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某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通辽市某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7 20: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某校高二(3)班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中期报告中,提到了如下关键词:克己复礼、仁政、罢黜百家、朱熹、黄宗羲。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儒学的形成及发展 B. 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
C. 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人物分别是( )
A. 孟子和韩非子 B. 老子和韩非子
C. 孔子和老子 D. 孔子和墨子
3、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主张是( )
A. 天人感应 B. 心外无物 C. 格物致知 D. 知行合一
4、唐太宗和魏征因推行仁政被时人称道。宋儒却说唐太宗“三纲不正”,有夷狄之风,无父子、君臣、夫妇之道,埋下了后来藩镇割据和权臣跋扈的种子并导致了五代之乱。这种现象说明( )
A.唐王朝政权正统性受到质疑 B.士人反思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C.理学兴起力求强化封建伦常 D.少数民族南侵冲击传统观念
5、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
A. 孔孟思想 B. 黄老学说 C. 两汉经学 D. 宋明理学
6、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 )
A. 反对君主制度 B. 抨击君主专制
C. 主张人人平等 D. 提倡人民主权
7、以李贽、戴震、颜元、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
A.与西方启蒙思想核心相吻合 B.丰富与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C.以理性主义精神为核心内涵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8、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 重实用 B. 重理论 C. 重探究 D. 重实验
9、隋唐时期科技快速发展,如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唐代出现了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僧一行首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等等。这表明该时期中国科技( )
A.在诸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B.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C.已经具有近代化发展趋势 D.注重总结前人经验
10、“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是因为( )
A. 西晋的都城不是洛阳 B. 造纸术还没有被发明
C. 雕版印刷术尚未产生 D. 赋这种文体尚未出现
11、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孙悟空形象出现的根源是( )
A.西学东渐的开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市民阶层的扩大 D.明清近代化的转型
12、下列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⑥⑤④③②①
C. ①⑥⑤③②④ D. ①②③⑥⑤④
13、“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着春”。这段话和下列哪一事物有关( )
A. 王羲之的行书 B. 京剧 C. 文人画 D. 宋词
14、“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 认识你自己
15、苏格拉底认为,身体的诸感官、痛苦和各种快乐会把灵魂引入歧途,“哲学家要尽可能把注意力从他的身体引开,指向他的灵魂”。由此,苏格拉底提出( )
A.“认识你自己” B.“人生而平等”
C.“美德即知识” D.“人是万物的尺度”
16、14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的画作由于注重写实而别开生面,其《圣母像》不仅表现了真实的女性形象,也塑造了一位坚强、朴实、庄重的带有农家妇女气质的女性。这表明( )
A.宗教改革推动艺术发展 B.庄园经济催生新艺术题材
C.人文主义影响创作风格 D.人们摆脱宗教神权的束缚
17、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 B.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
C.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8、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A. 洛克 B. 孟德斯鸠 C. 伏尔泰 D. 卢梭
19、从霍布斯到卢梭,从康德到罗尔斯,近代以来西方主流政治思想家都信奉“社会契约论”,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像它这样几百年长盛不衰。“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力量主要在于( )
A.证明国家政治的合法性 B.阐述天赋人权的价值观
C.有效预防公权力的腐败 D.促进理性主义思潮兴起
20、爱因斯坦曾向学生这样解释他的理论:“如果你在—个漂亮的姑娘旁边坐了两个小时,就会觉得只过了—分钟;而你若在一个火炉旁边坐着,即使只坐一分钟,也会感觉到已过了两个小时。”这一理论( )
A.推动微观世界的研究 B.奠定近代物理学基础
C.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D.打破了绝对的时空观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以下关于该“伟大的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 B.阐明万有引力概念并应用于天文学中
C.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 D.得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结论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认为与自然界一样,政治活动中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程度决定了谁将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他们”在这里错误地运用了( )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
23、1831年,一位年轻学者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者的身份乘座“贝格尔”军舰进行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见如图)。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这次航行( )
A. 所走路线与麦哲伦环球航行一致 B. 是以内燃机为驱动进行远洋航行
C. 考察成果坚定了学者的研究观点 D. 为西方殖民者扩张奠定理论基础
24、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非选择题(3道题,共52分)
25、宋代是我国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这种文学形式”是什么,并概括宋代主流文学的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进步的表现,并据材料二,指出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8分)
(3)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8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伏尔泰去世后,他的棺木上刻了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的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和宗教生活。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对伏尔泰的评价?请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社会进步的。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AAACD 6——10 BBAAC
11——15 BCCBA 16——20 CCBAD
21——24 BBCA
二、非选择题
25、答案:(1)这种文学形式:宋词。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6分)
(2)表现: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业革新;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原因:农耕经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商业的影响力小。(8分)
(3)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8分)
26、【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仁”和“礼”。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4分)
(2)同意。。(1分)理由: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自由的。这些思想有利于破除对教会和君主的迷信,有利于人的精神的觉醒。(8分)
(3)示例一: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扬民权,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并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7分)
示例二: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示例三:民国初期,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7、【答案参考】论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12分)
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钟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从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到原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从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一直到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