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洋流 课件(5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2洋流 课件(5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8 08: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判断半球
1
20℃
18℃
北半球
20℃
18℃
南半球
判断流向
2
判断性质
3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20℃
18℃
20℃
18℃
北半球
暖流
寒流
暖流
1、寒暖流的判读
下图是信风带中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
2. 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 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B. 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C. 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D. 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
不一定。
寒流与暖流主要反映洋流的性质,只与同一海区比较。
下图是信风带中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
2. 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A. 16.5℃
B. 17.5℃
C. 18.5℃
D. 19.5℃
盛行风
1
风海流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大西洋
地中海
盐度大
密度大
盐度小
密度小
密度流
2
密度流
直布罗陀海峡
海底山脉
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
密度流的流向
表层:由密度低的海区流向密度高的海区
底层:由密度高的海区流向密度低的海区
曼德海峡
3、补偿流
洋流带走海水,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形成。
有水平补偿流(大洋两岸,南北流向)和垂直补偿流两类。
60°S
30°N

30°S
60°N
近地面风带模式
世界洋流模式图
在图上画出近地面风带的风向,并思考在近地面风的作用下,海水如何运动
90°N
90°N
90°S
90°S
温故知新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
90°N
90°S
30°S
60°S

30°N
60°N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90°S
30°S
60°S

30°N
60°N
90°N
在图上画出近地面风带的风向,并思考在近地面风的作用下,海水如何运动
下图为“某月印度洋局部地区的洋流分布示意图”。
1.根据图中洋流流向,推断该月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下图为“某月印度洋局部地区的洋流分布示意图”。
2.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东北季风、地形地势
B.东北信风、海陆轮廓
C.季风环流、海陆轮廓
D.地形地势、地转偏向力
3.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
沙漠带,有关这里热带沙漠气
候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
信风的控制
②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
③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较为干燥
④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读“某大洋局部图”,回答(1)~(2)题。
(1)若AB线是30°纬线,则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中对应的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
A.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B.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C.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解析 若AB线的纬度为30°,则图示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此环流呈逆时针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中丙洋流为秘鲁寒流,在大西洋中丙洋流为本格拉寒流,在印度洋中丙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D
(2)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属于寒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若AB线是60°纬线,则图示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此环流呈逆时针流动说明位于北半球,该环流圈大洋的西侧为寒流,即图中的甲。
A
(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球。
(2)依据洋流性质判断纬度位置
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的,位于中低纬海域;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的,位于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3)依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冬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北半球夏季。
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
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下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粗线为海陆分界线。
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角度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包含的大面积海洋和表示的月份应是( )
A.太平洋 1月 B.北冰洋 6月
C.太平洋 7月 D.大西洋 12月
(2)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原因是( )
A.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B.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C.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D.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2)B
巴西暖流
马达加斯加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暖流对气候的影响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热带沙漠气候区
秘鲁寒流
本格拉寒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加那利寒流
寒流对气候的影响
寒流流经,降温减湿
(1)秘鲁寒流流经,使得沿岸地区湿度降低,沙漠范围扩大;
(2)地处东南信风背风坡,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大西洋的水汽。
探究活动:
为何南美洲西部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范围可以向北延伸至赤道附近?
日本暖流为什么被称作是“黑潮”?
日本暖流高温高盐,杂质较少,因此透明度较高,对光线的反射较弱,水色较深,因此被称为“黑潮”。
探究活动:日本暖流又称“黑潮”,是世界上流势第二大的暖流,为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群岛东岸向北转向而成。黑潮主流沿中国台湾岛东岸直达日本群岛东南岸,宽约100~200公里,深400米,最大流速可达90公里/天,流量大约是长江的三千倍。水面温度夏季可达29℃,冬季20℃,在北纬40°附近和千岛寒流相遇。
黑潮很强大,但冬季对欧亚大陆东岸气温的调节作用比较微弱,这是为什么?
冬季,欧亚大陆东岸盛行偏北风,受偏北风影响,大陆东岸形成南下沿岸冷水流,阻挡黑潮北上,使冬季黑潮对欧亚大陆东岸气温的调节作用比较微弱;同时,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风(离岸风)也减弱了黑潮对欧亚大陆东岸气温的调节作用。
1534年,纽芬兰渔场由西欧航海家寻找西北航道时意外发现。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为纽芬兰渔场赢得了“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纽芬兰数量惊人的鳕鱼供应不仅解决了欧洲人的温饱问题,还为欧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强悍的海员。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
(1)分析纽芬兰渔场曾经有“踩着鳕鱼群的
脊背就可上岸”现象的原因。
①沿海为浅海区域,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②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流速变慢,营养物质汇集,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③大河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饵料;
④开发历史晚,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