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6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8:3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单选题
1.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性质 C. 地形 D. 季风
2.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很不均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B. 北纬40°附近的海河流域和华北地区供水充足
C.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D. 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
3.如图是杭州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一天时间里杭州地区的大状态及其变化称为气候
B. 这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凌晨两点
C. 这一天的风大致从杭州的西北方吹来
D. 测量气温的气温计应直接放在室外太阳光下测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如果干湿差越大,则空气的中相对湿度也越大
B.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C.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 东北风是指西南方向吹来的风
5.读下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6.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7.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B. 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C. 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D. 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8.小柯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柯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C.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D.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
9.“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度 B. 湿度 C. 阳光 D. 空气
10.下列现象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
A. 四季如春 B. 冬无严寒 C. 雷雨交加 D. 终年多雨
11.如图是地形坡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和风细雨都用语描述天气
B. 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冷水必须由下端通入上端流出
C. 自来水厂生产水,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消毒杀菌
D. 应用离心式水泵抽水时,进水管中的水面与出水管口间的高度差不得超过10.336米
二、填空题
13.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图,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填A或B),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2)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1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如图甲,温州处在②阶段时,接下来的天气状况是
A. 天气晴朗温暖 B. 气温升高 C. 天气阴雨 D. 气温降低
(2)在图乙中,ABC 三点降水量最多的点是 。此图反映了 因 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三、解答题
15.案例1: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勒布尔格博览中心召开,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约国以及各非政府、企业和科学集团出席会议.
读图“低碳生活”,结合案例1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生活及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活中我们能做的两种“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至少答2点)
(3)为引起更多的人对“低碳生活”的重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请写出两条宣传“低碳生活”的标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解答】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而重庆海拔低,受地形影响,拉萨气温比重庆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分析】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此应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另外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为此应修建水库解决。另外还要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解答】A. 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夏季丰富,冬季欠缺,A不符合题意;
B. 北纬40°附近的海河流域和华北地区供水不足,B符合题意;
C. 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C不符合题意;
D. 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 C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在测定时有不同的方法。主要分海洋、大陆、高空进行确定。
【解答】A、一天时间内的地区状态及变化是天气;故A错误;
B、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B错误;
C、风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所以这一天的风大致从杭州的西北方向吹来;故C正确;
D、测量气温的气温计要放在百叶箱内测量,避免被太阳光直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分析】太阳的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会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降低。
地形地势也会影响温度的变化,越高温度会越低,一般情况下高度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6摄氏度。
海陆位置差别也会影响天气,沿海地区近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情况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则会相比较之下变化比较大。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A、相对湿度概念不清晰,A错误;
B、青藏高原海拔地势高,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地形,B正确;
C、海南岛和黑龙江明显是纬度不同因素,C错误;
D、风向概念不清晰,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分析】1、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2、内陆地区夏季光照下气温升高快,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
【解答】图中A处海拔高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比较气温较低,夏季温度较低适合避暑。C处靠近海洋,海洋比热容大光照下升温慢,夏季海洋附近的气温较低,适合避暑,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 B
【解析】【分析】1、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2、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要小。
【解答】A地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地在海边,受到海水的影响气温上升慢,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 D
【解析】【分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解答】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是迎风坡,北坡降水少,是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 D
【解析】【分析】飞机适合飞行在平流层,外界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解答】A、飞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升力的,A不符合题意;
B、“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B不符合题意;
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云层的上方,C不符合题意;
D、随着飞机起飞,飞机外气压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人体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会向外压迫耳膜,故耳朵感到疼,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 C
【解析】【分析】生长素分布的多少影响植物的生长。
【解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故红杏向光生长而出墙,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 C
【解析】【分析】天气和气候的不同:
(1)概念不同。天气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风、云、雾、雨、雪、霜、雷、雹、霾等;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2)时间不同。天气时间短且多变;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3)使用范围不同。天气指一天或好几天的天空状况变化,气候是一个季度一个地方的整体气候描述。
【解答】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和终年多雨,描述的都是某个地方一个季度或一年的整体大气的物理特征,因此属于描述的是气候,故A、B、D不合题意;
雷雨交加,则描述的是一天或几天短时间内的大气自然现象,属于天气,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 B
【解析】【分析】1、在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温降低,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2、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等的热量时水的温度上升的小,砂石的温度上升的高。
【解答】夏季避暑主要考虑气温,A处因为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要低,适合避暑。C处因为靠近海洋,海水的比热容大吸收大量热量后温度变化小,所以适合避暑,由此可知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 B
【解析】【分析】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冷凝水就是水蒸气经过冷凝形成的液态水,水下进上出;
明矾是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离心式水泵的扬程是两级扬程之和,也就是它的抽水高度远远超过了10.336米.
【解答】A、秋高气爽是用来形容秋季气候的成语,A不符合题意;
B、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冷水必须由下端通入上端流出,B不符合题意;
C、自来水厂加入明矾,主要是利用率了胶体的聚沉原理,也就是明矾胶体会吸附周围的杂质,变重之后一起下沉,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C不符合题意;
D、离心抽水泵工作靠“吸水扬程”和“压水扬程”,其中“吸水扬程”的极限值是10.336米,而“压水扬程”靠叶片旋转把水甩出去,速度越大,飞出越高,而抽水高度为两个扬程之和,所以极限高度大于10.336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3.【答案】 (1)A;亚热带季风气候
(2)台风
(3)夏
【解析】【分析】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是季风区。
【解答】 (1) 表示冬季风的是A图,判断依据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2) 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台风 。
(3)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14.【答案】 (1)C,D
(2)B;地形
【解析】【分析】(1)冷锋过境是指强冷气团经过(过境就是指过了这块领域。冷风过境时会导致降温,短时间暴雨(雪)。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
(2)一般来说,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内雨,这种雨被称为地形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
【解答】(1)由图可知,温州处在②阶段时,根据冷空气的运动方向,温州将会面临冷锋过境,而冷锋过境时,多会出现积雨云,发生雷暴及强降水,气温降低,CD符合题意。
(2)乙图中,根据箭头方向,气流沿山坡爬升,但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雨,因此在B处产生降水,B位于迎风坡,那么降水量最多。一般来说: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图中三点中,A点的地势最高,气温最低,C点地势最低,气温最高,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故答案为:(1)CD(2)B;地形
三、解答题
15.【答案】 (1)解:观察漫画和结合生活得知,全球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2)解:“低碳”的良好行为有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使用节能电器,及时关闭电源等
(3)解:为引起更多的人对“低碳生活”的重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宣传标语有:“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轻轻松松自行车,简简单单0排放”,“节约用电,减少碳排放”,“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等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析】【分析】“低碳生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