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09 14: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现象不属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中西餐并行于世 B.西装是流行的服饰
C.公历在民国成立后的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D.列宁装受青睐
2. 近代中国第一家西式饭馆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青岛
3. 孙先生邀李同志晚上聚会,庆祝国庆,这一现象不会早于
A.1840年 B.1895年 C.1912年1月 D.1949年10月
4.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点头鞠躬,握手等社会习俗的出现,最早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中华民国成立
5.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
①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 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6.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主要因为
A.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清政府对外开放的地域集中在东部
C.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D.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严重不平衡
7.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初
8.交通工具的进步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③开阔人们的视野 ④使近代中国迅速地走向富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近代中国民众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相互联系,最早可以出现在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10.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在
A.1882年 B.1978年 C.2000年 D.2003年
11.1881年中国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但清政府却让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维护国家主权 B.维护自身统治
C.仇视外洋事物 D.愚昧无知
12.下列对我国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近代航运业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 B.中国铁路建设起步早,但发展缓慢
C.中国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 D.中国自办电报的时间早于自办邮政的时间
13.导致近代中国交通和通信事业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国政府无能 B.外国势力入侵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传统观念的制约
14.报纸所具备的功能有 ①报道新闻 ②传播知识 ③通达民情 ④舆论监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A.《渔光曲》 B.《歌女红牡丹》
C.《八千里路云和月》 D.《一江春水向东流》
16.互联网方兴未艾,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各项属于弊的方面有
①人们可以上网批评时弊 ②青少年上网成瘾
③互联网欺诈贸易 ④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在露天咖啡座里上网
C.在西餐馆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18.下列现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还没有出现的是
A.有些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 B.阅读报刊
C.乘坐火车 D.可以在家看电视
19.现在城乡广大民人对吃饭的要求是
A.吃饱即可 B.大鱼大肉天天有
C.科学合理 D.无所谓
20.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基础的变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价值取向的变化 D.公民素质的变化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矛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请回答:
⑴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吴老太爷是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
⑵吴老太爷醒过来之后,还有哪些东西会让他再次昏死过去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⑶材料中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今青少年喜欢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米老鼠的衣衫,吃唐老鸭泡泡糖……。
材料二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大都市中心大街充斥着崇尚洋名的商业服务机构,许多宾馆、酒店和商店都出现了亚历山大、凯撒大帝、维多利亚、伊丽莎白、梦巴黎、曼哈顿等字样,最多时达4万多家。
材料三 2005年6月,中宣部、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发文《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要求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请回答:
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你如何看待“崇洋风气”?
三、问答题
23.列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24.在自己的家乡,选择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进行访谈调查,搜集有关的资料、图片、统计图表、实物等,然后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组织一个主题展览,如“××地×××的百年变迁”,展示自己家乡某一领域的百年变迁史。
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1.⑴轮船、汽车、电灯、摩天大楼、旗袍
⑵西式婚礼、西餐、西装、点头鞠躬、握手、电话、电影等等
⑶①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衣食往行、习俗风尚等,都出现了新特征。
②以吴老太爷为代表一部分社会守旧群体,在社会进步面前,己远远落后于时代,表现为封建保守、愚昧落后。
③虽然时代变了,但某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
22.崇洋风气是近代文明的派生物,在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加强的今天,外国文化不可避免地对中国造成冲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当在学习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自觉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抵制外国不良文化的侵蚀,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问答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