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千姿百态的地形 同步作业(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千姿百态的地形 同步作业(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8:5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千姿百态的地形
知识点 1 地形变化的力量
1.地形变化的力量,有的来自地球内部,有的来自地球外部。来自地球内部能量产生的作用,称为    ,如地震、火山等。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产生的作用,称为    ,如气温变化、    、    和    等等因素都会导致地形的变化。
2.    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3.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地震 ④搬运作用 ⑤火山喷发 ⑥堆积作用
知识点 2 地形的缓慢变化
4.图表示的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岩石风化 D.冰川搬运
5.读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图),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6.暑假里小明同学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风光,有一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缓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流动的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流水搬运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7.对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造成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
A.风力 B.流水
C.海浪 D.冰川
8.下列现象中,由风化作用直接形成的是(  )
A.岩石崩裂 B.风蚀蘑菇
C.沙尘暴 D.黄土高原
9.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属于流水的沉积作用的是      。
①瀑布对岩石的作用 ②河流中的小岛(江心洲) ③三角洲 ④迷人的溶洞 
⑤海岸边的怪石嶙峋 ⑥长江口的崇明岛 ⑦上海浦东新区 ⑧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 ⑨河流中的鹅卵石 ⑩钟乳石
知识点 3 等高线地形图
11.在等高线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12.读等高线地形图(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的地形是    ,B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D表示的地形是    。
(2)B、E两地中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
13.地壳变动由地球的内力引起。下列各现象中不能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14.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
15.如果在某地区地层中发现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那么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的深海环境
C.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 D.湿润的草原地区
16.珠穆朗玛峰从古海洋变成世界最高峰,这主要是由于受到(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
17.《读者》杂志社倡议的 “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下列哪一方面的作用(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生物
18.下列人类活动不会改变地形的是(  )
A.围湖造田 B.筑坝建库 C.围海造陆 D.植树造林
19.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有可能发育河流的地形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m。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原因是 。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
(4)若李庄和吴庄的图上距离约为1.2 cm,则实地距离为    km。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        ,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
21.下面是某科学兴趣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 cm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面吹风。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是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做实验二时,某同学想: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 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可见在干旱地区,    是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这两个实验模拟了以    (填“外力”或“内力”)为主形成的地貌。
(4)如图是一位同学外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图示地貌所属的类型是 (   )
A.海蚀地貌 B.冰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水蚀地貌
1.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流水 风力 生物
2.内力 外力
3.①②③⑤
4.C
5.B [解析] 冰川侵蚀地貌常有冰川U形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此图是我国的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6.C 7.A 8.A 9.D
10.①④⑤⑧⑨⑩ ②③⑥⑦
11.D [解析] 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脊,山顶是闭合等高线海拔最高的地方。
12.(1)鞍部 山谷 山脊 峭壁(陡崖)
(2)B 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解析] (1)A表示的地形是鞍部,B表示的地形是山谷,C表示的地形是山脊,D表示的地形是峭壁(陡崖)。(2)B、E两地中坡度较陡的是B,判断理由是B处等高线密集,表示此处坡度陡。
13.D [解析] 地壳运动是因为岩层发生断裂,然后沿断裂面发生移动,形成断层。A项断层能反映地壳变动信息。地壳运动(最主要形式)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B不符合题意。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作火山喷发,C不符合题意。风蚀蘑菇的成因是风力的侵蚀作用,与地壳变动没有关系,D符合题意。
14.A 15.A 16.B 17.A 18.D
19.C [解析] 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根据给出的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甲是山顶,乙是陡崖(峭壁),丙是山谷,丁是山脊,故最有可能发育河流的地形部位是丙。
20.(1)663 鞍部 
(2)甲 甲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3)B (4)2.4 (5)①
(6)西南—东北(或东北—西南) D
21.(1)流水作用 (2)风力作用
(3)外力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