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成为古代五大文明摇篮的是( )
①两河流域 ②黄河、长江流域 ③爱琴海沿岸
④印度河流域 ⑤亚马逊河流域 ⑥尼罗河流域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2、最初在手工业中作为新能源开始取代人力和畜力的是以( )为标志的
①风力 ②石油 ③电 ④水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对东方商品的追求
C、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D、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受阻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
A、地中海区域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D、太平洋沿岸
5、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D、封建主向资本主义转变
6、“价格革命”的后果之一是削弱了西欧封建主义阶级,这是因为:( )
A、固定地租贬值 B、封建主奢侈享乐
C、专制王亲腐败 D、劳动者日益贫困
7、世界市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无文航海知识的进步 D、欧洲人对东方商品的追求
8、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
C、引起了“商业革命” 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9、在早期的扩张中西班牙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向是:( )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10、成为英国工业革命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是:( )
①海外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②圈地运动
③手工工场的发展技术的改革 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
⑤海上霸权地位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1、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从:( )
A、机器制造业 B、造纸业 C、棉纺织业 D、交通业
1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
C、各个行业使用了机器生产 D、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13、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C、大量人口迁入殖民地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1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发源地和“中心”:( )
A、美国 德国 B、英国 法国
C、美国 英国 D、德国 英国
15、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阿克来特建立水力纺纱厂
B、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C、贝尔发明电话
D、爱迪生研制成电灯泡
16、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
A、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功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最终确立
D、垄断组织的产生
17、下列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B、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
C、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条件
D、产生了垄断组织
18、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是:( )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的一体化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9、美国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不包括:( )
A、扩张的目标是追求商业利益,要求公平、自由贸易
B、“保全”中国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
C、划分各自在华势力范围
D、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0、下列对世界一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
②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③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④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⑤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
……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三:“地理大发现,引起了欧洲社会的‘价格革命’”“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请回答:
(1)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提炼其具体表现)
(3)“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4)如何解释材料三中所涉及的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历史意义?
22、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右图表是1750年、1860年和1900年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
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结合史实分析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3)结合现实谈谈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问答题
23、美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新殖民主义的?结合时事、美国当今对外政策又有什么新特点?
专题五 单 元 检 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兴起,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西方人对东方商品的追求。
条件:科学技术进步、地圆学说、造船技术、指南针等
(2)引发欧洲 “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商业范围扩大,商品流通品种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业投机出现;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3)是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封建地主财力和地位下降,劳动人民更加贫困成为廉价劳动力。
(4)世界由长期孤立、分散、隔绝开始走向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世界历史。
22、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1)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制造工业、美国制造工业迅速发展,德国制造工业缓慢。
(2)提示:从三国所处的社会性质,对科技态度、统治方式等方面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
(3)提示:①经济的发展要有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保证,中国近代落后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②要跟上世界潮流,近代中国同两次工业革命无缘,错失了发展的机会;③今天我们有优越的社会制度,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汇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发展,经济提高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