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6 18:5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油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鲁国尚儒学,是儒学文化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这反映了当时
A.地理位置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B.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兼容并包
C.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外来文化D.各家学派各执己见,适应集权需要
2.寓言一般带有讽喻作用,“守株待兔”大意指的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这则寓言反映的哲理是
A.法家的变革精神 B.道家的自然无为
C.儒家的仁者爱人 D.墨家的功利主义
3.下表是秦汉时期治国思想的演变表。此演变表明
朝代 治国思想
秦 《史记》:“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汉初 “与民休息",政府把士兵大量复员从事农业生产,并且一再降低赋税,甚至实行三十税一
汉中后期 汉宣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A.汉代综合使用儒、道两家思想B.法家思想适合朝代新立之时
C.朝代不同需要的治国思想不同D.治国思想根植于时代的需求
4.如表是由宋人文集中抽样出的206例士人阶层女性阅读者的墓志资料统计而成的。这反映出宋代士人阶层女性
阅读内容 佛道经典 儒家经典 史书 诗词文 女教典籍 音乐 家训 天文医药等 诸子百家等
阅读人数 105 69 33 30 21 19 8 8 5
百分比 51% 33% 16.1% 14.6% 9.2% 3.2% 3.9% 3.9% 2.4%
排序 1 2 3 4 5 6 7 7 9
A.阅读目的具有较强功利性 B.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C.蔑视传统的纲常礼教观念 D.深受崇文抑武风气影响
5.魏晋玄学是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它所讨论的问题,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并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探究宇宙人生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这表明魏晋玄学的发展
A.助长了宗教迷信思想的泛滥 B.促使汉代经学走向辉煌中
C.有利于儒道思想的融合发展 D.完成了儒家信仰的重建
6.陆九渊提出“凡事只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王阳明主张“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否定孔子的权威 B.隐含了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C.带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 D.重新构建了“天理”和“知行”关系
7.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多有“嗜奇好古”和“好奇尚诞”的性格与作风。由于古代的习俗和事物已不再是晚明日常生活经验构成的一部分,因而这种“嗜奇”和“尚诞”更多地表现为对异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习俗等的追求。明朝时期的“嗜奇”和“尚诞”
A.冲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C.促使国人“开眼看世界” D.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进步
8.如表列举的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部分思想主张。表明他们的思想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政治主张 “天下为主,君为客” 提出“众治” “循天下之公
经济主张 工商皆本 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其他主张 将自然科学列为教育内容 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肯定人本能欲望的合理性
A.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C.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主流方案 D.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9.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
A.造纸术是由西向东传播的 B.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
C.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纸 D.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
10.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
A.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 B.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
C.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 D.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
11.如图是北宋赵佶创作的花鸟图《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北宋花鸟画极尽写生之能事,凡作画,必要对照实际物象进行写生,所以花鸟的形象和色彩在这一时期均达到了极为逼真的写实面貌。这一理念
A.特别注重笔墨情趣 B.具有民间风情 C.根植于科技的发展 D.受到理学影响
12.根据下面图文材料判断,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的回应是
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A.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民族意识觉醒,变法图强救危亡
C.放弃闭关锁国,实行改革开放 D.导致西学东渐,冲击传统观念
13.1895年,光绪皇帝策试天下贡士时,所出试题为:一、详细列举孙子、吴子、戚继光等人练兵治军之法;二、如果按照《淮南子兵略训》、杜牧《战论》、苏轼《训兵旅策》等施行,果真有成效?据此可推知
A.“变局”下传统思想面临挑战 B.中体西用成为主导思想
C.清末新政进行军事制度改革 D.维新变法获得皇帝支持
14.维新变法运动中孔子与儒家思想备受推崇,如康有为借助儒学来宣传维新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孔子和儒家思想遭遇空前的打击,如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儒家思想
A.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变法的有力工具 B.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C.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D.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15.梁启超指出,共产主义和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处于“同一立脚点”;在孙中山看来,“共产主义在外国只有言论,还没有完全实行,在中国,洪秀全时代便实行过了”;无政府主义者也把大同思想认为是共产主义的实质和精髓。这些认识客观上
A.确立了向西方学习的新途径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为国民大革命提供思想基础 D.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6.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
A.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B.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C.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
17.民歌《八角楼的灯光》中写道: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哎,照四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光下写文章。下列文章中,创作于“八角楼”的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持久战》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8.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D.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及其建设
19.毛泽东曾在1958年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投入到这些开发计划中。这主要说明了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 B.“大跃进”运动在我国国防现代化中的体现
C.我国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实现国防的现代化 D.国防高科技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中心环节”
20.1956年,老舍的《茶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等优秀文学作品相继发表,文学创作初步打破了题材和主题的禁区,题材范围扩大,体裁风格多样,涌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作品,1957年1月,全国60多个专业歌剧团体在北京举行音乐舞留会演,20多天演出的节日有360多个,这一现象
A.是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成果 B.体现了毛泽东“百家争鸣”的方针
