诺言,但不必对别人求全责备。答出其中一个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三)1.由来 即使
2.(1)毫无希望。文中指阿姨对秦沫沫当时的情况感到无奈,认为她没有生的希望了。
(2)不同于平常的。文中指“秦沫沫”这个名字特殊的由来。
3.秦沫沫和两个阿姨 班里的其他同学
这个名字里包含有无私而伟大的爱
4.示例:阿姨,你们在危险之际无私地挽救了一个弱小的生命。这是一种伟
大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