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期中测试题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友情提示: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小页,4大页,合计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座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按照要求把答题卡上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或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红色文字根据需要设计或者去掉)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小题,共30分)
我来选择(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1.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C.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2.下面四个成语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虎]头[蛇]尾 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 D.[鸡][犬]不宁
3.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壁 ③缢蛏﹣鳃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肺 ⑦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4.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青蛙 B.老鹰 C.猫 D.乌龟
5.鲫鱼的身体有许多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鲫鱼有两条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B.鯽鱼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其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C.鲫鱼体形呈流线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D.鯽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6.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前肢为翼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心脏四腔 ⑤体温恒定 ⑥卵生、体内受精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A.体表有角质层 B.有口有肛门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9.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不对应的是( )
A.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增大气体交换的面积
B.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青蛙前肢发达,后肢短小,趾间有蹼,适合跳跃和划水的运动方式
D.虎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10.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下面相关述错误的是
A.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C.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D.不断变化的体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11.2017年6月,世乒赛在火热进行中.赛场上运动员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2.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 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13.如右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结构②是韧带
D.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14.下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15.某位老人走路时经常会出现膝盖疼痛的现象,经检查确诊后,医生在他的膝关节腔内注射了玻璃酸钠溶液,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你认为注射的玻璃酸钠溶液的作用相当于关节内的( )
A.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
16.生活中我们经常做推门动作,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推门动作属于先天性行为
B.推门动作很简单,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完成推门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作用
17.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18.下列组合中与仿生学的科研成果不相匹配的是:( )
A.飞行服与长颈鹿 B.冷光与萤火虫 C.军用雷达与蛙眼 D.薄壳建筑与乌龟背甲
19.下列诗句中与动物的社会行为相关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D.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20.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
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21.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22.下列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II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图甲中IV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C.图乙表示家蚕发育过程,则D是受精卵, B是蛹
D.图乙表示青蛙发育过程,则D是受精卵,A是蝌蚪
23.如图,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B.为了观察气室,要将鸡卵的任意一端敲出裂痕
C.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一个空腔是⑦气室
D.卵黄上乳白色小点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24.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完好的鸡卵都能孵化出小鸡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因此都要通过鳃进行呼吸
D.马铃薯通常采用带芽的块茎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
25.“鸠占鹊巢”这一成语说明“鸠”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没经历的过程是( )
A.筑巢 B.交配 C.产卵 D.求偶
26.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卵生 ②体内受精 ③有孵卵与育雏行为 ④卵的数量巨大
⑤卵有卵壳保护 ⑥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④ D.①④⑥
27.蝗虫主要蚕食禾本科农作物幼嫩的茎和叶,导致农作物减产。防治蝗虫的最佳时期是( )
A.受精卵 B.蛹 C.幼虫 D.成虫
28.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②水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 ③果树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④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都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 ⑤雌雄蛙通过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⑥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都在子宫内完成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④
29.下列关于植物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B.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C.果树的扦插,农作物的播种都属于有性生殖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短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植物新个体
30.下列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用带芽眼的块茎繁殖马铃薯 B.水蜜桃以毛桃为砧木嫁接繁育
C.用扦插方法繁殖葡萄 D.菜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7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G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 ACDF 和 BE 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 __。
(2)比较 B 和 E 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 __; (3)动物 D 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 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动物 F 适于水中生活,靠__ __产生前进的动力。
(5)动物A、C、G都是卵生,但A后代存活率明显高于C、G,这是因为B有 ___ _ _ 繁殖行为。
(6)生理功能上,动物___ ___(填字母)的神经系统有完备的体温调节中枢。
(7)与C相比,G类动物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原因是 。
32.(6分)如图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丙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________内的滑液和___ _(填数字)。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 ]___ 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 ] 活动。从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看,[6]和[7]均属于___ _。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
33.(16分)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野马准备水槽和水坑饮水,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
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又把水导入水坑,一步一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资料四:不同白冠雀群的叫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若把A地区白冠雀的雏鸟a转移到B地区白冠雀群中,长大的a叫声不同于A地区的白冠雀,而接近于B地区的。
但若把任意一只白冠雀雏鸟b转移到黄莺群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叫声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资料一中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_ _行为,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_ 所决定的。
(2)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_ 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 、 。
(回答2条)
(3)资料四中,不同地区的白冠雀有各自的方言,这属于 行为。
资料四的实验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关系是 。
(4)资料二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的优势是 。
(5)野马饮水行为的形成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和 获得的行为。
(6)野马饮水行为的变化说明了 。
(7)在研究野马饮水行为中,我们用到了 法和 法。
34.(8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生物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中,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有_______(填字母)。
A.水螅出芽 B.细菌分裂 C.植物开花结果 D.哺乳动物的克隆
(2)月季除了用戊图所示的方式繁殖外,还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用种子繁殖的后代具有______ __特性。
(3)图甲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 。
(4)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_ 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5)图甲、乙、丙所示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依据是 。
(6)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填序号),具有[1]结构的另一个生物类群是____ ____。
35.(3分)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公鸡和小狗就“动物的绕道取食”做的两个探究实验:
如图甲,实验前让小狗饿了12小时,实验时为小狗准备了最爱吃的香肠。一放下食物,小狗就急不可待的奔向食物,根本不知道饶过障碍物——木桩,拉住绳子教小狗饶过木桩,再把它牵回原地,小狗还是不会饶过障碍。反复教,经过10次的尝试与错误,小狗终于学会了绕道取食。
如图乙,在食物和公鸡之间设置障碍物——木桩,实验前让公鸡饿12小时,重复上述牵拉教育实验,公鸡经过20多次尝试与错误最后成功取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的实验设计,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对比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设计,该小组做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公鸡经过20多次尝试和错误学会绕道取食而小狗仅用10次,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82021-2022学年度初三生物期中考试 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B A A B C C D C D C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B D A B B B A B C D C 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有无脊柱
(2)身体分节
(3)胎生哺乳
(4)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5)孵卵、育雏
(6)A D
(7)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32、(1)关节腔 4
(2)6 肱二头肌 9关节 器官
(3)A
33、(1)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2)社会行为 有一定的组织 有明确的分工
(3)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4)学习行为 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复杂多变
(5)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6)学习行为受环境的影响
(7)观察法 实验法
34、(1)C
(2)母体的遗传特性(或亲代的遗传特性)
(3)变态发育
(4)D→A→B→C
(5)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6)2 胚盘 3、4 爬行动物
35、(1)小狗能学会绕道取食吗?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小狗取得食物的时间越短吗?
小狗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能学会绕道取食?(意思对即可)
(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初三生物期中测试题答题纸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我来选择(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7分)
(1) (2) (3)
(4) (5) (6)
(7)
32、(6分)
(1)
(2)[ ] [ ]
(3)
33、(16分)
(1)
(2)
(3)
(4)
(5)
(6)
(7)
34、(8分)
(1) (2) (3)
(4) (5)
(6)[ ]
31、(3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