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
一、单选题
1.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
B. 图二表示近视眼患者的眼球,成像特点是清晰物像落在②视网膜的前方
C. 图三的结构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
D. 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和②脊髓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如图为某人手指被蔷薇刺扎到后迅速缩手的反射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 该人被蔷薇刺扎到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脊髓
C. 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①→③→④→⑤→②
D. 若某人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此人有痛觉,无缩手反射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蕴涵了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 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 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D. 这一反射活动必须经过大脑皮层
4.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液 溶剂
B 脑干 脑 中枢神经系统
C 饱和溶液 稀溶液 浓溶液
D 悬浊液 乳浊液 混合物
A. A B. B C. C D. D
5.人类不断地通过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下列人类生命活动调节的现象合理的是( )
A. “望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B. 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C. 只要人的反射弧不完整,则人即不能感觉又不能运动
D. 观看足球比赛时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则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6.下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 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 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7.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
A. 对信息的传导 B. 决定对刺激的反应 C. 控制器官的活动 D. 接受刺激,产生信息
8.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B. 脊髓只能对一些低级的刺激作出反应
C. 脑神经不能支配四肢的感觉和活动
D. “鹦鹉学舌”,某些鹦鹉会学人说话,说明它也具有语言中枢
9.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枝,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是( )
A. 细胞体 B. 轴突 C. 突触间隙 D. 树突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神经组成 B.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C.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神经细胞 D.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1.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依赖的神经中枢是( )
A. 语言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B. 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
C. 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D.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12.当传出神经受到损伤,针刺手指会( )
A. 不缩手,感到疼痛 B. 缩手,同时感到疼痛 C. 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D. 缩手,感觉不到疼痛
二、填空题
13.激素和神经系统在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它能够获取并传递信息。
(2)呆小症和侏儒症患者身材都很矮小,但患病的原因不同,后者是幼年时期________分泌不足造成的。
14.如图为缩手反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2);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3)~(4)。
(1)请用图中的数字表示受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
(2)如果破坏④,刺激⑤,则①是否发生反应?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3)生物课上,你感觉到了尿意,面对着精彩课堂的诱惑,你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这说明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要受 的控制。
(4)上体育课的时候,你一个漂亮的三步上篮,将球准确的送入篮筐,赢得了一片掌声 ,在此过程中起到平衡和协调作用的结构是 。
三、解答题
15.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造成一定伤亡及财产损失。某次地震后,王某在废墟中被发现,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部、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对其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医生用棉棒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脊髓反射功能正常,根据图甲所示,写出缩足反射的途径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2)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他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受伤部位是________。
(3)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后,王某的血糖浓度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变化,那么BC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4)当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谈及地震情景时,王某表现出恐惧、四肢颤抖和语无伦次等紧张现象,参与上述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6.请分析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引起的生理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听课时,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引起同学们的鼓膜振动,________能够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递到位于________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具有调节作用.
(3)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因争论问题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体内肾上腺激素分泌明显增多,这种激素调节是通过 ________调节而起作用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1)人体的胰岛位于胰腺中,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属于激素,它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运到全身,发挥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属于激素调节。
(2)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解答。
(3)根据反射弧的结构解答。
(4)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解答】A、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个部分。所以,图一表示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是①→②→③→④→⑤,A不符合题意;
B、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因此,图二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清晰物像落在②视网膜的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B不符合题意;
C、图三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C符合题意;
D、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分析】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①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②是效应器。
【解答】A、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的反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手受到蔷薇刺伤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B不正确,符合题意;
C、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手指被蔷薇刺扎到后迅速缩手的神经传导途径为 ①→③→④→⑤→②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⑤是传出神经, 若⑤处受损,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但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到大脑,脑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感觉到疼,但不会出现缩手反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 D
【解析】【分析】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后天形成,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种形式。
【解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反射活动,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类问题,从物质的组成概念方面切入即可。
【解答】A、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故溶剂不包括溶液和溶质,A不符合题意;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因此大脑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脑干,B不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是指溶液的一种状态,而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是指溶液的一种状态,而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C不符合题意;
