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 16.1 赤壁赋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 16.1 赤壁赋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7 10:5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赤壁赋
苏轼
关于赋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和律赋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现四川眉山)人。苏轼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文—— “ 唐宋八大家 ”
诗—— “苏 黄”
词—— “苏 辛”
书、画——“宋四家”
苏轼《赤壁赋》墨迹
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曹植《七哀诗》
可怜楼上月徘徊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我歌月徘徊
——李白《月下独酌》
兮,
兮。
《诗经—陈风—月出》
(该诗写一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
liǔ
yǒu
cǎo
第一段
既望 不兴
属客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 冯虚御风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凌万顷之茫然
不知其所止
农历十六日
兴起
通“嘱”,劝酒

多么辽阔啊
通“凭”,乘
互文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停留
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第二段
倚歌 呜呜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渺渺兮予怀
循、依
拟声词词尾
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舞、泣:使动用法 嫠妇:寡妇
主谓倒装
第三段
愀然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侣鱼虾而友麋鹿
相属 须臾
忧愁凄怆的样子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酾酒:斟酒 槊:长矛
意动用法
相劝(喝酒)
片刻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知不可乎骤得
何为其然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今安在哉?
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
像蜉蝣一样在天地之间寄生,渺小得像大海中
的一颗谷粒
知道这是不可能在忽然得到的
宾语前置
被动句
宾语前置
3.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
暂悲哀,你能举出1-3句这方面的诗句吗?
朗读二、三段,讨论:
1. 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
2. 客的这一段话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动读者,
说一说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
景:悲凉苍茫
情:悲观失望
理:人生短暂
语言:骈散结合,感染力强
箫声
返回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第四段
夫水与月 斯 彼
未尝 卒莫消长也
盖 吾与子之所共食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此,指水
那,指月亮
不曾,未曾
到底 增长
表假设
享有
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
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
成其为颜色
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判断句
第五段
狼籍
枕藉
东方之既白
“狼藉”,凌乱
枕着垫着
主谓之间,取独
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朗读四、五段,朗读时,划出文中几组
相对的概念,讨论:
1。 你怎样理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
逝者如斯 未尝往
盈虚者如彼 未消长
变 不变
一瞬 无尽
不要抱怨,让人生更充实更有意义。
七、板书设计
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
1、游 月出 写景乐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天
怨慕
2、乐 歌 箫声
泣诉
苏子 客 孟德 哀吾生之须臾 抒情 悲
3、 问 而今安在哉
愀然 答 周郎 羡长江之无穷
4、水——逝者如斯 变:天地不能一瞬 清风 议论 乐
月——盈虚者如彼 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明月
5、喜笑 更酌 狼籍 枕藉
苏州沧浪亭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本文涉及到的成语
遗世独立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沧海一粟
杯盘狼藉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遗世独立:超脱世俗
不绝如缕:像一根细线那样连着,
差一点就要断了。形容形势十分
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的样子,也
形容拘谨的样子。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2、凌万顷之茫然。( )
3、渺渺兮予怀( )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5、侣鱼虾而友麋鹿( )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7、而今安在哉?( )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句
名作状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宾语前置
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