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材料入手 ,体会生活中的天气;
2.通过活动探究,识别各种天气符号,了解卫星云图与天气通过制作贴心天气板报,熟练掌握天气符号及各种颜色气象预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解学习地理的价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卫星云图等了解、感受科学对生活的影响
3通过制作贴心天气板报,养成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强化危机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
区分“天气”与“气候”;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强化防范意识。
三、教学难点
识别天气符号、风的符号、空气质量图,具有保护环境意识。
四、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步: 视频导入 天气与生活 导入: 播放视频《草船借箭》 师:这个故事借用天气,出奇制胜,现在也需要了解天气为生活做重要的指导。 与新知天气与生活建立了连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 制定目标 制定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创建三维目标,强调学习的目的性。
第三部: 探究学习 一、天气与生活 1.天气的概念及特点 2.角色扮演——天气与生活 3.完成活动—认识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认识典型灾害性天气 二、明天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的认识 2.天气符号 3.风 4.模拟天气预报 三、空气质量 1.自主学习正文,找出天气的概念、描述天气的词语,总结天气的特点 2.每组选择一个社会角色(学生、司机、卖冰激淋的、农民),讨论(1)喜欢什么天气、不喜欢什么天气,说出理由; 根据教材中的图片完成空白部分。 转呈:我们发现特别好的天气并不多,有些天气还能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危害。 为了趋利避害,气象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提前知道天气的天气预报。 1.出示卫星云图,看云图识天气: 自学完成导学案 2.快速分辨卫星云图表示的天气 1.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2.小组竞赛 1.风的讲解 2.辨别风的等级和风向 挑战央视主持人播报天气预报,在教材中挑选想要播报的城市的天气情况 1.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2.完成课后活动 3.人类活动影响空气质量 4.防治大气污染措施 1.自主探究,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合作探究天气的影响,联系生活中的身边的人,培养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意识。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1.自主探究,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探究空气质量,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 三言两语话天气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五步: 加固连接 拓展提高 完成挑战 1.描述天气的词语 2.天气符号的记忆 3.空气污染指数及空气质量 联系实际检验学习目标中天气的特点,检验学习目标中天气预报内容,养成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强化危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