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8 08: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I所示。图Ⅱ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读图I和图II,关于该取水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8点后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2.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高层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①组成成分②运动状况③温度④密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关于高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若干电离层 B.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C.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5.与b层相比,a层( )
A.空气密度大 B.存在臭氧层 C.吸收紫外线多 D.利于飞机飞行
6.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式示意图,完成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 )
A.气压高低不变 B.风速由大变小 C.天气现象不变 D.西北风转西南风
7.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②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氢气 
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 ④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图1为晚霞图景,晚霞为傍晚日落前后的天边出现的五彩缤纷的彩霞。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晚霞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9.晚霞的形成与图2中相关的环节是( )
A.①大气吸收 B.②大气反射 C.③大气散射 D.④大气逆辐射
山东青岛近海区域,是我国海雾多发区。当气团移动至海面时,若气温低于海温时,易形成蒸发雾;若气温高于海温时,易形成冷却雾。下图示意该地一年的雾日里气温与海温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该地最容易出现雾日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气温为20~25℃,蒸发雾多于冷却雾②当气温为20~25℃,蒸发雾少于冷却雾③当海温为20~25℃,蒸发雾多于冷却雾④当海温为20~25℃,蒸发雾少于冷却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关于蒸发雾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海面蒸发水汽遇冷空气凝结 B.出现大气逆温扩散条件较差
C.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冷却凝结 D.水汽受冷海面影响凝结成雾
读鄱阳湖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完成下面小题。
13.与鄱阳气彖观测站相比,德安气象观测站( )
A.吹湖风时的最大风速较大 B.吹陆风时的最大风速较大
C.陆风转湖风较晚 D.湖风转陆风较早
14.调查发现,两个气象观测站夏季湖风时长都比冬季长,其影响因素是( )
①白昼时间②植被盖度③湖泊面积④夏季风风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随着两地城镇面积增大,鄱阳、德安湖陆风的变化可能是( )
A.鄱阳、德安湖风都减弱 B.鄱阳、德安陆风都增强
C.德安湖风增强,陆风减弱 D.鄱阳湖风减弱,陆风增强
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风向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17.结合所学知识与图示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向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速,不改变方向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D.摩擦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8.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升空过程中,大气环境的变化为( )
A.气温不断降低 B.密度不断降低 C.对流运动不断增强 D.气温先降后升
19.氟氯烃曾被用作火箭推进剂,自1996年起被禁止生产,主要原因是氟氯烃会( )
A.增强温室效应 B.增强光合作用 C.吸收紫外线 D.破坏臭氧层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气温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B地气温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21.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
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华北地区“霜打洼地”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
A.5:30左右,晴朗无风 B.11:30左右,大风呼啸
C.18:00左右,浓云密布 D.24:00左右,雨雪交加
23.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
A.① B.② C.③ D.④
24.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①下沉气流 B.夜晚②谷风影响 C.夜晚③上升气流 D.夜晚④山风影响
热雷雨是指湿度较大的下垫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它是气团雷雨的一种,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影响热雷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昼夜温差 B.水平气压差 C.气温垂直递减率 D.地形高度
26.推测中纬度陆地地区发生热雷雨频率较高的时段是( )
A.夏季的午后 B.夏季的夜晚 C.秋季的午后 D.秋季的夜晚
27.我国发生热雷雨频率较低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华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海南岛
二、综合题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
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单位:百帕),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A、B两点风力更大的是____。
(2)图甲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海或陆)风,乙图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____(海或陆)风。图甲反映的是____(白天或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 M、N两点中温度更高的是____。
(3)如果乙图中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则高空P与Q之间的风向是____。
29.读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图1)和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a、b、c、d表示风向的是____,形成风的主导力是____。
(2)图2中B处风向是____。说明其原因____。
(3)图2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小,其原因是____。
(4)图2中①多阴雨天气、②多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深秋季节某日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该季节兰州地区多晴朗天气,其昼夜温差很大。
(1)图示时间北京与重庆的风向分别是____风、____风。
(2)图示兰州与西安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理由是____。
(3)试说明图示季节兰州地区昼夜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
3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夏季和冬季的时候,因空调和暖气的影响,在我们教室内外气温差较大时,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小范围空气环流运动。通过一张薄薄的纸巾就可以较为清楚地演示热力环流现象。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对“热力环流”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
实验准备:
①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内,选取某个房子内外气温差异较大的界面。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的风对实验过程的干扰。
②一张十分薄的纸巾,“抽纸”取其三分之一层最好(较薄的纸巾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微弱水平运动)。
实验过程:
①当室内室外气温差异较大的时候,保持室内窗户紧闭,打开教室或其他房间的一个门。因为门口是同一水平面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地方,故选取该处进行热力环流的验证。
②用准备好的抽纸从门顶向地面移动这个抽纸,会发现抽纸在门顶向地面移动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同方向偏转飘动。
实验结果:不同季节的教室门内外热力环流过程。以夏季为例:
夏季:教室内部因开空调气温低,教室外部在自然状态下气温高。
(1)在门的底端,“超薄抽纸”飘向____(选填“门外”或“门内”),表明在门的底端风是由____吹向____的(选填“室内”或“室外”)。
(2)在门的中部,“超薄抽纸”基本呈自然下垂状态,表明这个高度不存在大气的____运动,也就是呈现静风状态。
(3)在门的顶端,“超薄抽纸”飘向____(选填“门外”或“门内”),表明在门的顶端风是由____吹向____的(选填“室内”或“室外”)。
(4)原理分析: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绘制出夏季时门内外的热力环流方向。
(5)若下图中A、B分别代表门外和门内地面,C、D分别代表门外和门内地面的高空,虚线表示水平等压面,请用实线分别绘制上述热力环流形成后门内外底端和顶端的等压面。
(6)当发生热力环流后,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A 6.D 7.C 8.A 9.C 10.B 11.C 12.A 13.D 14.C 15.C 16.C 17.C 18.B 19.D 20.D 21.A 22.A 23.D 24.C 25.C 26.A 27.C
28.
(1)A
(2) 陆 海 夜晚 N
(3)西北风
29.
(1)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2) 东南风 位于北半球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三个力的影响。
(3) D 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4) ② 白天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少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少,气温低
30.
(1) 西北 东北
(2) 西安 西安附近等压线较兰州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3)该季节兰州地区多晴朗天气,白天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使该地白天气温较高;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很大。
31.
(1) 门外 室内 室外
(2)水平
(3) 门内 室外 室内
(4)
(5)
(6) BACD A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