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Mn-5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仪器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漏斗 B.分液漏斗 C.容量瓶 D.蒸馏烧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OH的摩尔质量是56 g B.1 mol H2O的质量是18 g/mol
C.Cl2的摩尔质量是35.5 g/mol D.1 mol N2的质量是28 g
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nm~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得混合物: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具有丁达尔效应 ④不能透过半透膜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⑥
4. N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aNO2大量进入血液时,能使血红蛋白中的Fe2+变为Fe3+,导致正常的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在该变化中NO2- ( )
A.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 是氧化剂 C. 是还原剂 D. 被氧化
5.“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是指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盐,如: KAl(SO4)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
A.Cu2(OH)2CO3 B.(NH4)2Fe(SO4)2 C.Ca(ClO)Cl D.K4Fe(CN)4
6.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ol锌粒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11.2 L H2
B.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所含分子数为0.5NA
C.0.1 mol CH4所含氢原子数为0.4NA
D.常温常压下,28 g N2中所含原子个数为NA
7.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空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盐酸 铁 碳酸钙
D 胆矾 空气 氧化铜 碳酸钠
8.下列溶液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75 mL 3 mol·L-1 NH4Cl溶液 B.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C.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
9. 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Na+、Fe3+、Cl-、NO
B.遇石蕊变红的溶液:Na+、CO32- 、S2-、SO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H4+、K+、SO、NO
D.无色溶液:K+、Al3+、SO、NO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H++OH-=H2O
B.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H2O+CO2↑
C.向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反应:2OH-+CO2=H2O+CO32-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HCO3-+Ca2++OH-=CaCO3↓+H2O
11.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需要用到坩埚 B.步骤③需要过滤装置
C.步骤⑤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D.步骤⑥需要萃取装置
12.几种物质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如下:SO2>I->Fe2+>H2O2。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3++SO2+2H2O==2Fe2++SO+4H+ B. H2O2+H2SO4==SO2↑+O2↑+2H2O
C. SO2+I2+2H2O==H2SO4+2HI D. 2Fe3++2I-==2Fe2++I2
13.常温下,欲配制密度为1.05 g·cm-3、浓度为5 mol· L-1的稀盐酸;向体积为100 mL,密度为1.19 g·cm-3、浓度为10 mol·L-1的浓盐酸中加入蒸馏水约( )
A.200 mL B.91 mL C.101 mL D.120 mL
14.有Fe3+、Fe2+、NO、NH、H+和H2O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且NH4+为生成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还原产物为NH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C.若有0.5 mol NO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电子4 mol D.该反应体现的还原性:NH4+ > Fe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
15.(13分)(1)下列各组均有四种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将该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CuO、NO2、NaOH、Fe2O3, ;
②O2、N2、Al、C ;
③空气,氢气,碘酒,盐酸 ;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个数之比为 ,与8gCH4分子数相等的CO2的质量为 。
(3)写出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的离子方程式 。
(4)配平化学方程式: K2Cr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
16.(12分)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9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 “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I、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
II、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 )
(4)若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HCl气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17.(15分)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Na2CO3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
相应的实验过程如图:
(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填化学式)和基本实验操作:试剂① ;试剂③ ;操作① ;操作④ 。
(2)区分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的方法是: 。
(3)沉淀A为 。
(4)加入试剂②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5)操作①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提纯。操作①的实验结果:淀粉 透过半透膜;(填“能”或者“不能”)
18.(10分)镁与稀硝酸的反应为:4Mg+10HNO3(稀)=== 4 Mg(NO3)2+NH4NO3+3H2O
(1)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_________,HNO3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Mg+10HNO3(稀)=== 4 Mg(NO3)2+NH4NO3+3H2O
(3)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则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9.(8分)已知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用MnO2与1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的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3.36 L(标准状况)。
(1)需要消耗MnO2的质量是多少?
(2)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江油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14 CDCBC CBADC DBB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8分)
15.(13分) (1)①NaOH(1分) ②Al(1分) ③氢气(1分)
(2)1:1(2分) 5:3(2分) 22g(2分)
(3)Fe2O3 + 6H+ = 2Fe3+ + 3H2O (2分)
(4)1 、14 、2 、2 、3 、7 (2分)
16.(12分)(1)12.00(2分) (2)BD(2分)
(3)①12.5(2分) ②偏低(2分);偏高(2分) (4)A (2分)
17.(15分)(1)Na2CO3(2分) HCl (2分) 渗析 (2分) 蒸发结晶 (2分) (2)丁达尔效应 (2分)
(3)BaCO3、BaSO4(2分) (4)BaCl2+Na2CO3=BaCO3↓+2NaCl (2分) (5)不能 (1分)
18.(10 分)
(1)NH4NO3(2分) 氧化性,酸性(2分) 1:4(2分)
(3)0.125 mol(2分)
19.(8分)(1)13.05 g(2分) (2)0.3 mol(3分) (3)7 mol/L(3分)
海带
海带灰
海带灰
悬浊液
含碘离子溶液
①灼烧
②浸泡
③
含碘水溶液
④ MnO2+H2SO4(稀)
含碘苯溶液
⑤提取碘
⑥
单质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2g/cm3
HCl质量分数:36.5%
1000Vd
36.5V+22400
A.
D.
36.5V
22.4 (V+1)d
C.
1000Vd
36.5V+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