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7 21:3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寓言
穿井得一人
22
一、激读书之趣
做“传声筒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检查预习效果,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为解读文本埋下伏笔。
认识作者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撰写的。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该书内容以儒家、道家为主,汇合先秦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著影响。
了解作品
二、读故事之言
读准节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gài)汲(jí),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疏通文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连词,表顺接
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住,停留
等到
代词,指“丁氏”
挖掘、开凿
得到,这里指“节省”
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一口水井的时候,(丁氏)就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水井得到了一个劳力。”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疏通文意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听说
连词,表顺承
代词,指“穿井得一人”的消息
得到
讲述
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
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说、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介词,让、被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 “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住在国都的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疏通文意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

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应答、回答
得到,这里指“节省”

使用,指劳动力
得到、获得

寻找
传闻
像这样
不如
听到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1、古今异义
(1)及其家穿井
(2)丁氏对曰
古义:待,等到
今义:连词,和
古义:应答,回答
今义:正确
(1)闻之于宋君( )
(2)得一人之使( )
文言积累
2、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闻,使知道
动词用作名词,使,劳动力
有闻而传之者( )
闻之于君( )
得一人之使( )
闻之于宋君( )
求闻之若此( )
听到
使……听到
助词,的
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定语后置标志
闻之于宋君( )
非得一人于井中( )
介词,被
介词,在
文言积累

