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十二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贵族在19世纪变得更加欧化,画描绘了贵族在圣彼得堡沙龙品茶情景
俄国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俄皇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一世为转移国内矛盾,分割占领土耳其,争夺黑海海峡,借口奥政府迫害东正教徒,侵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军惨败。1854年,英法出兵援助奥。英法在克里木半岛登陆,俄军战败。
克里木战争实际上是
俄国与英、法瓜分和争夺
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遗产”的斗争。 300
年来,沙皇俄国一直竭力
向南扩张,它的目的之一
是在南方获得一个
“不冻”的出海口。
双方激战的场景
克里木战争
1854年1月4日,
英法舰队进入黑海,
为土耳其运输船队护
航。
1855年英法联军
在俄国克里木登陆。
克里木战争
英国第17轻
骑兵队在巴拉克
拉法战斗中的一
次冒死冲锋。
克里木战争
──巴拉克拉瓦
战役。(1854)
塞瓦斯托波尔之战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确立:17C中(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建立) 发展:18C彼得一世改革进一步加强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地主向农奴收欠租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到,农民破旧的茅草房间;一位交不起租的妇女正跪在地上,乞求地主稍微宽限些时日。冷酷的地主毫不理睬她的乞求,指着农妇身后的那头耕牛,准备让人将牛拉走。
农奴家属在田间为地主干活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万吨 26 385 1/15
1861俄国英国德国铁路里程对比表
俄国 英国 德国
铁路俄里 1500 15000 10000
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
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
十二月党人起义
在你遭受苦役的穴洞中
将传入我自由的声音
沉重的枷锁将会脱落
牢狱将会倒塌 而自由
会在门口高兴地将你拥护
兄弟们则将利剑交给你们
——普希金
赫尔岑(1812-1870)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
果戈理的《死魂灵》书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书影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
(现藏于意大利的米拉马雷城)
材料: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改革后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解放”后的农奴
废除农奴制后,农奴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农民在大街上嚼食面包和大葱。
时间
企业
工人数
产值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这些数据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圣彼得堡的杜马会场
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地方自治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解放法令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的前提,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则是解放法令的体现和保障
日俄战争
日本海军大
将东乡平八郎。
沙俄
海军“瓦良
格”号巡洋
舰和舰长
鲁德涅夫
上校。
日俄海战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中的俄国士兵
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士兵
对马
1905年1月,在俄国,由加邦神父率领的一批群众准备向沙皇尼古拉二世递交表达他们心声的请愿书,结果遭到军队的枪击,造成数百人丧生。
1905年6月,黑海舰队铁甲舰“波将金”号水兵为反抗军官虐待而发动起义。图为“波将金”号水兵。
在俄国,农民以村社为组织,攻击地主庄园,焚烧地主的房屋、仓库,抢夺地主土地。他们的口号是:“给我们土地,土地应该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是土地的耕种者。”
斯托雷平(1862—1911) )
俄国总理大臣(1906一1911),曾任省长。1906年任内务大臣,同年任总理大臣兼内务大臣。次年发动“六三政变”,对俄国1905年革命进行报复,屠杀大批革命者,开始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后在基辅被刺身亡。
俄国农村里出现了新人、新要求和新情绪。这三年里,男人明显的变了,他们再也不是那种谨慎胆小和黑暗王国里畏畏缩缩的农民,只知道胆怯的温顺的盯着自己的小田地。
材料中的新人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农民有权退出村社,把自己的份地变为私人财产,并可以自由买卖或抵押。1906—1915年退出村社的农户计有200万以上。实施后,村社瓦解,富农地位加强,大多数农民则失去土地,变为无产者。
斯托雷平塑像
可敬
可恨
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