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一、单选题
1.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有35亿人将处于缺水状态,因此,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已刻不容缓。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④推广节水器具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
B.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3.形成泥石流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二是人类活动。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
A.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B. 开采矿物、堆放矿渣
C. 修建公路、破坏地表 D. 修建水库、调蓄水流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 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
C. 台风、寒潮、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东沿海各省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
D. 生活中污水经处理排放
5.如果要在我国东部城市周围建一个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考虑到风向的关系,图中四个地点,最佳位置应选择( )
A. ① B. ④ C. ②③ D. 都可以
6.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温州前夕,我市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 )
A. 寒潮 B. 狂风暴雨 C. 地震 D. 沙尘暴
7.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图是( )
A. B. C. D.
8.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 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 B. 南北纬度跨度大
C. 东西经度跨度大 D. 地形多种多样
9.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B. 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
C. 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D. 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
10.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上图中的( )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11.下图是我国夏季风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东南季风由太平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是寒冷湿润。
B. 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太靠北。
C.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显著,我国东部分布着典型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我们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多雨。
D. 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2.下列现象或事件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B. 寒潮导致农作物遭冻害
C. 地震导致房屋倒塌 D. 一位游客吸烟,引发森林火灾
二、填空题
1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 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也是影响我国 雨带推移的原因。
14.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图,它来自________地区,性质________,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我国冬季气温________。
(2) 我国有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影响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解答题
15.读“亚洲1月和7月的季风图”回答:
(1)判断: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________图(填写字母),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________图(填写字母).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________,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________.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________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________.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________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____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________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________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些做法的识别。
【解答】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不利于水资源保护,错误;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会造成污染,错误;
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④推广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下雨的原因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小水滴不断地累积到一定数量就会以雨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人工降雨的方法很多,比如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这是缓解干旱,增加降雨量的有效措施,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解答】A、刮西北风与空气流动有关,并不是导致没有降雨的原因,因为降雨是指在大气中冷凝的水汽以不同方式下降到地球表面的天气现象,与刮风无关的,A不符合题意。
B、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B不符合题意。
C、人工降水,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C符合题意。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D
【解析】【分析】泥石流是山区由于暴雨、冰雪融水激发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解答】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会增强泥石流的活动,故A错误;
B、开采矿物、堆放矿渣不利于削弱泥石流的活动,故B错误;
C、修建公路、破坏地表不利于削弱泥石流的活动,故C错误;
D、修建水库、调蓄水流有利于削弱泥石流的活动,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 C
【解析】【分析】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解答】A、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的;故A正确;
B、热岛效应是因为城市的温度高,而城市温度高的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产生的较多,增加绿化面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还可以增加蒸腾作用有利于城市温度的降低;故B正确;
C、寒潮、干旱影响的是内陆地区,而不是东南沿海地区;故C错误;
D、生活污水属于污染,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分析】企业排放的污染气体,会随着风吹飘散,最好对空气污染的企业远离城市。
【解答】因为我们国家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东临太平洋,夏季受东南风影响,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如果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位于②③两地,那么就对城市没有太大危害。
故答案为:C
6.【答案】 B
【解析】【分析】台风是我们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听到的,了解自然,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必备的。
【解答】台风多发生在夏季,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的气旋。由于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大,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就会形成降雨。
故答案为:B
7.【答案】 C
【解析】【分析】考查我国东部季风非季风的分界线,其分界线只有一条,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其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
【解答】A、图中的分界线有多条,故不正确;
B、图中的分界线有多条,故不正确;
C.图中的分界线只有一条,且东北-西南走向,故符合题意。
D.图中的分界线虽然符合东北-西南走向,但是其中最北的分界线不是大兴安岭,故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C。
8.【答案】 A
【解析】【分析】我国地处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面向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陆热力差异大,夏季受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的冬季风影响,从而形成独特典型的季风性气候。
【解答】A、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符合题意,
B、南北纬度跨度大...纬度大只能说明气温存在差异不是季风的形成主要原因,故不正确;
C、东西经度跨度大...不能说明和季风形成有关系,故不正确;
D、地形多种多样...地形只是影响气候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A
9.【答案】 C
【解析】【分析】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亚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解答】台风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造成城市的经济瘫痪!故A错误; B项台风是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洋面上,水温超过26°C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故西北太平洋不是其唯一的源地;错误;D项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缓解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干旱有重要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解答】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为反气旋,故A不符合题意。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为气旋,故B正确;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暖锋,故C不符合题意;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 D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填图题中比较常见,属于基础题目,依据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来解答此题,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南面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给我国的东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在夏季.我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我国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
【解答】A、东南季风由太平洋吹向我国大陆,西南季风由印度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温暖湿润,故A错误;
B、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洋较远,夏季风很难到达,所以,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故B错误;
C、浙江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故C错误;
D、季风的影响是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
【解答】解: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一位游客吸烟,引发森林火灾”不属于自然灾害.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答案】 降水;东部
【解析】【分析】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解答】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也是影响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原因。
故答案为:降水;东部。
14.【答案】 (1)A;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南北差异大
(2)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我国受西伯利亚季风的影响导致南北气温差异大。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为冬季风。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导致干燥寒冷。由于我国北方纬度高,受蒙古高气压控制,故其冬季寒冷,从而造成南北气温差异大。
(2)影响气候的三个主要因素,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三、解答题
15.【答案】 (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
【解析】【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答】(1)表示1月的季风图是A图,表示7月的季风图是B图。
(2)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的风向是偏北风即西北风和东北风,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是偏南风即西南风和东南风。
(3)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夏季风带来的气流温暖湿润。
(4)带来丰沛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风;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5)雅鲁藏布江降水非常丰富的原因是它既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也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故答案为:
(1)A;B;
(2)偏北风;偏南风;
(3)寒冷;湿润;
(4)夏;季风;
(5)太平洋;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