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导学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导学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7 21: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平型关大捷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影响等;识记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2、掌握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3、正确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本课重点
1、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2、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三、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长沙、武汉等多次重大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但是实力差距悬殊中国还是丢失了大片土地,武汉保卫战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豫湘桂战役溃败。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敌后战场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我们通过本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来一起学习。
四、自主学型关大捷
1.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 。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 率领下,在 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2.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 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答案:
1.太原 林彪 平型关
2.第一个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毛泽东《论持久战》
(1)目的: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的错误观点。
(2)发表时间:________年。
(3)内容: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________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4)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________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答案:
(1)亡国论 速胜论
(2)1938
(3)人民
(4)持久战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 ,将敌人的后方变成 。 、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 ,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 、 、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3)为巩固 ,争取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 ,实行 ,发展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 与 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答案:
(1)抗日根据地 抗日前线 晋察冀 陕甘宁 延安
(2)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地雷战
(3)抗战胜利 抗日民主政权 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生产
(4)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
五、合作探究
1、什么是敌后战场?有哪些作用?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何建设得好?
答案:
1、
(1)敌后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在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华北抗日联军所创造的。它从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为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2)作用:第一,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对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战略基地和后方。它的存在和发展,增强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第三,为中国革命保存和扩大了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给后来的新中国建设积累了政治、经济经验。
2、
结论: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不是简单的军事根据地,而是在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它使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的执政经验,积累了打赢战争和行政管理的宝贵经验,也为日后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借鉴。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建设上的探索和创新,使抗日根据地成为具有强烈包容性和广泛代表性的抗日民主政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个议行并列的政权体制,加强了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促进了法制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改变了传统的乡村政治结构;践行“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更广泛的民主政治,提高了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实行“精兵简政”原则,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军队效能;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了党政关系,切实为群众谋利益。这一系列政治建设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为日后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上的摸索和改革,使抗战军民有充实的后勤保障,通过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争取到广泛的群众支持。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原则,转变经济关系,既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经济利益,鼓励了广大农民的抗战热情,又取得了开明士绅的支持,团结了抗战力量;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粉碎经济封锁,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培养的管理经济的干部都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经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六、巩固练习
1. (2020 海南)毛泽东曾豪迈地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下图中,“彭大将军”正指挥 (  )

A. 平型关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淞沪会战  
D. 百团大战
2. (2020江苏苏州)抗战期间,有一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愉快和蔼的地方”,那里的革命士气和热情令人感动,党代表们在此聆听毛泽东同志的中共七大报告。这个地方是 (  )
A. 延安  
B. 重庆  
C. 瑞金  
D. 西安
3. (2020 四川南充)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社评中“大规模的运动战”是 (  )
A.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 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 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 (2019 河南)“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5. (2019河北沧州模拟)“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路线出自 (  )
A. 国民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双十协定”
6.(河北石家庄模拟)续范亭先生对某次战斗高度评价道:“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这场著名的战役是(  )
A. 武汉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7.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 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 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对支持正面战场起了积极作用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河北邯郸期末)某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
A.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B.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9.(2020吉林)(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材料三:这是一场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2)材料二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什么 写出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及敌后战场由彭德怀指挥的破袭日军交通线的战役。(3分)
答案:
1.D
2.A
3.C
4.D
5.C
6.B
7.C
8.A
9. (2)抗日战争;(1分)台儿庄战役;(1分)百团大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