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3.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时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伟、激昂的情绪
学习重点
掌握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特点
学习难点
掌握弱起小节的唱法和三连音的唱法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听着运动员进行曲进教室
2、师生互唱问好歌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听着运动员进行曲,迈着有力的步伐走进了教室,这首乐曲听起来铿锵有力,振奋人心,这就是进行曲速度的歌曲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进行曲速度的歌曲,它曾唤起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它曾激励四万万同胞拿起武器把侵略者从自己家园 赶出去,它总能让听到它、唱起它、想起它的人、心中无比温暖,无比依恋,无比自豪。
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板书课题)
三、 新课学习
1、欣赏国歌:回答问题:你对国歌有多少了解,说给同学们听(生回答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等课前收集的资料)
2、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奏唱国歌吗?(生回答,师补充)
3、你知道奏唱国歌时应该怎么做吗?(生回答)
4、国歌究竟是什么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呢?是谁创作的,你们好奇吗?(打开大屏幕,向学生介绍串座背景及词曲作者)
5、国歌对于我们来说很熟悉,但是要想唱好国歌并不是很容易的,我们先来解决乐谱的重难点:弱起小节、三连音(师讲解并示范唱法,学生模仿)
6、重点节奏型练习,学生们跟老师一起节奏仿打
7、现在我们到歌曲中去体会弱起小节以及三连音的唱法
教师弹琴一起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8、讲解重音记号、唤气记号、渐强记号,休止符的唱法
9、重难点指导:
1) 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
2)三个“起来”有什么含义
音一个比一个高,力度是越来越强, 旋律往上走的。在音乐创作上叫做“上行”。表现出人民要开始反抗挺直腰板推翻压迫和侵略。
3) 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 并加重音记号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像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10、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跟随伴奏演唱。
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国歌呢(热爱祖国的情感,仿佛自己也在那个年代,那个时刻唱起国歌)
11、分组展示国歌,了解学生是否学会了国歌
四、拓展延伸:
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结束语:今天我们更加的了解了国歌,走近了国歌,也会唱了国歌,我们不仅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校园,也要热爱国旗、国徽、国歌,好好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
六、听着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