D、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悬浊液和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不透明不均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分析】反射分为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也称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A、“望梅止渴”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属于复杂反射,A不符合题意;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烫的中枢在大脑,因此先松手再感觉烫,B不符合题意;
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但是如果只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有损伤的话是可以有感觉的,C不符合题意;
D、观看足球比赛时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大脑皮层兴奋,则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D
【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会有的。
【解答】该图表示的是膝跳反射的模式图。
A、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A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B、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B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C、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D、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不同,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膝盖下方,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在手指上,D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 A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其中脑和脊髓构成了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做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分别叫做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组成了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做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分的通讯。
【解答】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故答案为:A
8.【答案】 D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解答】A、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故A正确;
B、脊髓属于低级中枢,只能控制低级刺激反应;故B正确;
C、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而四肢的活动是被脊髓控制的;故C正确;
D、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鹦鹉没有;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9.【答案】 C
【解析】【分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
【解答】由题意可知,止痛药不会损伤神经元的部位,所以其作用的部位不可能是树突、细胞体、轴突,但依然能够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所以其作用在突触间隙;
故答案为:C。
10.【答案】 A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的基础知识点。
【解答】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的;故A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 D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内容。
【解答】聋哑人之间的手语交谈有躯体的动作,因此要依靠躯体运动中枢,而对手语的识别则需要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来完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 A
【解析】【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能将来自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收到来自传入神经的信号后,会迅速作出反应,产生神经冲动传给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则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给身体各部位肌肉上的神经末梢。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的效应器能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解答】当传出神经受到损伤时,针刺手指皮肤中的感受器能感受到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该冲动传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会产生相应的痛觉,迅速作出反应,并产生神经冲动传给传出神经。但由于传出神经受损,手臂上的肌肉无法接收到来自神经中枢的信息,也就不能作出相应的缩手反应。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3.【答案】 (1)神经元
(2)生长激素
【解析】【分析】(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2)从激素的特征和作用方面切入。
【解答】(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它能够获取并传递信息。
(2)呆小症和侏儒症患者身材都很矮小,但患病的原因不同,后者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故答案为:(1)神经元(2)生长激素
14.【答案】 (1)⑤→④→③→②→①
(2)不发生
(3)大脑皮层
(4)小脑
【解析】【分析】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任何反射活动都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伤都会导致反射无法进行。大脑皮层是控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小脑主要负责人体的协调性。
【解答】(1)没有箭头表示传导过程的情况下,关键看神经节,如图所示,神经节所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因此如图反射弧的结构及传导方向为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
(2)任何反射活动都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伤都会导致反射无法进行,所以当④传入神经被破坏时,①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3)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通过脊髓即可完成,但是这种简单的反射活动都是受大脑皮层控制的。
(4)小脑主要负责人体的协调性, 因此三步上篮,将球准确的送入篮筐的过程中起到平衡和协调作用的结构是小脑。
故答案为:(1) ⑤→④→③→②→① (2) 不发生 (3) 大脑皮层 (4) 小脑
三、解答题
15.【答案】 (1)5→4→3→2→1
(2)小脑
(3)胰岛分泌胰岛素
(4)大脑皮层
【解析】【分析】图中结构名称为:1效应器、2传出神经、3脊髓、4传入神经、5感受器、6上行的神经纤维、7大脑、8下行的神经纤维。
【解答】(1)图示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在图中5为感受器,4为传入神经,3为神经中枢,2为传出中枢,1为效应器;所以完成该反射的途径为: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1效应器。
(2)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因车祸受伤的病人,闭眼时手指不能准确地指正自己地鼻尖,是小脑受伤的缘故。
(3) 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后,王某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4) 当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谈及地震情景时,王某表现出恐惧、四肢颤抖和语无伦次等紧张现象,这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和语言中枢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5→4→3→2→1 (2)小脑; (3)胰岛分泌胰岛素 (4)大脑皮层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耳蜗;大脑皮层
(2)晶状体
(3)神经系统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析】【分析】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郭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鼓膜的振动会带动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便把声音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折射作用使得来自物体的光汇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汇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人在紧张、激动时,消耗的能量和氧气增加,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让人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等现象。
【解答】(1)听课时,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引起同学们的鼓膜振动,耳蜗上对声波敏感的细胞能够接受振动刺激,并将声音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将冲动传递给位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进而形成听觉。
(2)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具有调节功能,它通过改变曲度来使远近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都能汇聚在视网膜上,进而让我们看清物体。
(3)同学们之所以会因争论问题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就是因为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使得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
故答案为:(1)耳蜗;大脑皮层(2)晶状体;(3)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