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各种形式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通过分析、梳理认识到自然界存在声、光、电、热、磁等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2. 通过对物体运动能量分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另一种能量;并且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观察、研讨等活动,寻找能量存在的证据。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起探索自然界不同形式能量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各种形式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交流,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难点:通过观察,能够发现物体变化时能量转化的证据。
【教学过程】
1.基于真实情境,引发驱动性问题
(一)播放“国家限电限产”的新闻视频,明确
1.通过这则新闻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预:电力短缺)。
2.电力短缺对我们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没电了,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发表观点(预:发电机发电)
3.教师出示发电机工作视频,引领分析落实能量概念
(1)提问:汽油为发电机提供什么?
——学生发表观点(预:能量)
(2)教师解释汽油的作用
汽油为发电机的工作提供了能量,汽油所提供的这种能量,我们称其为“化学能”。
(3)出示太阳能发电形式
师:除了这种发电机外,还有其他的发电装置(出示太阳能发电装置)。这是什么?它如何工作的?
——学生描述
教师概括:它是利用太阳能工作。太阳能、化学能都是能量,只不过,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板书:各种各样的能量)
二.实践认识其他形式的能量以及能量之间的联系
1.引领思考:除了这些能量形式,你还知道在我们生活周围存在哪些能量的表现形式吗?
——学生汇报(预:风能、热能、动能等)
1. 引领实践体验与分析
(1)活动介绍:这些能量之间有哪些联系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手动手电筒、手电筒、车载摆件、儿童手机、小电风扇等物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离开位置轮流到相应的位置对物体进行观察,讨论分析,并完成记录表。以电风扇为例......。
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物体名称工作所需能量的表现形式物体“工作时”的现象物体“工作时”能量表现形式电风扇电能叶片转动动能
(2)注意事项
①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观察、研讨并记录。
②在每个物体处观察1分钟,总共10分钟
3.学生活动
4.交流研讨
(1)教师邀请学生先后对不同的物体工作中所涉及的能量进行交流。
(2)引领学生概括:
现在对于能量以及能量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
(3)教师基于学生的发言进行概括:能量的表现形式虽然各不相同,它们都可以通过某些特殊的物体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创设新情境,引领分析生活中能量及其转变
1.引领评价露营活动
(1)出示学校每年一年一度六年级毕业晚会露营活动以及相关学生的采访视频。
提问:视频中介绍了什么事情?同学们喜欢这个活动吗?哪些现象影响了露营活动对于同学们的吸引力?
预:帐篷里太热,有蚊子、没有灯......
2.引领分析如何让露营活动更具有吸引力?
(1)学生思考并汇报,教师基于学生发言提炼:需要提供夜灯、电磁炉、电风扇、电蚊香、音箱......。
3.引领分析物体所需的能量
这些物体工作时需要什么能量?会产生什么能量?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并完成以下表格。
物体名称 物体工作所需要的能量 物体工作时的现象 物体工作所产生的能量
3.引领研讨
引领学生逐一研讨分析物体工作时能量的转变。
四.拓展
调查并记录家中的电器使用情况。查看并记录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容量等信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