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神经调节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3神经调节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8: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经调节
一、单选题
1.如图是视觉形成的示意图,其中汇聚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属于反射弧中的( )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神经中枢 D. 传入神经
2.“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魏武帝率部行军途中,三军皆渴,于是传令前面有梅林,士兵听后口中生津,士气大振。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 )
A. 由反射弧完成 B. 只有大脑皮层参与 C. 属于简单反射 D. 没有大脑皮层参与
3.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人的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4.神经系统中,起到“司令部”作用的是( )
A. 神经元的细胞体 B. 周围神经系统 C. 中枢神经系统 D. 脊髓
5.家兔适应陆地生活,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四肢,它的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A. 脑和脊髓 B. 大脑和小脑 C. 脑、脊髓和神经 D. 大脑、脊髓和神经
6.关于神经系统中高级中枢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听不到别人讲话
B. 大脑皮层能通过控制低级中枢来控制四肢的活动
C. 人类的高级神经中枢在脊髓
D. 每个神经元由很多细胞构成
7.下列动物中神经系统最发达的是( )
A. 猫 B. 蝗虫 C. 蚯蚓 D. 扬子鳄
8.在一次消防逃生演练中,小科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 X 表示感受器 B. 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 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 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9.兔的心脏受A、B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了研究A、B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或B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A. 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B. A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B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 A,B两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D. 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10.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 c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
C. 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 D. e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11.如图所示为小科学习“人体内的膝跳反射”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 标注① B. 标注② C. 标注③ D. 标注④
12.如图示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 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②图中的5是效应器
③反射过程中,神经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
1→2→3→4→5
④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二、填空题
13.男孩路经某处时,听见犬吠快速逃离。请据图回答:
(1)男孩听见犬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________]________([ ]中填图中结构代码,横线上填相应结构的名称,以下均同);发出指令使男孩做出奔跑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________]________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________,因为与________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14.2019年3月4日,国航CA983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飞机出现后货仓火警信息。为保证安全,该航班就近安全备降在阿纳德尔机场,188名乘客从紧急通道疏散。据报道,当时现场户外的温度为-20℃,一位空乘甚至用手臂护住乘客帮她保暖,赢得国外媒体纷纷点赞。当乘客听到火警故障信息时,心脏和呼吸频率都加快,这是靠 中的神经中枢起调节作用。听到需要疏散的信息而产生听觉的部位在 。
三、解答题
15.干燥的秋冬季节,当手接触金属体时常会发生放电现象而缩回。图甲为手指、门把手上的电荷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缩手反射模式图。
(1)手指触碰到门把手发生放电,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人________门把手。(选填“→”或“←”)
(2)手指触碰后会立即缩回。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若图乙中仅d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手受到放电刺激时,人的表现为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6.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 1 。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脑的 1 发生了病变。
(3)在体育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 1 。
(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1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由图可知,视网膜是接受光刺激的部位,属于反射弧中感受器;
故答案为:A。
2.【答案】 A
【解析】【分析】“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复杂反射。
【解答】 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就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符合题意;
BD、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参与下完成的。不符合题意。
C、望梅止渴,体现了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属于复杂反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D
【解析】【分析】膝跳反射是一种由脊髓控制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解答】人的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C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在神经系统中,起到“司令部”的作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分析】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解答时从哺乳动物的特征切入。
【解答】家兔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大脑特别发达,对外界多变的环境做出及时反应,还有四肢比较发达,便于逃避敌害,适应陆地复杂的环境,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
【解答】大脑皮层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能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大脑皮层对四肢活动的控制需经过脊髓的低级中枢;人类的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是神经元,每个神经元由一个细胞构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解答】猫属于哺乳动物,它的神经系统发达,由脑和脊髓以及神经组成的,同时猫也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灵敏的反应,四肢发达,适应多变的环境,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C
【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解答】A: 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正确;
