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8 08: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古代诗歌四首教学测
执笔:黄乔珠 审核:初一语文备课组
学习重点:①能搜集并交流作者的相关情况,了解古诗词的相关知识。流畅朗读并背诵全诗。
② 流畅朗读并背诵全诗; 品味赏析名句。
学习难点:领悟诗中描绘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姓名: 学号:
一、预习导学(第1题就做在试卷上,第2做在书上,第二天课堂检测第2题)
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积累相关文学常识,独立完成以下内容。
①《观沧海》的作者是 曹操 ,字 孟德 , 东汉 末年 政治 家、
军事 家、 诗 人。他的诗以 慷慨悲壮 见称。
②《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王湾 ,是 唐 代诗人。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 白氏长庆集 》,作者是 唐 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 (姓名),字乐天 ,号 香山居士 。
④《天净沙 秋思》中的“天净沙”是 曲牌名 ,“秋思”是 题目 。
作者 马致远 是 元 代著名 戏曲 作家。
测试1:____________
2自己默读一遍课文,然后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并划出来,借助注解和字典,将意思写在书上。上课测试时请按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词语,完成三句子填充。
碣石( ) 澹澹( ) 白沙堤( )
萧瑟( ) 沉没( )
竦峙 ( ):
若:
幸甚至哉:
次:
残夜:
水面初平:
暖树:
不足:
昏鸦: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
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
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
3、贺你,你完成预习了。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诵两遍课文,并用心地体会文中的表达的意思,21世纪教育网
测试2:
二、整体感知
4、阅读《观沧海》,文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兴甚至哉,歌以咏志。
5、《观沧海》是写景抒情诗,描绘了一幅 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壮丽 景象,
抒发了 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6、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写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景。                                      
                                        
7、《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相关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要注意诗中的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9、用自己的话讲述《天净沙 秋思》的情景,并说一说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三、 品味语言
①《钱塘湖春行》中“几处”两句中为什么说“几处”而不说“处处”,说“谁家”而不说“家家”?
  “几处” “谁家”用得极有分寸,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说明诗人观察细致,描写入微。用后两者描写显然不合适。                                      21世纪教育网
                                       
四、拓展阅读:
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1.风吹柳花满店香(李白)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风吹” 句写仲春之景)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林花”句写暮春之景)
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陆游《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子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是香如故。”(“无意”句写初春)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的一首写景诗,诗中写雨来临的季节是 春 季,时间是 夜晚 ,突出了雨 润物细无声 的特点。(用原诗回答)
2诗中使用了拟人修辞的句子是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3诗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经常被人们用来比喻思想工作做得细致。
五、知识积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观沧海》背景资料
《观沧海》是诗人在北征乌桓的途中登碣石山所作。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依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原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想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是这首诗具有一种西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2、《次北固山下》背景资料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官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古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诗人曾往来于吴、楚之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3、《钱塘湖春行》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或824)春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他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的春意盎然,恰到好处。
4、《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连结在一起。这种令人荡气回肠的哀伤倾注笔端,用心血苦吟,写出了许多《天净沙 秋思》这样凄婉的曲子。21世纪教育网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在他乡的游子的哀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