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课型 勇敢的鄂伦春
课型 唱歌 讲授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并能用自豪、爽朗的声音演唱歌曲。2、运用渐强、渐弱等力度变化表现歌曲。3、能用简单的旋律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体会歌曲所表现的自豪骄傲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演奏时,乐器间能够相互合作。
教具 使用 电子琴、小乐器等。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示范、等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情感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4小节,结构工整。歌曲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与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听到了奔跑的马蹄声。歌曲节奏明快,音乐形象鲜明,歌词练、通俗易懂,充满了无比自豪的情感,表现了鄂伦春人民不惧严寒,守护山林的形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
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1、简介鄂伦春族2、教师播放歌曲《勇敢的鄂伦春》3、教师板书(教师引导歌曲的拍子与调)二、新课教学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教师范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4、教师电子琴伴奏。引导学生2|4拍子的强弱规律教师电子琴伴奏讲解鄂伦春族生活习俗。表现歌曲利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伴奏《勇敢的鄂伦春》为歌曲创编舞蹈4、用乐器伴奏和跳的形式共同表现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来结束本课。 学生聆听歌曲寻找答案学生聆听学生轻声哼唱学生随琴轻声学唱学生做出强弱动作学生打拍子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通过欣赏图片感受少数民族特点并说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学生练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选部分学生给大家展示乐器伴奏小组练习创编并为大家展示 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学习达到熟练演唱做铺垫增强学生对拍子的体会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更好的表现出鄂伦春人的勇敢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