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 语文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
时间: 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 分)
请在相应的横线上端正书写诗文名向、对联和正确答案。(1-4题每题1分,第5题5分,第6、7题每题2分)
,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因人常热。(秋瑾《满江红》)
3.《十五从军征》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汉代极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表现边塞的奇寒壮美的诗句是: ,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②一说起千古英雄,可能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帝王、将相、豪杰。③其实在今天,英雄之名早已不再是王候将相的专属,它属于每一位实干兴邦的普通人。④他可以是“十年磨一剑”的工匠,也可以是“汗滴禾下土”的农民( )可以是“视死忽如归”的战士,也可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老师。⑤英雄之心在史册里、传说中,( ) 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当中。⑥让我们在花开四季的人生舞台上,以壮美的诗篇致敬英雄,更致敬孕育英雄之气的天地山河。
(1) 语段③句有一个错别字,应把 改为
(2)为语段中④句括号处填上标点,写在横线上: (1分)
(3)为语段⑤句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横线上: 。(1分)
(4)请仿照语段中画线句,再续写一句话。(2分)
6.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老人家膝下无子,生活孤寂。
B.甲:“请问尊姓大名 ”乙:“本人尊姓胡,大名是贺成。”
C师恩难忘,学生惠赠给老师一枚贺卡。
D.你借去的小说,请尽快奉还。
7.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A.《射雕英雄传》——金庸——原名查良镛
B.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盂浩然——七言律诗
C.《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D.《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游记体小说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8.本文作者孟子,名 ,字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1 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蹴尔而与之 。
(2)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10. 作者开篇提到“鱼"和“熊掌”有什么用意 (2 分)
本文在论证“得失本心”的表现时,分别举了哪两个例子 (2分)
12.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其实贤者之心人皆有之。在现实社会中,人们面对利益的考验时,如何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尧舜"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②袂:袖子。③屦(jù): 麻鞋。
13.“从而谢焉”中“谢”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2)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15. 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匠 心
杨一凡
①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②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塌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水雕。
③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④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⑤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于是,他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⑥时光荏苒,岁月静默。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
⑦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
⑧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⑨那一日,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谁料一语成谶。
⑩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穆匠。木匠。匠园。
16.根据提示,将A、B两处小说情节补充完整。(4分)
穆爷爷从小被木雕师傅收养,并承得手艺——
A ——穆爷爷修复好了园子,安心死去——
B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1) 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
(2)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
18. 指出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9.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由《猩猩嗜酒》想到的
杜文渊
①《猩猩嗜酒》是明代文学家刘元卿的一篇经典寓言,讲述的故事是:猎人为捕获猩猩,投其所好在路旁摆下香甜美酒作为诱饵。猩猩知道这是猎人设下的圈套,不去碰触。但闻到美酒飘香,便垂涎三尺,不能自制,一次次自我告诫,一次次又有着想喝的纠结,直至忘乎所以,最后竞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忘却危险,直到烂醉如泥,终成猎物。聪明的猩猩因贪恋酒香而不能自制,付出了惨重代价。
②何为自制力 自制力即自我控制能力。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对自我控制能力的一个经典诠释。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欲望人人都有,“存天理,灭人欲”,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 是人都会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这是天性流露。没有欲望,人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就会缺乏激情和动力,但若任由欲望和天性自由宣泄,不加理智约束,人生就会如同一列失去闸片的飞奔的列车,不脱轨撞个车毁人亡才是怪事。
④好在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类能够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人们能够自觉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标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这是自制力的表现。自制力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智能发挥以及在成功路上走的远近。自制力好,是一个人强大人格的体现,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⑤自制力是一个人坚强意志的表现。楚庄王拒赴宴会,用坚强意志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也正因此他才能成就雄图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是一个大烟鬼,他用过人的意志力克制香烟对他的诱惑,成功改掉恶习。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世界富豪之一。生活无处不诱惑,唯有靠坚强意志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独方能成就大事。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忘乎所以,糊里糊涂就成了欲望的猎物,一失足成千古恨。
