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评估测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大象和袋鼠都是哺乳动物,但它们的运动方式却不相同,分别是
A.游泳和飞行
B.行走和跳跃
C.爬行和跳跃
D.跳跃和奔跑
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运动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对环境的适应,动物的运动有利于
①寻觅食物②产生浮力③躲避敌害④争夺栖息地⑤扩大生存空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A.空中、海洋、陆地
B.空中、水中、山地
C.高山、海洋、陆地
D.空中、水中、陆地
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A.鼓翼飞行
B.翼膜飞行
C.滑行
D.滑翔
5.青蛙的后肢发达,趾间有踏,这样的结构使得青蛙的主要运动方式为
A.游泳和爬行
B.跳跃和游泳
C.划水和行走
D.跳跃和爬行
6.在竞走运动中,运动员若出现奔跑动作就视为犯规。奔跑不同于行走的动作特点是
A.双脚可同时离地,身体腾空
B.膝关节更加弯曲
C.腿部用力更大,交替前伸
D.身体前倾,贴近地面
7.人类聪明的祖先在船上安装了桨和槽,以便能够将船轻松划动。这是模拟了图中哪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8.在骨的结构中,与骨的支持和承重功能有关的是
A.骨膜
B.骨质
C.骨髓
D.骨腔
9.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与骨的长长有关的结构是
A.长骨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B.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
C.骨干内侧的骨细胞
D.骨髓内的造血细胞
10.骨骼肌的肌腹多位于骨骼肌的中央部位,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部分,它是由什么构成的
A.肌细胞
B.结缔组织
C.上皮组织
D.神经组织
11.右图是关节的结构模式图,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A.关节面、关节头、关节囊
B.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C.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
D.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
12.人和动物之所以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运动,与自身的运动系统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骨是由骨膜和骨质构成的
B.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构成的
C.运动系统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无关
D.人体运动时,长骨起着支持和杠杆作用
13.下图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正确的是
14.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蝙蝠头朝下挂着睡觉和大山雀偷喝牛奶分别属于
A.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B.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社群行为
D.社群行为、学习行为
15.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B.学习行为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D.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
16.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行为就是指动物的运动和鸣叫
D.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遗传物质无关
1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观察法
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C.廷伯根利用模型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进行了研究
D.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可以单独用观察法,也可以单独用实验法
18.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蜂群具有一定的组织和明确的分工
B.受精卵发育成幼虫时,若喂养的是富含蛋白质的王浆就会发育成蜂后
C.雄峰、雌蜂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D.工蜂采蜜可以通过复杂的“舞蹈”语言相互传达蜜源的方向
和距离
19.如右图所示,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排一点尿。这种行为是
A.领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20.研究动物行为就要采取多种方法。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动物行为时,实验法比观察法更为重要
B.在探究“蜜蜂是不是色盲”时,主要采用了观察法
C.探究涡虫经过多次“光照——电击”形成的学习行为时,主要采用了实验法
D.“避役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的结论的获得是通过比较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4分)右图是骨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填出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的是③内层的________
(3)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与骨______的特性有关。
(4)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_________的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
22.(14分)右图是人体骨骼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______构成骨骼。人体骨骼分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2)中轴骨位于骨骼的中央部位。胸廓是由______、胸椎和肋骨构成,保护着____和____等器官。
(3)髋骨、骶骨和尾骨等共同构成_________,保护着膀胱和肠等,还可以保护女性的卵巢等生殖器官。
23.(14分)右图是人的上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两部分。其中位于骨骼肌的两端,附着于骨上的是[②]_________
,它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
(2)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人在屈肘时,[①]________收缩,[ _]肱三头肌舒张。
(3)图中所示是肩关节和肘关节,它们的关节腔内有滑液,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韧带等,增强了关节的______性和_______性。
(4)人体运动大多数是通过骨的杠杆运动表现出来的。是以骨为______
,关节为_________,骨骼肌收缩作为动力形成的。
24.(1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了一个蚂蚁窝,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利用一个塑料瓶,剪去上半段,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再取一些蚁穴土壤盖在塑料瓶内的土壤上;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塑料瓶内,在开口处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培养皿,在两个培养血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然后摆放到塑料瓶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量多。
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蚂蚁营群居生活,有明确的分工,这属于______行为。在一个蚂蚁群中可以有几只蚁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③除白糖和食盐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
(6)3天后称量培养血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发现白糖减少的量多,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种研究蚂蚁行为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对被观察者施加明显的外界影响。
参考答案
1—5 BCDAB
6—10 ACBAA
11—15 BDBBD
16—20 ADCAC
二、非选择题(本天意实生小题,每空2分,)
21.(14分)
(1)骨松质 骨密质 骨膜
(2)成骨细胞
(3)骨胶蛋白 韧性
(4)钙(骨)盐
22.(14分)
(1)骨连结 中轴骨 附肢骨
(2)胸骨 心脏
(3)骨盆
23.(14分)
肌腱
(2)肱二头肌 ③
(3)灵活 牢固(两空答案可对调)
(4)杠杆 支点
24.(18分)
(1)社群 可以
(2)蚂蚁喜欢吃甜食
(3)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
(4)增加蚂蚁的摄食量,使实验结果更明确
(5)控制单一变量
(6)蚂蚁喜欢吃甜食
(7)实验法观察法(两空答案可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