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1课时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内食物的消化
知识点 1 消化道
1.一位同学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请你说出西瓜子在他体内旅行的路线是( )
A.口腔→咽→食管→小肠→胃→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食管→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食管→胃→小肠→肝脏→大肠→肛门
2.在消化道中属于“人体食品加工厂”的主要“车间”(即对食物有消化作用的器官)的一组是( )
A.食管、胃、小肠、大肠 B.口腔、食管、小肠
C.胃、小肠、大肠 D.口腔、胃、小肠
3.下列哪项不属于消化道的功能( )
A.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
B.贮存食物
C.吸收食物中的小分子物质
D.分泌消化液
知识点 2 消化腺
4.将下表补充完整。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肠液
流入的部位
所含 消化酶 多种 消化酶 不含 消化酶 多种 消化酶
5.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肝脏 B.唾液腺 C.胃腺 D.胰腺
知识点 3 口腔内的消化
6.如果我们细细咀嚼馒头,会感觉有甜味,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馒头在口腔里只发生了物理性消化
B.口腔内有牙齿进行咀嚼
C.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
D.口腔内有舌进行搅拌
7.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 ;2号试管 。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 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 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 的作用。
(4)若要继续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①将B步骤中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 ℃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 中。
8.下列叙述不属于人体消化系统功能的是( )
A.对食物的机械加工
B.将食物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
C.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
D.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9.下列器官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
A.食管 B.胃
C.肝脏 D.咽
10.米饭是没有甜味的,但在口腔中却出现了甜味,原因是( )
A.米饭中的淀粉变成了氨基酸
B.米饭中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C.米饭中的淀粉变成了葡萄糖
D.米饭中的淀粉变成了甘油
11.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的是( )
A.牙齿切割、研磨食物
B.进入口腔中的米饭经过细细咀嚼后出现了甜味
C.经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变得湿润
D.胃肠蠕动研磨和输送食物
12.新摘的玉米果穗有甜味,但是其中的糖会被酶分解,在35 ℃左右的温度下,甜味消失得最快;放置在冰箱中保存,可以延长甜味的保留时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B.酶在35 ℃左右的温度下催化能力较强
C.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效率越好
D.低温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
13.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和 。食物从进入人体到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有[ ]口腔、咽、③ 、[ ]胃、[ ]小肠、[ ]大肠、⑨ 。属于人体最大消化腺的是[ ] 。
14.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 ,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 mL 2 mL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 mL
温度条件 37 ℃
①1号试管“ ”处应为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
②2号试管“ ”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自|我|提|升
15.【例题】 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
A.酶是一种蛋白酶 B.酶的催化效率高
C.酶的催化受环境的影响 D.酶具有专一性
【提示】 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在果酒中加入蛋白酶,沉淀消失,说明在蛋白酶的 作用下,沉淀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说明酶具有 。
【变式】 某同学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唾液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下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完成空格中的内容)
操作顺序 操作项目 甲试管 乙试管
A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 mL —
B 注入 — 2 mL
C 注入 2 mL 2 mL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37 ℃左右的温水中,保持5 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5 ℃的热水中,保持2 min;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2)实验结果: 。
(3)实验结论:酶具有专一性。
(4)实验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1.B
2.D
3.D
4.(从上到下)胆汁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小肠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5.A
6.A [解析] 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其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了麦芽糖,所以才具有了甜味,属于化学性消化。牙齿对馒头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所以馒头在口腔内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
7.(1)变蓝 不变蓝
(2)2 唾液淀粉酶
(3)舌
(4)唾液 0 ℃的冰水或80 ℃左右的热水(温度要过低或过高)
8.D
9.C
10.B
11.B [解析]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并不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作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使它们由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物质。进入口腔中的米饭经过细细咀嚼后出现了甜味,这是唾液淀粉酶将米饭中的淀粉转变成了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
12.C [解析] 温度太高,酶会失去活性,使得催化效率降低。
13.消化道 消化腺 ② 食管 ⑤ ⑦ ⑧ 肛门 ④ 肝脏
14.(1)口腔
(2)①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 mL 对照 ②37 ③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短于1号试管
[解析] (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被分解,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2)①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除变量唾液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2号试管内加入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 mL,1号试管内应加入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 mL,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②2号试管的温度条件应该是37 ℃;③若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短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15.【例题】 D
【提示】 催化 专一性
【变式】 (1)蔗糖溶液 唾液淀粉酶溶液
(2)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4)加入试管的淀粉与蔗糖(或反应物的不同或反应物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