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2.《色彩的和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2.《色彩的和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28 13:3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色彩的和谐》教学设计
《色彩的和谐》是继《色彩的对比》之后的又一节色彩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和了解色彩和谐之美。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只要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颜色,颜色之间就会形成色彩对比关系,只不过是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有强对比和弱对比之分而已。本课是色彩基础课,课程结构内容包括邻近色的概念和邻近色的配合。邻近色的概念——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或红紫、紫、蓝紫等。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美感;在同一幅画里,必须有一个主色调,主色调对画面的和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本课着重于让学生体验色彩之间因为存在着弱对比关系而形成的比较协调的色彩感觉。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起色彩的调和时,主要是指邻近色和同类色。在色相环中,凡在60°范围之内的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都比较弱,我们称之为邻近色。邻近色的相互搭配使用,给人协调统一、层次丰富的美感。
本课集合了小朋友熟悉喜爱的室内设计与建筑作为范画,让学生感受和谐色带给人舒适的魅力。摄影、绘画和图案设计中邻近色的运用供学生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人的感受。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环,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因此,本课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接触和谐色、认识和谐色、运用和谐色,激发学生运用色彩的欲望,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表情、语言等表达自己对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
邻近色在创作画面时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幅画面的主旋律。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邻近色来组织画面,一幅色彩作品的创造就会产生色彩的混乱,让人感觉画面脉络不清。学生初学使用水粉工具临摹水粉画,困难较多,老师最好先画出步骤示意图,一步一步带领学生作画,提醒学生用水要适当,不要太多。辅导时,及时纠正学生用水多与少的失误。因为学生初学使用水粉工具临摹水粉画,作业要求不要太高,对画得比较好的学生及时鼓励,对画得不好的学生不要批评和指责,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下节课作好准备。三、教学建议
一、引入新课
复习色彩的对比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色彩的强对比引到色彩的弱对比上来,让学生理解色彩和谐的含义。可以同时出示一幅色彩对比很强烈的作品和一幅色彩对比比较弱的作品,让学生说说对这两幅作品色彩的不同感觉,并在色环中,找一找这些色彩所在的位置,看看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在色环中,色相对比距离为120°~180°的为强对比类型,色彩的对比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具有刺激性;而色彩之间的距离在60°范围之内的色彩,相对对比关系弱,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我们可以把呈现这类对比关系的色彩称之为和谐的色彩。
二、讲授新知
1.清楚邻近色含义。
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邻近色(出示课件),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风景、设计作品或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和感受邻近色之间的关系。它主要指在同一色相中不同的色彩变化。如红颜色中有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橘红等种类,黄颜色中又有深黄、土黄、中黄、橘黄、淡黄、柠檬黄等区别。
2.本课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用和谐的色彩画一幅画,而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色彩的和谐之美。
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第2、3 页上的室内设计、建筑、摄影作品,重点引导学生欣赏绘画作品中是怎样运用和谐的色彩的。以图案设计为典型作品供学生欣赏。问题:画面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主要色调是什么?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的和谐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使整个画面色彩协调统一。
3.组织小组交流。
欣赏、分析教材中的图案设计和学生作业,分析不同的邻近色在作品中的运用。
三、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本课的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运用和谐的颜色来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作品的主题可以自定。绘画时提醒学生提前构思画面的主色调,学生作品完成后,可进行展览讲评。
四、展示评价
评价建议
1.是否掌握了邻近色的概念。
2.是否能用色彩和谐的知识欣赏分析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色彩和谐的现象。
3.能否用邻近色完成一幅色彩和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