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该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10分,试题110分。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作文写到作文纸上。
(一)语基检测(34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每个0.5分)
槁暴 舟楫 舆马 跬步 爪牙 生非异 洞穴
跂而望 锲而不舍 参省乎己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3.解释加点的字的含义(5分,每个0.5分)
輮使之然也 其曲中规 假舟楫 声非加疾 劝学 绝江河 生非异也 金石可镂 圣心备焉 风雨兴焉
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1分 )
A.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1分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8.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分 )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国也
④屈原至于江滨 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
9.请默写《劝学》全文(18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标点除外)
(二)阅读检测(共18分)
课内阅读(8分)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分)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延伸阅读(10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16题。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②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 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②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14.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 其渐之滫(渐渐) B.形乎动静(体现)
教使之然而(这样) D.不临深谷(靠近)
15.乙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
16.给甲文画线的句子加标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译文:
(三)语言运用(共8分)
1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4分)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都去上“去恶习研修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17.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_________________ ,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四)作文(50分)
你读过哪些书?你有怎样的阅读收获和阅读体会?请以“我的读书生活”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