⑥自制力是一个人格局和修养的体现。清代书法大师翁同稣说:“每临大事有静气。”拥有长远的眼光和若谷的胸怀,遇事能冷静思考,为大局考虑,这是一个成功之人应有的素养。蔺相如忍辱负重,不因个人荣辱而意气用事,避免与廉颇正面争锋,是重国事、看大局、识大体的格局体现,也是明事理、知是非、能忍让的修养体现。而最终,他以宽广的胸怀赢得“强秦不敢加兵于赵”的成果,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⑦自制力是一种人生成功的保障。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良习惯,不良言行,不一味地归于造化的安排,不给自己的恣意任性寻求借口,至少能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少一点人为的崎岖障碍,多一点阳光和坦途,多一点丰富多彩的内容。
⑧《猩猩嗜酒》,所喻者大也。愿与诸君共勉。
20.选文开头引用《猩猩嗜酒》的寓言有什么好处 (3分)
21.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 分)
22.选文第⑦段画线句中的“至少”能否去掉 为什么 (3 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他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 他想起了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成了自己的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 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1) 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1分)
(2) 选文中的“他”要“朝心口开一枪”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 小说中的“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4. 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紧承大寒之后的节气是 ,它的含义是 。(2分)
(2) 下面对秋季的节气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立秋 处暑 寒露 秋分 白露 霜降
B.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霜降 寒露
C.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D.立秋 寒露 霜降 处暑 白露 秋分
[材料二]“防火防菌防雾霾,气象服务顶呱呱,人民群众把咱夸,牛哇!”1月20日,“2018宝贝报天气气象知识小能手”气象宝贝大会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31名小朋友获“年度优秀气象小能手”称号,32名辅导老师获“年度优秀气象科普辅导老师”称号。
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但为何大寒却不冷呢 大会上,中国气象局二级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朱定真带来题为“谁也离不开的气象”科普讲座。朱定真介绍说,“洋流分布、大阳活动、地表植被情况,冰雪覆盖率等等诸多原因都会影响到天气情况。”气象如此复杂,不确定性又很高,为什么我们依然要去研究呢 朱定真表示,如今气象灾害频发,这对地球有很大的危害,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度,沿海城市都会受到影响。研究气象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向前看。大会上,朱定真呼吁小朋友们要从小关注气象,长大后加入气象研究的行利,为人类更美好的生活做贡献。
(3)根据[材料二]内容,以王一鸣的名义拟订一个倡议书,60字左右。(6分)
(二)写作(50分)
25.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总有柳暗花明时
作文(2)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顺其自然":爱心城市的代名词
这是一位特殊的慈善人士,隐于市井、难见身影,但美名远播、家喻户晓,近20年来,每年都会给甬城带来不一般的温暖他就是“顺其自然”!
2018年11月28日中午,宁波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陈海英在电话中激动地告诉记者:“又收到‘顺其自然’捐款了,捐款金额为49万元!如果加上5天前的50万捐款,今年其捐款99万元,是捐款总额最多的一年。”陈海英还告诉记者,从1999年至今,“顺其自然”在每年11至12月期间都会向市慈善总会捐款,捐款数额从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捐款数量呈增多之势,之前最多一次为2017年的96万元。在宁波市民的心中,“顺其自然”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匿名慈善人士,而是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的代名词。在“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宁波隐名捐款蔚然成风,形成了一个隐名捐款的爱心群体。他们署下各式各样的化名,如“吴老太”“学茶哥”“无名氏”等,也有的干脆就写下“顺其自然”。他们经常来到市慈善总会捐款,有的每月来捐一次。以“顺其自然”为代表的匿名爱心群体已经成为宁波一道美丽的风景,成为甬城的骄傲。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参考答案
一、1.持节云中
2.算平生肝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候,侯
;
更(也)
(4)示例:可以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将土,也可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医生。
6.A
7.B
二、8.轲,子舆
(1)踩踏 (2)同“德”,感恩、感激
10.作者用“鱼”和“熊掌”分别比喻“生”与“义”,并以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要“舍鱼而取熊掌”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中心论点。
11.乞人和行道之人不食嗟来之食:不辩礼义接受万钟。
12.围绕“生活中在面对利益的考验时,我们应该固守本心,崇尚道义,重义轻利,而不能见利忘义,就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尧舜”并联系实际回答即可。
13.道歉
14.(1)黔敖左手端着吃的,右手拿着別的
(2)人家叫咕着让你吃,当然可以走掉;人家道歉了,就可以吃。
15.扶助别人要顾及对方的尊严,否则即便是做善事也不会被接受,甚至有可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
16.A 穆爷爷秉承了木雕师傅的遗愿,专注而执着地修复园子里的木雕。
B 被穆爷爷修复的废园受到专家重视,并命名为“匠园”
17.(1)“叹惋”是嗟惜的意思,表现了木雕师傅面对废园里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没能将它们焕然一新而惋惜的心理。
(2)“眉头紧锁”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或难事,皱着眉头,形容为难犯愁的意思。这里表现了穆爷爷想用自己的刻刀让那些木雕重获新生,也完成木雕师傅的遗愿,在未完成之前有所忧的心理。
18.运用了外貌(肖像)、神态描写,用“白发”如“荒草”,“整个人”如“失水皱缩的橘核”两个比喻,生动传神地塑造了穆爷爷渐渐衰老的形象,眼睛染上浑浊,目光依然专注执着,表现了穆爷爷的执着坚毅的性格,体现了他专注、锲而不舍的精神。
19.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承接了上文穆爷爷加快修复速度,日渐消瘦、“我”担忧却又不忍打扰,引出穆爷爷修复园子安心死去这一情节。
20.引出本文的论题:自制力;充当事实论据,从反面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1.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述了遇事能冷静思考,为大局考虑是成功之人应有素养的道理,论证了“自制力是一个人格局和修养的体现”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22.不能。“至少”是限制性修饰词,在这里是说理智地控制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少一点人为的崎岖障碍,去掉后与原意不一致,过于绝对,体现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3.(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万念俱灰,因此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3)示例: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高昂的革命激情,钢铁般的坚强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答出两点即可)
三、24.(1)立春,春季的开始
C
发出关注气象的倡议号召,符合倡议书的书写格式即可
25.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