B: 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一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正确;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这条反射弧无法完成反射,但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这条反射弧还能完成反射,肌肉还是能收缩的,C错误;
D: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9.【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兔的正常心率为90次/分,阻断A神经后,心率显著加快,说明A神经能抑制心脏跳动;阻断B神经后,心率减慢,说明B神经能促进心脏跳动。
【解答】 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跳动的次数,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若心率为90次/分,即心脏每分钟跳动90次。分析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家兔正常情况下的心率是每分钟90次,阻断A时,心率为180次,比正常值高,阻断B时,心率为70次,比正常值低,则说明A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B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故答案为:D
10.【答案】 C
【解析】【分析】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A、a是感受器,感受器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A错误,不符合题意;
B、c是神经中枢,受大脑的调控,B错误,不符合题意;
C、d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c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e效应器,e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C正确;
D、e是效应器,效应器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作出一定的反应,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答案】 B
【解析】【分析】 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
传入神经:具有从神经末梢向中枢传导冲动的神经称为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最大区别是传入神经有一个“α”形的神经节。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中枢是指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是指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到各个器官或外围部分的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及运动神经。
效应器: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解答】由图中反射弧的结构可知: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感受器,④肌肉效应器。②位于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之间,应该是传出神经,图中标注错误,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 C
【解析】【分析】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来自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给神经中枢后,神经中枢迅速作出反应,产生神经冲动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给身体各部位肌肉上的神经末梢。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能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缩手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等中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解答】图中所示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1是效应器,2是传出神经,3是神经中枢,4为传入神经,5是感受器。反射过程中,神经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5→4→3→2→1。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所以该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1)反射弧;2;耳蜗;大脑皮层
(2)5;晶状体;条件反射;语言文字
【解析】【分析】1.鼓膜,2.耳蜗,3.半规管,4.听觉神经,5.晶状体,6.巩膜,7.玻璃体,8.视神经,结合图片思考解题。
【解答】(1)男孩听见犬吠快速奔跑,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耳的[2]耳蜗,发出指令使男孩做出奔跑动作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图中背景有“提防恶犬”的告示,但该男孩却因近视没有看清。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眼球中的[5]晶状体调节功能异常。视力正常的人看见“提防恶犬”的告示绕道避开恶犬,该反射的类型是条件反射,因为与语言文字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故答案为:(1)反射弧;2;耳蜗;大脑皮层(2)5;晶状体;条件反射;语言文字
14.【答案】 大脑;听觉中枢
【解析】【分析】听觉是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的,从听觉的形成过程切入解题。
【解答】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即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当乘客听到火警故障信息时,心脏和呼吸频率都加快,这是靠大脑中的神经中枢起调节作用。听到需要疏散的信息而产生听觉的部位在听觉中枢。
故答案为:大脑;听觉中枢
三、解答题
15.【答案】 (1)←
(2)c
(3)能感受到电刺激,但无法立即缩手。
【解析】【分析】(1)物体上出现了电荷的聚集,是产生了静电。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解答】(1)在干燥寒冷的冬季,人们接触门把手时,偶尔会被“电”了一下,这是静电现象,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人←门把手。
(2)人的缩手反应,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乙中的C脊髓。
(3)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活动,若图乙中仅d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当手受到放电刺激时,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能完成缩手动作,原因可能是上图中的d传出神经受损所致。
故答案为:(1)←(2)c(3)能感受到电刺激,但无法立即缩手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受伤部位为大脑
(2)小脑
(3)脑干位于后脑部位
(4)要带头盔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析】【分析】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类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分别主管运动、感觉、语言、视觉等功能;小脑具有协调全身肌肉的运动,调节平衡的作用;脑干称为生命中枢,有呼吸、心跳等高级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解答】(1)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切除大脑的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基本的生命活动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 说明其脑干的功能仍然正常;植物人没有了意识、感觉和运动,只有心跳和呼吸等基本的生命活动,可判断是大脑损伤了。
(2)研究成果而告诉我们:切除小脑的小白鼠动作变得不协调,身体不能维持平衡,这与人的舞蹈症患者具有相同的症状,因此可以判断舞蹈症患者损伤的是小脑。
(3)研究成果三告诉我们: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这说明脑干中有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因此我们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因为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即后脑部位。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位于头部,在运动中,头部的防护是关键,可以采取戴头盔的方法来保护头部。
故答案为:(1)受伤的部位是大脑 (2)小脑 (3)脑干位于后脑部位(4)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