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与电流
一、单选题
1.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带了负电
D. 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餐巾纸失去电子而带了负电
2.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 )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D. 一定带电
3.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所示)。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
A. A和B都不变 B. A变小,B张开 C. A变大,B不变 D. A闭合,B张开
4.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和灭。关于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一个开关可以控制两盏灯,所以两灯一定是串联的
B. 因为一个开关可以控制两盏灯,所以两灯一定是并联的
C. 若拆下其中一盏灯,另一盏灯仍然发光,说明两灯是并联的
D. 若拆下两灯后互换位置,两灯都能发光,说明两灯是串联的
5.现在有左右两面墙,左墙有甲、乙两个小球,右墙有丙球,每个小球受到自身的重力, 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每个小球带着一种电(也有可能不带电),若甲带正电,则( )
A.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不带电
C. 乙球可能带正电,丙球可能不带电 D. 乙球可能带正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6.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7.在疫情期间,只有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的人方可进入校园。为此兴厚小组准备设计电路对校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当检测到进校人员体温正常时S1闭合,佩戴口罩时S2闭合,此时方可启动电动机打开校门。则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8.科学课上,金老师演示了“静电章鱼”实验:先用餐巾纸分别摩擦塑料丝和PVC塑料管,再将塑料丝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摩擦创造了电荷,塑料丝和PVC管都带上了电
B. 塑料丝能够张开,是因为塑料丝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 塑料丝悬浮在空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D. 塑料丝和PVC管因两者带了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9.通草球是通脱木的茎中的髓削成的,在物理学中主要作为轻小物体。如图,在某次静电小实验中,分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小球,均被吸引,则小球( )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D. 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10.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出现了如图所示情况。则该轻质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 带负电 B. 不带电 C. 带正电 D. 无法判断
11.取一段吸管甲,用纸巾摩擦后悬挂起来。另取一段吸管乙靠近甲,其运动状态如图,则吸管乙( )
A. 带正电 B. 可能带电 C. 带负电 D. 一定带电
12.下列四个电路中,符合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请你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生活中的问题。
(1)在十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这是因为梳头后头发带________(填“同”或“异”)种电荷。
(2)夏天的鱼塘里,常常出现鱼缺氧而“浮头”的现象,夏天水中缺氧的原因是________。
14.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________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________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做________ 。
三、解答题
15.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成电路(电流表要求选用0~0.6 A量程)。
四、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元件按要求连接起来,线不能交叉。
⑴L1和L2并联;
⑵滑动变阻器控制灯L1的亮暗,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
⑶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
⑷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⑸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1)(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4)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毛片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与吸管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负电荷,即得到了电子,而与其摩擦的纸巾则失去电子带正电,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分析。
【解答】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图像泡沫小球被显示屏吸引,那么显示屏肯定带电,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1)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电子总是从多的向少的物体转移,从而形成短暂的电流;
(2)验电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两个箔片之间的作用力越大,自然张开的角度越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时,A验电器上所带电荷通过电子的移动向B验电器转移。A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减少,金属箔张角变小,B验电器金属箔带同种电荷,金属箔张开。
故选B。
4.【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和位置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它的作用与位置无关,则两盏灯可能串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则两盏灯可能是并联,且开关在干路上,故A、B错误;
若拆下其中一盏灯,另一盏灯仍然发光,则它们不相互影响,为并联,故C正确;
若将两盏灯互换位置,两盏灯都能发光,那么它们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乙和丙相互吸引,则二者可能只有一个带电,也可能带异种电荷。甲和下面两个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和乙带同种电荷。
①因为甲带正电荷,所以乙可能带正电荷,丙不带电或丙带负电荷;
②甲带正电荷,那么丙可能带正电荷,乙不带电或带负电荷。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甲和乙相互排斥,那么甲和乙带同种电荷;因为甲带正电荷,那么乙带正电荷。
甲和丙相互吸引,那么:①丙不带电,因为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②丙带负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 D
【解析】【分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为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为并联,据此分析两个开关的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电机都不能启动;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机才能启动,那么它们相互影响,应该为串联,则开关S1、S2和电动机串联,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以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故A错误;
B.塑料丝能够张开,是因为塑料丝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
C.塑料丝悬浮在空中时,它受到的排斥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D.塑料丝和PVC管因两者带了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通草球与它相互吸引,那么:①它不带电;②带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通草球与它相互吸引,那么:①它不带电;②带负电荷;
二者比较可知,通草球只能不带电。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轻质小球与橡胶棒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小球所带的电荷与橡胶棒相同,即带负电荷,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甲肯定带电,
①如果乙不带电,那么二者相互吸引,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②如果乙带负电,那么二者相互吸引,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 B
【解析】【分析】(1)在电路图中,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电流的通路,那么用电器并联;如果只有一条电流的通路,那么用电器串联;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如下图所示,灯泡L1被导线短路,故A错误;
B.电流分别通过两个灯泡,从而构成两条通路,电流表在干路上测总电流,故B正确;
C.两个灯泡并联,但是电流表与灯泡L2串联,只测L2的电流,故C错误;
D.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只测灯泡L1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答案】 (1)同
(2)气体溶解度随问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析】【分析】(1)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2)根据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在十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这是因为梳头后头发带同种电荷。
(2)夏天的鱼塘里,常常出现鱼缺氧而“浮头”的现象,夏天水中缺氧的原因是: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14.【答案】 电子;电子;正电;摩擦起电;静电
【解析】【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的定义和本质分析解答。
【解答】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做静电 。
三、解答题
15.【答案】 解:如答图所示。
【解析】【分析】根据电路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并确定元件连接的顺序,然后完成实物图的连接即可。
【解答】根据甲图可知,灯泡L1与L2并联,电流表与L2串联在同一支路,开关在干路上。
①电流从正极出发,一次经过灯泡L1、开关,然后回到负极;
②分流点再正极和L1之间,汇流点在L1与负极之间;
③将灯泡L2和电流表依次连接在这两点之间即可,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解析】【分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谁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各个电器元件的串并联关系和开关的位置,进而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答】①滑动变阻器控制灯L1的亮暗,那么变阻器与灯泡L1串联在同一支路上;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电流变大,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小,变阻器右下方的接线柱必选,上面的接线柱任选;
②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那么它与灯泡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那么开关应该在干路上。
实物图和电路图:①将相邻电池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组成一个大电源。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L1、变阻器(上面接线柱任选,下面必接右下角的接线柱),开关流回负极;
②分流点在灯泡L1与正极之间,汇流点在变阻器和开关之间;
③从分流点开始,依次经过灯泡L2和电流表,然后回到汇流点即可,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