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2021~2022年度高中教育发展联
份期中检测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
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業标号涂
先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
区域内作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4.本卷命题
历史纲要(上)第
选择题(本题包括
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
符
右图的金面具,这是该遗
堆遗址代表了与夏商王朝
蜀文明。在三星堆遗
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
有
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对材料的解读最
文明独特神秘
文明来源于中原
蜀青铜冶炼发达及工艺优于中原
华文
多元性和统
下表所示为西周初期和中期同姓公卿与异姓公卿(有姓氏可考)的
这一变化反
期
期
家国一体观念得到发展
宗族威
集
国土拓展
制得到发展
D.分封制规模的
春秋末期,郑国大夫子
刑
成文
做法,引来各国贵族和儒者的批评,叔向表
示,刑罚仅适
布法律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但在战国时期
效仿子产颁布成文法的运动却在
侯国中蓬勃开展起来。材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
期
A.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法家思想激
会矛盾
需要变法改
贵族政治已被取
期中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
在西周时期指代贵族中的最
等级,其来源主要是分封
战国时期,“
为知识分子的代称,其来源有庶民中的优秀者,也有落魄的贵族,导致“士”阶层发生变化的根
本原因是
A.宗法制的逐渐瓦觚
B.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厂
学兴起
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来
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
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文
文
国文字所具有的性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据材料,以下对秦
朝历
秦朝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动荡
B.秦朝的统一顺应了民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革
C.秦的统一和秦统一文字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彡
D.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
确解读
A.董仲舒提
术
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B.颁布“推恩
侯王的势力
央集权
C.张骞出使西域—解除了何奴对西汉的威胁
》首创我国纪
表所示为古代文学
物典故及其
这些典故反映出东晋
典故
介
王羲之
王氏
朝的影响
裕出身寒微,幼年丧母后,寄居在舅家,小名唤“寄奴”,东晋末
将时,曾被同朝为
相蔑称为“寄奴
A.君主权力遭到削弱
C.具有重文轻武的
D.士族政治影响深
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
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
举措旨在
A.宣示政权的正统
弘扬先祖事迹
促进本民族的封建化
).规范国家礼仪
9.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所著
有
述:“当乎之际
诗书。是知文
武二途
寸优劣,各有其
儒人,焉可废焉。”据此可知,唐太
人识到治国之策重在文治
视科举制度的完善
治国应该文武兼备
推崇无为而治
有学者研究指
未曾参加科举,但
声名远扬,因
真公主推荐,应
奉翰林。学者意在强调
A.李白自身才华横溢
C.宗族干预国家政
僚体制的
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授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
子(15岁以上)负责
徭役。唐初,将赋税
象定
岁的成年男子,除
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帛或布代役,成为庸。这一调整
A.使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
C.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D.直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期中检测·历史第2页(共6页山西2021~2022年度高中教育发展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文明与中原夏商王朝相隔较
类似的
这说明两地之间应该存在联系
区兴起了类似的文明,这是文明多元一体
见,D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
铜器类似
蜀文明来
原地区,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青铜器铸造,不是冶炼,排除C项
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与西周初期相
姓公卿在增多,异姓公卿
构观念得到发展的表现,A项正确;西周没有中央集杈,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能推」
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分封制规模缩小,D项错
减等门州受
道德败坏,两者不存在因果关联,排除A项
社会秩序的调整不是激化社会矛
除B项;子产铸刑书遭受扎
要手段,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依然存在,排除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推广使
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动带动了上层
筑的变化,原先作为西周时期贵族中的最
等级的士在战国时期成
阶级的代表,因此导到
层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B项正确;A、C、D三项分别是其
原因,不是根本
国都能理解的文字。这种统
的性质被证
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可得出,秦统一促进文字统一文字统一又促进国家的统一,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尊崇儒术,并在朝廷设立
学独尊地位确
不符
武帝颁布“推
侯王的势力,加
集权,故B项
汉为了联络大月氏,共
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开
路。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一河西走
西域一中亚一西亚一最远到达欧洲,但是并没有解除匈奴的威胁,C项错误;《汉书》是
断代史,故
D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士族对于政治的影响.而非文人,排除B项;东晋时期还不
具备重文轻武的特点,排除C项;王羲之是士族出身凭借家族势力就能身居
刘裕虽然贵为将
是出身低微,被人蔑视,可见士族政治影响
8.A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模仿汉代
明
堂,祭先祖、“布政事”,这一举
示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A
项正确;材料涉及祭先祖,不是弘扬先祖事迹,排除B项;材料体现北魏政杈模仿汉代.目的不是促进封建
巩固其统治,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是规范国家礼仪,排除D项
才料的部分意思,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当下的治国之策是重视文治,但这不
时势的变化和需要进行调整。材料
科举没直接关
文武兼备,C项正确;材料与“无为而治”无关,排除D项
入京,供奉翰林”可知,皇帝的征召也是人仕的一种途径,故选B项
故不选;玉真公主只是推
C项有些夸大;秦朝就已经确立官僚体制,科
举制使得官僚体制更完善,故D项错
材料信息是,与北魏相比,唐初成年男子征税年龄延后和纳庸代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农
劳动时间有了较充分的保证,农民赋役负担有所减轻,使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
项正确;政府对
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故B项错误;两税法
税主要征税标准发生了变化,故排除C项;赋役负担减
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
统国家制度健全,崇尚“规矩法度”的时代文化特征,故B项正确;笔画简约,具有灵动性是草
排除A项;隶书具
故排除C项;行书兼备楷书的规
片所示是
故排除D项
烈反对,认为这一举措违反了传统
重文抑武”的国策,D项正确;A、B、C
宋到南宋再到晚清,不同时期的评价都一定程度反映
发展具有客观性,历史解释的主观
史发展的客观性,排除B项。《王安石传》高度认可变法,“救其弊”“良法美意”“莫之能废”没有说
排除
观点、立场,学识的不
D宋代是活字印刷术得到发明和推广,并非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而非军事,故③④
C材料反映出元代中央政
加
民族地区的管
些地方的主要
并驻扎军队予以威慑,另一方面又注重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礻
层土官或僧人的积极
份期中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