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第2课时 耳与听觉 随堂练习
1.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耳的( )
A.耳郭 B.半规管 C.鼓膜 D.咽鼓管
2.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A.耳蜗 B.前庭 C.半规管 D.听觉中枢
3.引起中耳发生炎症的细菌进入中耳,一般通过的结构是( )
A.咽鼓管 B.外耳 C.内耳 D.咽喉部
4.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
B.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C.声波→鼓膜→听神经→大脑→耳蜗内听觉感受器
D.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5.下列选项中,会使人听力完全丧失的情况是( )
A.鼓膜破损 B.听小骨损坏
C.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D.半规管受损
6.两学生用尖锐的器物挖耳屎,以至戳伤导致耳聋的结构是( )
A.外耳道 B.听小骨 C.鼓膜 D.耳蜗
7.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结构是( )
A.耳蜗 B.听小骨 C.半规管 D.咽鼓管
8. 用手掌托住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9.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打
呵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10.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1]听小骨 B.[2]半规管
C.[3]耳蜗 D.[4]鼓膜
11.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的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视网膜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B.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C.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病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会导致中耳炎
12.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
①迅速张口 ②迅速闭嘴 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 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参照右下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
A.④①⑦⑧
B.④②⑥⑧
C.④③⑧⑤
D.④①⑥⑤
14.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 )
A.防止声音入耳 B.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
C.防止灰尘入耳 D.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15.在右图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 )
A.①听小骨 B.④听小骨
C.①鼓膜 D.④鼓膜
1.在聋哑人的“哑语”对话中,不起作用的神经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运动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2.呼吸道感染的时候,还可能会引发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进入中耳,是通过下列结构中的( )
A.前庭 B.外耳道 C.咽部 D.咽鼓管
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
4.右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 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填数字代号)
⑵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 (能,不能)产生听觉。
⑶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 (填数字)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⑷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 所
示结构的调节有关。
5.下课铃响了,你匆匆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受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 ]________的折射,成像在[ ]________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
(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________的振动,刺激了[ ]________内
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3)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香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________________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___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