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 液
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与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食用油 C、蔗糖 D、味精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3、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溶液的一组是( )
A、食盐水、石灰水、稀硫酸 B、稀盐酸、石灰乳、牛奶
C、白酒、石灰水、液氧 D、浑浊的河水、浑浊的石灰水、医用酒精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剂一定是水;②溶质只能是固体;③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纯净物。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一瓶NaCI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I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硝酸铵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蔗糖
7、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时,KNO3溶解度是25g,15℃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
B、24%的NaOH溶液取出一半,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2%。
C、把5ml质量分数为 98%的硫酸倒入20ml的水中就得到稀硫酸25ml。
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11、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12、50℃时,100g某溶液蒸发掉20g水后,析出2g晶体,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D、无法判断原溶液是否饱和。
13、把100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
A、减少为原来的1/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为原来的1/5
14、冬天,人们常用甘油溶液护肤,使皮肤保持湿润,质量分数为80%的甘油护肤效果更佳,配制80%的甘油溶液500g,所需甘油的质量为( )
A、80g B、40g C、400g D、100g
15、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g,需要20%的NaOH溶液( )
A、95g B、10g C、50g D、100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5分)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能溶解其物质的物质叫做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
17、(2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 。
18、(7分)固体溶解度表示 ,某物质在 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这说明在60℃时, 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 溶液。
19、(4分)分别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澄清的石灰水 ;
(2)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
(3)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 ;
(4)碘酒溶液 ;
20、(4分)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填空。
(1)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降到20℃,其溶液中的 不变。
(2)溶液在用水稀释前后, 不变。
(3)硝酸钠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其 变大。
(4)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均分为三等份,其 不变。
21、(3分)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相互转化。若要将t℃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
溶解度(g)
三、分析题(共8分)
22、(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
(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 ;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当温度小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
的溶解度,当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
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t℃时,将22g甲物质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23、(4分)解释下列现象:
(1)加热冷水时,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2)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四、实验设计与探究(11分)
24、(11分)小强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为探究碳酸饮料的某些性质,小强买来一瓶“雪碧”饮料,做了如下系列实验。请你帮助小强分析。
(1)未打开时,用手按捏塑料瓶,发现是硬梆梆的。当打开瓶盖后,发现从饮料中有气泡逸出,塑料瓶也变软了,为什么?
(2)小强还发现,从瓶底冒出的小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为什么?
(3)喝了“雪碧”饮料后常常打嗝,这又是为什么?
(4)小强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来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请你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计算题(共6分)
25、65g锌可以跟3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相对原子质量:H—1,S—32,O—16,Zn—65)
计算:
(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2)把溶液蒸干,得到多少克硫酸锌?
(3)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B;2.D;3.A;4.D;5.B;6.A;7.D;8.C;9.A;10.A;11.C;12.D;13.C;14.C;15.C。
二、填空题(25分)
16(5分).均一;稳定;混合物;溶剂;溶质。
17(2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8(7分).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饱和状态;增大;减少;110g;饱和。
19(4分).⑴;Ca(OH)2;kMnO4;NaCl;C2H5OH(或C2H6O)。
20(4分).⑴溶剂质量;⑵溶质质量;⑶溶解度;⑷溶质质量分数。
21(3分).降低温度;加入硝酸钾晶体;蒸发溶剂。
三、分析题(8分)
22(4分).⑴增大;⑵小于、大于;⑶30.56%(3分)。
23(4分).⑴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会从水中挥发出来;
⑵由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天气闷热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较少,为获得足够氧气,鱼总会在接近水面游动呼吸。
四、实验设计与探究(11分)
24(11分).⑴(2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瓶盖后,压强减小,溶解在饮料中的CO2挥发出来,塑料瓶也随压强减小而变软。
⑵(2分).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液体压强减小而体积逐渐增大。
⑶(2分).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雪碧”饮料进入胃里,因温度升高,溶解在饮料中的CO2随温度升高而挥发出来,造成人打嗝。
⑷(6分,每空2分)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打开瓶盖,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上 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五、计算题(6分)
25.⑴2g(1分);⑵161g(1分);⑶32.67%(2分);44.4%(2分)。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
加入KNO3的量
加入KNO3的量
加入KNO3的量
加入KNO3的量
0 10 20 t 温度(OC)
70
50
甲
乙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