C.说明了当时“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的盛行 D.受到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正确方针的推动
21.1953-1957年,新中国实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A.中国教育受意识形态影响 B.教育改革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C.中国教育体系的科学完整 D.经济状况制约基础教育发展
22.如表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的一些主张摘录据此可知,它们都
古希腊学者 主张
泰勒斯 “水”是世界的本原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 “逻各斯”是追求关于“善”的理念,是心智中的最高级思维
A.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B.推崇公德的构建
C.提倡人文主义精神 D.蕴含理性的精神
23.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该观点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 D.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24.宋代以后,观世音菩萨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烧的性感,身体被深深埋藏在衣服里。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则不乏仁慈,有着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
A.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 B.西方绘画自由洒脱,强调意境
C.中国绘画内敛含蓄,凸显人性 D.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差异性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乱世中,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社会缺乏严苛的等级限制,从而使人才的迅速涌现、扶摇直上成为可能;同时各国相争的复杂局势使得对于人才招揽和“独占”的需求较一国统治之时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客卿制度逐渐形成,识人文化逐渐兴起,并在各国变法改革、私学兴起等动力的推动下迅速走向繁荣。客卿制度是荟萃、善待人才的缩影,其中折射出的识人文化是当时的盛行之风,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北宋士大夫表现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从建国初赵普的屡次谏言,到中期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无不反映出宋代士人为维护封建政权而做出的最大努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当时士人中间并不是个别现象,这同前代士人逃隐山林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代科举制的完善,给普通士人入仕打开了方便之门。全国各地不论是京畿,还是闽、蜀、两广等偏远地区,到处都是读书应举之人。士人挑灯夜读,为求取功名奔波于漫漫求仕途中。由于科举朝着策论、轻诗赋,重能力、轻浮文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士人具有以文章为工具,利用经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士人改变了以往的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士人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战国时期识人文化形成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士风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6.从明清之际到近代,中国出现了两次“思想启蒙”思潮,对儒学的发展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朝中后期,在复兴古学(经学)的潜流中,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学思潮……从而开启了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 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在民族救亡图存的现实压力下展开的。当时所有中国知识精英几乎有一个共识:“救亡的唯一途径就是启蒙”,而这个启蒙又是(西方)外来的,不是源自本身,这就导致了没有任何实现可能的极端偏执的“西化论”。……把矛头指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正因为如此,类似于“孝道”“礼教”“男权”“纲常”“名教”等儒家所崇尚的核心价值,就成为五四时启蒙思想家们激烈批判的主要目标。
——李宁宁《启蒙语境中儒学的命运与现代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10分)
(2)写出材料二中“中国的启蒙运动”所指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五四时“启蒙思想家们”激烈批判儒家思想所产生的社会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前后两次“思想启蒙”的出发点有何不同。(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作者 著作
李时珍(1518—1593) 《本草纲目》 薄伽丘(1313—1375) 《十日谈》
李贽(1527—1602) 《藏书》《焚书》 伊拉斯谟(1466—1536) 《愚人颂》
徐光启(1562—1633) 《农政全书》 哥白尼(1473—1543) 《天体运行论》
徐霞客(1587—1641) 《徐霞客游记》 塞万提斯(1547—1616) 《堂吉诃德》
宋应星(1587—1666) 《天工开物》 莎士比亚(1564—1616) 《哈姆雷特》
黄宗羲(1610—1695) 《明夷待访录》 伽利略(1564—1642) 《两大体系的对话》
顾炎武(1613—1682) 《天下郡国利病书》 哈维(1578—1657) 《血液循环论》
王夫之(1619—1692) 《读通鉴论》 牛顿(1643—1727)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简表。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比较异同,史论结合。)(12分)
历史答案
BADDC BDBCB DAACB BBDAD BDCA
25.
(1)影响:促进了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和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的建立;各国“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改革;助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主要特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读书入仕愿望强烈;兼具文章、经术的文化风格(经世致用)。
原因:科举制度的完备;理学的形成;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少数民族的威胁;内部统治的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
26.
(1)内容: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意义: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
(2)历史事件:新文化运动。
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道路,促进思想解放;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带有片面性,把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产生了消极影响。
(3)出发点:前者是矫正理学带来的社会弊端;后者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
27.
示例一:
论题:15-17世纪的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新思想,但二者有本质不同。阐述:15-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推动了新思想的产生。黄宗羲、顾炎武等批判儒家思想,否定君主专制,倡导法治、民权,主张工商皆本。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莎士比亚等批判基督教神学,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明清之际的新思潮本质上仍是封建儒家思想,也未形成思想潮流;而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出现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的人文主义思想,形成了思想潮流。综合所述,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推动新思想的产生,而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影响着新思想的性质和水平。
示例二:
论题:15-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阐述: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专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阻碍了近代科技发展。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西欧近代自然科技发展起来。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欧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科技发展的差距拉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