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8: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的压强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 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2.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实验,小桌子上增加砝码后,桌脚与海绵接触位置凹陷更明显,则说明物体重力
越大压强大
B. 如图乙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C. 如图丙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当地大气压强的值
D. 如图丁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3.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皮碗对吸 B. 瓶吞鸡蛋
C. 纸拖水杯 D. 橡皮膜凸出
4.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 80℃的酒精是液态
B. 南极的最低气温—83°C,在南极考察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拿铅锅来煮沸水银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
A. 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 B. 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C. 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 D. 丁图:用吸管喝饮料
6.小金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将杯子倒置、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 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 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7.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的方向只能竖直向下 B. 同一地点的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
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大 D.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小
8.下列生活或生产用具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用吸盘挂钩挂物体 B. 用吸管吸饮料 C. 吸尘器 D. 电冰箱
9.下图为用医用注射器(针筒)做实验的示意图,①活塞下悬挂钩码、②左侧活塞顶着砝码、③向右拉动活塞,瓶中出现喷泉、④注射头形成喷水、⑤移动活塞可以控制烧瓶中水的沸腾。其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实验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③④⑤
1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水从容器侧壁流出 B. 覆杯实验
C. 吸盘挂物钩吸在墙上 D. 用吸管喝饮料
11.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火车轨道 B. 锅炉水位计
C. 拦河大坝 D. 用吸管吸饮料
12.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二、填空题
13.星期天小明和家人到黄河湿地参观回来后发烧,去医院输液,瓶中插入两条管子,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小明看着吊瓶思考,随着吊瓶内的液面下降,液面上方的气压 ,从而保证液滴始终匀速下落。小明在输液时拿出一本故事书看起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捧在手里的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
14.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1)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 , 水的沸点较 的缘故;
(2)如图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A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 B、C,其中插 C 管的目的是利用 使输液能顺利地进行。
三、解答题
15.高压锅最早的名字叫“帕平锅”,是一位叫丹尼斯.帕平的医生发明的,期初只是作为消毒工具,现为厨房常用锅具。为了弄清其中原理,有人将普通锅和高压锅在相同条件下(热源、锅的材料、质量以及水、食物均相同)下进行了对比实验探究,结果如下:
(1)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说明高压锅煮饭快捷的原因________,并写出此原因基于的证据________。
(2)图甲为高压锅的构造,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气压每一格为105Pa。(当地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若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压在出气孔上的限压阀的质量为70克。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3)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两藏地区,在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要怎样改进?
四、实验探究题
16.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测量前,小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 。
(2)分析图象时,小明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 Pa。你认为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修正数据后,可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変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在2km高度内,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Pa
(4)根据这一规律,小明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4.2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 km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时,胸腔体积膨胀,里面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强大于肺内气压,于是外面的新鲜空气进入肺里,故A符合题意;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依靠活塞对药液产生的压强,故B不合题意;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依靠手对图钉产生的压力,故C不合题意;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 C
【解析】【分析】(1)根据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判断;
(3)根据压强公式分析判断;
(4)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判断。
【解答】A.如图甲实验,小桌子上增加砝码后,桌脚与海绵接触位置凹陷更明显,则说明物体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故A错误;
B.如图乙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A管上方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细管A中液面将会上升,故B错误;
C.如图丙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根据可知,可估测当地大气压强的值,故C正确;
D.如图丁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皮碗经过挤压后,里面的气压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于是两个皮碗被压在一起,故A不合题意;
B.瓶内温度降低后气压减小,外面的大气压强大于瓶内压强,于是鸡蛋被压入瓶内,故B不合题意;
C.大气对纸片产生向上的压强,于是纸片和水不会下落,故C不合题意;
D.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 C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物质在熔点和沸点之间为液态;
(2)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判断;
(3)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比较铅的熔点和水银的沸点高低即可。
【解答】A.酒精的熔点为-117℃,沸点为78℃,而80℃>78℃,此时它为气态,故A错误;
B.水银的熔点为-39℃,而-83℃<-39℃,此时水银为固态,不能测量温度,故B错误;
C.-39℃为水银的熔点,如果它为固态,那么吸热熔化,温度保持不变;如果它已经为液体,那么吸热温度升高,故C正确;
D.铅的熔点为328℃,水银的沸点为357℃,由于357℃>328℃,那么水银沸腾时铅为液体,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 C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判断是否与大气压强有关。
【解答】A.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对它们有向上的压强,故A不合题意;
B.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对吸盘有压强,故B不合题意;
