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 9.3 声声慢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 9.3 声声慢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7 10: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精读一词
古典雅致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分析词中情感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叙抒情)结合,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以问题为路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诗歌中凄美的意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有《李清照集》。易安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体。
朗诵诗歌,说说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赏析
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从  入手
结果
引发
表现
茫然四顾
怅然若失
眼前景
肃杀
凄清
愁情
凄然寡欢
惨然不乐
上阕:寻觅无着的痛苦
情态动作
秋风萧瑟,异常冷清,生活孤寂清寒。
冷清的生活带来凄苦、惨痛、忧伤的心境,个人遭遇之愁,国败家亡之痛一起涌上心头。
诗人因何生愁,怎样写愁?
愁:心无所依,亡夫之痛,国破家失。
叠 词
环境和意象:
乍暖还寒——埋怨天气
淡酒——埋怨淡酒
晚风——不敌晚风
雁——旧时相识
词人似乎在埋怨天气和淡酒,其实真正影响她的身体健康的是不幸的遭遇,精神的悲伤。往昔在北方见过的雁,这就更为如今丈夫已逝,家乡难回而伤心。
淡酒
急风
征雁
黄花
梧桐
浇愁
难敌
怀乡思旧
憔悴
凄凉
意象
悲秋
悲愁
表现
度日如年

凄苦情怀
自叹自怜
寻觅无着——喝酒不敌——
望雁旧识——见花不堪——
守窗独熬——听梧桐滴雨
诗人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冷清的起居环境和喝酒、望雁、观花、守窗、听雨等行动、细节及相关景物来展现孤独、寂寞的愁绪。
国愁——亡国之恨
家愁——漂泊之苦
情愁——孀居之悲
思考:结句在词中有何作用?
①直抒胸臆,表达无法言说的痛苦。
②感叹、反问,突出无法用言语说清,增强情感表达的力度。
③总结全词,又有所拓展,暗示除了“愁”之外还有怨恨等更丰富的情感。
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再读这首词,说说你在词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本词铺叙词人傍晚时分难以排遣的苦闷感受,抒写她晚年因国破家亡,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忧愁。情调低沉,反映了南渡初期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人们的共同感受!
读完以后,有没有在词的语言上发现什么特色呢?
兼用口语,真切自然。这首词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宋代口语,朴素浅近,明白如话,而又真切自然,意境深远。
读过这首声声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声声慢》
2、层层铺叙,渲染愁情
1、善用叠字,声情并茂
3、善用口语,真切自然
读通一类词
古典雅致
诗人往往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
诗人往往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以《声声慢》为例)
读通一类词
①直接抒情。首尾用“凄凄惨惨戚戚”和“怎一个愁字了得”等语,直接强烈表达凄苦、孤独之愁情,突出强烈。
②间接抒情,借事抒情、借景抒情。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冷清的起居环境和喝酒、望雁、观花、守窗、听雨等行动、细节及相关景物来展现孤独、寂寞的愁绪。
妙比--感悟”别“艺
当《雨霖铃》撞上《念奴娇》
当豪放遇见婉约




赤壁怀古
雨霖铃
意象
人事
情感
壮美
豪迈
悲愤
壮志难酬之恨
指挥若定谈笑却敌
凄美
缠绵
凄凉
清秋离别之恨
执手相看无语凝噎
寒蝉烟波杨柳残月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小结:豪放VS婉约
【宋】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苏东坡:寄情山水、凝缩减省、遥想历史、自我调侃
——一个人的遥想与旷达(求诸外)
李清照:玩味文字、典雅生活、采撷勾描、散而不乱
——一个人的孤苦与悲怆(求诸内)
作业:
1.有感情朗诵全词,并背诵。
2.完成课后练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