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探究简单电路》课堂测试卷
(30分钟内完成,总分7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7分)
1. 三个相同的灯泡L1、L2、L3组成如右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1、A2、A3的
示数分别为I1、I2、I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I1=I2 B.I3=I1+I2 C.I1=I2+I3 D.I2=I3
2. 如右图,三个电压表测量的读数分别为U1、U2、U3,则三个电压之间的关
系是 ( )
A.U1= U2= U3 B.U1 + U2= U3
C.U1= U2< U3 D.U1 + U2> U3
3. 如图,三个电流表A1 、A2、、A3的示数分别为I1、I2、I3 ,它们的大小关系
是(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I1> I3> I2
4. 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
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 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 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 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
5. 如图所示,电压表的接法正确的是( )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三盏电灯并联的电路是( )
(第7题)
7.如上右图所示,通过L1的电流和通过L2的电流之比是2:1,则
A1表和A2表的示数之比是( )
A.2:3 B.3:1 C.1:2 D.2:1
8.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 )
A.1.8A B.0.36A C.可能是1.8A,也可能是0.36A
D.可能是1.4A,也可能是0.33A
9.一学生使用电流表的时候,本应使用“+”和“3”两接线柱,但误将“+”和“0.6” 两
接线柱接入电路,而电流还是从“+”流入,从“0.6”流出,这样做的结果是( )
A.指针不动 B.指针摆动角度小了
C.指针反向摆动 D.指针摆动角度变大,电流表有可能烧坏
二、选择题 (每空1分,10-12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7分)
1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00mA=______A (2)3×10-2A=______μA (3)5×10-3mA=_________μA
(4)2.5KV=______V (5)1 000 V=______μV (6)300mV=______V
1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_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______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V,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时,应把它与被测电路____联,被测电压不允许超过它的______。
12.使用电流表应注意:(1)电流表必须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中;(2)要让电流从______接
线柱流进电流表,从______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的______;(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______而将电流表直接连在______两极上。
13.市场上出售的一种装饰用小彩灯,经常被用来装饰房间,以烘托欢乐的气氛.有一种节
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电流为0.15安,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
流是______A。
14.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伏,现测得其中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
通过这个小灯泡的电电流为0.5安,则另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通过它的电
流为______A。
15.某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没有刻度的一边偏转,这是因为 。另一位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右边没有刻度的地方,这是因为 。
三、实验题(每图4分,每空2分,共12分)
16.如图所示,如果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 ~ 0.6安量程,则电流表的
示数为____A;如果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 ~3A,则它的示数为____A。
17.将图按下列要求在虚框中画出电路图,然后连接实物图:(1)两灯
泡并联;(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3)电流表测干路上的电流强度;
(4)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四、计算题(共4分)
18.在节日,楼房上准备并联40只同一规格的灯泡,如果通过每只灯泡的电流强度50mA,
如果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强度是25A,这些并联的灯泡能不能接在干路上?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探究简单电路》课堂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B D B A B B C D
二、填空题:
10.(1)0.2 (2)3×10 4 (3)5 (4)2.5×103 (5)109 (6)0.3
11.1.5 2 220 并 量程
12.(1)串 (2)正 负 (3)量程 (4)任何用电器,电源。
13.0.15
14.10 0.5
15.电流表的正负极接反了.测量值超过了电流表所选取的量程。
三、实验题:
16.0.22 1.1
17.
四、计算题
18.可以(I总= 40×0.05A = 2A,I总< I允)
V2
R1
S
V1
R2
V3
D
A
V
B
V
V
C
V
0.6
3
A
0
0
0.2
0.4
0.6
1
2
3
0.6
3
A
0
0
0.2
0.4
0.6
1
2
3
电源
L2
L1
S
A
0.6
3
V
3
15
图9
A
L1
L2
S
V
电源
L2
L1
S
A
0.6
3
V
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