C.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是因为屋顶上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强,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丁图:用吸管喝饮料,吸管内大气压强小,而吸管外大气压强大,于是饮料被压进口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对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图片中的实验,既不能测出作用在杯口上的大气压力,也不能测定杯口的受力面积,根本无法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故A错误;
B.图片中,杯口向右,可以说明大气向左有压强;杯口向下,可以说明大气向右有压强;杯口向左下方,可以说明大气向右上方有压强……,因此可以得出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B正确;
C.水的重力始终竖直向下,而大气压力朝向各个方向,根据无法弄清二者的关系,故C错误;
D.本实验只能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定量的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大气压的方向向各个方向,故A错误;
B.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晴天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故B错误;
CD.大气压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然后判断是否与大气压强有关即可。
【解答】A.吸盘内几乎没有空气,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在墙壁上,因此可以挂物体,故A不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空气减小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
C.吸尘器工作时,里面的电机高速旋转,气流速度大气而压强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灰尘被压进吸尘器,故C不合题意;
D.电冰箱的冷凝管内装有液体,进入冰箱内吸收热量而汽化,出来时气体散热,在压缩机的作用下液化成液踢,再次进入冰箱,与大气压强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对各个实验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①活塞受到钩码向下的拉力,还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力,二者相互平衡,因此钩码不下落,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左侧活塞之所以能够将砝码顶起,是因为注射器打入气体,使里面的气压增大,与大气压强无关;
③向右拉动活塞时,瓶内气压减小,水槽内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进瓶内喷出形成喷泉,与大气压强有关;
④注射头形成喷水,说明液体压强向各个方向,与大气压强无关;
⑤当向外抽到活塞时,烧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重新沸腾,与大气压强无关。
因此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①③。
故选B。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水从容器侧壁流出,小孔的位置越靠下,水的压强越大,喷出水的距离越大,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符合题意;
B.覆杯实验中,杯子下面的纸片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没有下落,故B不合题意;
C.吸盘挂物钩吸在墙上,利用大气压强将吸盘固定在墙壁上,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喝饮料,利用吸管内外的大气压强差将饮料压入口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规律即可。
【解答】A.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和水箱构成一个连通器,根据液体压强的知识可知,水位计内的水面总是与水箱内的水面相平,故B不合题意;
C.拦河大坝上面窄下面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强,于是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进口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沸点与气压大小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里面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于是水的沸点降低。由于此时水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因此水会重新沸腾起来,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答案】 增大;减小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瓶内气压的变化;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1)药液能够匀速下落,说明输液瓶口处的内外压强基本相同,即p大气=p内+p液。瓶内液面下降,根据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减小,则瓶内气压增大。
(2)“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捧在手里的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减小所致。
14.【答案】 (1)低;低
(2)大气压
【解析】【分析】(1)液体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根据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2)当输液瓶中的液体流下时,液体的压强减小,里面气体的压强也减小,于是二者在瓶口处的总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导致药液流的很慢甚至不再流动。而有了导管C,外面的空气会不断进入瓶内,从而保证瓶口处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强,使药液能够匀速滴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较低的缘故;
(2)如图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A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 B、C,其中插 C 管的目的是利用大气压使输液能顺利地进行。
三、解答题
15.【答案】 (1)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煮饭快捷;相同条件下利用高压锅煮熟需要的时间更短
(2)P1=P0+G/S=1.01×105+0.7N/10-5m2=1.71×105Pa
根据图表可知锅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115——117℃
(3)根据P0S+mg=PS适当增加限压阀质量(或减小放气孔的孔径)
【解析】【分析】(1)将高压锅和普通锅比较可知,同样将饭煮熟,前者需要5min,而后者需要15min,即相同条件下利用高压锅煮熟需要的时间更短,因此高压锅煮饭更快捷;高压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高,因此煮饭更快。
(2)首先根据计算出限压阀自重产生的压强,再根据锅内气压=大气压强+自重压强计算出锅内的最高气压,最后通过乙图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
(3)当限压阀要起而未起来时,限压阀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下的大气压力和向上的锅内压力,即p0S+mg=pS。锅内水的温度不变,那么锅内气压p保持不变,两藏地区海拔高气p0压小,因此必须增大mg,也就是增大限压阀的质量。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注射器
(2)9×104;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1000
(4)1.6
【解析】【分析】(1)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力,从而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小,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2)首先根据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强。如果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那么根据F大气+f=F拉可知,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大,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大;而橡皮帽密封性不好,外面的空气会进入针筒,从而使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3)根据图乙,计算出高度增大2km时减小的压强,然后计算出高度增大100m降低的压强。
(4)根据(2)中相同的方法计算出此时的大气压强,然后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减小值,最后根据(3)中得到的关系计算出此时的高度即可。
【解答】(1)将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注射器。
(2)注射器的体积为V=2ml=2cm3 ,
活塞的横截面积;
大气压强的数值。
我认为小明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可能是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由图象可知在2km高度内得出大气压的变化量为:△p=1×105Pa-0.8×105Pa=2×104Pa,
则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
(4)当F′=4.2N,活塞刚被拉动时,
大气压强的数值;
则大气压共降低:1×105Pa-8.4×104Pa=1.6×104Pa,
根据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1000Pa可知,
此时高度为:。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