3、一词多义


三、品故事之人
1、结构梳理
开端(起因):宋之丁氏,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发展(经过):误传: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结局(真相):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
2、在故事里,大家知道有三类人讲过类似“穿井得一人”的话,接下来同学们抓住重点文言字词,具体分析他们为什么说(传)。在词语的品味中挖掘文言的语言魅力,读出文字背后隐匿着的人性。
(一)关于丁氏
1、你觉得丁氏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开心)为什么?你能结合原文的字词分析吗?
“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看出原先没井很麻烦。“溉”和“汲”分别是什么意思?一个是浇田,一个是打水。
2、按我们日常的说话习惯,这两个动词的顺序应该是先汲后溉。作者为什么要调换顺序?
“溉”很重要,因为以前人们靠种田生活。我们中国历来是个农耕社会,一个家庭的生存和发展依靠的是田地。灌溉对于他们来说通往的是生存的大道。没有井,打水灌溉的劳动量就增加了,增加到必须要专人负责。所以才在没井时“常一人居外”。
3、同学猜测一下,这个“居外”的人会是丁氏家的小孩、壮年,还是老人?(壮年)所以,井对于丁家而言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多了一个健壮的劳动力。
意味着可以收入增加。
意味着他们家来年粮食丰收。
对于丁氏来说,穿井这件事代表的不只挖了一口井这么简单。它意味着,家里有了方便且专属于自己的水源,意味着灌溉这件事有了保障,意味着来年的收成得到保障,还意味着家里从此多了一个健壮的劳动力。
齐读一二句。
4、快乐需要分享出去才有意义啊。于是丁氏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同学们,丁氏会将这句话说给了谁呢?
(他的邻居、亲戚朋友)
5、你猜丁氏会怎么说? 会用什么语速?
快速,眉飞色舞,喜笑颜开。太激动了。
慢慢地,因为太得意了,要买关子。
6、丁氏慢慢说时会重点突出哪个词?为什么?
“得”。我家多了一个劳动力,很得意。试读。
7、故事到这里,没什么奇特之处,之所以有后来的曲折情节,是因为什么呢?哪个字产生歧义?从丁氏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道理?
“得” 说话要说清楚。说话时不能让人产生误解。
(二)闻而传者
1、下面我们聊聊“闻而传者”。“闻”什么意思?“闻而传者”听到丁氏的话,到底有没有听懂呢?为什么要传?
“闻而传者”的“闻”是听的意思。“闻之于宋君”的“闻”是使动用法,使听到。
听懂了,因为他们是熟人,知道丁家的情况。
听懂了,是丁家的熟人,肯定是替丁家人高兴。
没听懂,听懂了,这件事就没有传播的意义,也就不会传。
好玩,有意思啊,至多算信息广。
好事之徒,比较八卦,喜欢传人家的隐私。
2、从“闻而传者”的身份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无论他听明白还是误解了丁氏的话,都不大可能认为丁氏挖到活人。那么这件传闻其实没什么新奇的,那么“闻而传者”为什么要传?为什么依旧传到了国都?
他们传的时候有歧义,让别人误解丁家挖到活人了。
没事情干,找个话题。他可能是为丁氏高兴,想分享。
说漏嘴了。定是故意的,这样别人才愿意听啊。
那就叫大嘴巴。或者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表明自己比别人懂得多。
3、如果你是“闻而传者”,你会怎么传?什么语气?能描述一下你的动作和表情吗?
我会在茶馆说,那里人多。压低声音,很神秘的。高声谈论,很开心。生试演
这是没心机的传播者,真心在为丁家高兴。
4、无论有意无意,作为丁家的熟人,传播有歧义的消息,应该吗?传播别人家的家事,合理吗?如果你是“闻而传者”,听到朋友亲戚熟人跟你倾诉他的家事,你会传播吗?
不合理,应该要尊重隐私。
不应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容易出问题。
5、从“闻而传者”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不说人家的隐私,尊重别人。
说的时候要说清楚,不然会出错。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提醒自己尊重他人隐私,不要添盐加醋,说话不能含糊不清。
(三)国人
1、在有意无意的传播中,身在国都的人们也听闻到这个消息。如果你是国人,听到这样的传闻,你信不信?会不会传播?不信,土里怎么可能有活人?不会。因为是假的。
2、那么国人都是因为相信这个消息才互相传播的吗?
我觉得不是。就算心里觉得消息可能是假的,也会传播。跟“闻而传者”一样,觉得有优越感,显得自己知道得多。觉得刺激,好玩。网上的很多消息都是这样。
一个人之所以会喜欢聊八卦,就是因为那些内容很离谱,让人很讶异,很新奇,或觉得很好笑。这大大满足了一个人的好奇心,因此越来越想去挖掘那些比离谱更离谱的事情。
3、 人云亦云。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得到认同,有些人会选择抛弃是非,换取群体归属感。你们觉得在国人中有没有相信这样离奇传闻的人?
他本来就很愚昧。因为说的人多了,就相信了。
好一个“说的人多了就信了”。在人群中我们常常会丧失辨别能力,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甚至,在传闻中,很多人无所谓信与不信,他们只负责传播。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就写出了人在群体中这种或那种心理。这就是流言产生的原因之一。我们一起读一遍。
这些隐秘的动机就是刚刚咱们分析到的:好奇、猎奇、自私、残忍、愚昧、盲从、偏执等。
《穿井得一人》的背后藏着的就是人性。翻看历史典藏,从《诗经》中的人言可畏、《国语》里的众口铄金,还是《战国策》的三人成虎,甚至更多,都在揭示人潜藏在行为背后的隐秘的动机——人性。
“三人成虎”我国古代成语,出自《韩非子》,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众口铄金”原指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喻舆论作用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两个成语都说明了流言谣言的害人性和破坏性
四、悟故事之意
1、作者批评这种传播谣言的现象同时,还悄悄告诉我们避免发生谣言的方法,你们注意到了吗?(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宋君和其他人不同之处在哪里?他会“问”
2、从“问”这一行为中可见宋君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个明君。他很谨慎,不轻信谣言。他是个明察秋毫的明君。
在宋君身上突显两个字:慎和察。察,仔细看,调查研究。慎:谨慎、慎重。所以此篇被安排在《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其实在原文中还有这么一句: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3、这里提到圣人之所以谨慎的原因。大家读得懂吗?
故事中的“得”就属于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词,所以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都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原文中接下来还有一句告诉我们如何判断传闻的方法,它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谨慎、慎重呢?要缘物之情及人之情。缘,就是遵循的意思。我们要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4、这是一篇寓言,有人说:“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齐读寓言的结尾议论的句子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你能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像这样听消息,还不如不听。
5、结合这句话,你来说说寓意。
面对传闻,我们要谨慎,不能随便传播。
对于传闻,要持审慎的态度。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这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同时,我们今天这节课借着这个故事,还应学习的说话传话的要求。说话要清楚准确,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听到传闻要谨慎。孔子曾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听到传闻不加考证而随意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我希望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都能做一个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