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 无色透明 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混合物 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2.推理是学习科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推理出蔗糖溶液应该是( )
A. 无色透明 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混合物 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3.如图 1 表示“M 与 N 的并列关系”,图 2 表示“M 属于 N 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 3 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电流 电阻 电压
B 乳浊液 悬浊液 溶液
C 溶质 溶剂 溶液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容液 浓溶液
A. A B. B C. C D. D
4.厨房常用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植物油 C. 白糖 D. 白酒
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A. 面粉 B. 麻油 C. 食盐 D. 白醋
6.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脑干 小脑 大脑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溶质 溶剂 溶液
D 结晶 蒸馏 沉淀
A. A B. B C. C D. D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对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B. 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水
C. 将黄河水过滤可得到纯净水 D.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所以水资源不可能短缺
8.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 碘酒 B. 钡餐 C. 牛奶 D. 淀粉
9.家庭厨房中有很多调味品,将下列调味品适量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味精 C. 白糖 D. 植物油
10.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食用油 B. 白醋 C. 食盐 D. 酒精
1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味精 B. 花生油 C. 面粉 D. 豆浆
12.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最终形成的是( )
A. 悬浊液 B. 乳浊液 C. 溶液 D. 纯净物
二、填空题
13.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3支试管甲、乙、丙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试判断:甲试管中是 , 乙试管中是 , 丙试管中是 。(选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
14.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牛奶,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④肥皂水,⑤泥水,⑥色拉油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
15.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食用油滴入水中,搅拌,③白酒,④钡餐⑤木炭粉放入水中,搅拌,⑥铁粉放入水中,搅拌,⑦油脂放入汽油中,搅拌,⑧碘放入酒精中,搅拌。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的定义判断。
【解答】溶液的均一性,即溶液的各个部分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则蔗糖溶液的上层和下层一样甜,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溶液的均一性是指溶液的各个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如果溶液是甜的,那么上层溶液和下层溶液的甜度相同,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各个量的定义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可。
【解答】根据图3可知,物质X和Y都从属于物质Z。
A.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相互独立的不同概念,属并列关系,故A错误;
B.根据分散质的不同,可以将液体混合物分为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属于并列关系,故B错误;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和溶剂从属于溶液,故C正确;
D.根据是否饱和,可以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溶液的稀浓,可以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因此三者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 B
【解析】【分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不同: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颗粒,而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小液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食盐、白糖和白酒都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故A、C、D不合题意;
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形成乳浊液,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 B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态物质,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液体,据此分析。
【解答】A.面粉是不溶性的固体,加水形成悬浊液,故A错误;
B.麻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加水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
C.食盐是可溶于水的物质,加水形成溶液,故C错误;
D.白醋是溶于水的液体,加水形成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 C
【解析】【分析】脑干、大脑、小脑是并列关系;悬浊液、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溶质、溶剂是溶液的组成部分;结晶、蒸馏、沉淀是并列关系。
【解答】A、脑干、大脑、小脑是并列关系。A不符合题意
B、悬浊液、乳浊液不属于溶液,B不符合题意
C、溶质、溶剂并列关系,同属溶质,C符合题意
D、结晶、蒸馏、沉淀是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 A
【解析】【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性质分析;
B、根据溶质溶剂的规定分析;
C、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D、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分析。
【解答】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对水有净化作用,符合题意;
B、只要有水的溶液,水做溶剂,不符合题意;
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可溶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D、人类利用的水为淡水,淡水资源短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A
【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答】解:A、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牛奶属于混合物,但是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淀粉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答案】 D
【解析】【分析】乳浊液是指不溶性的液体小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指不溶性的固体小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此题主要考查了乳浊液、悬浊液与溶液的区别: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而乳浊液、悬浊液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解答】解:食盐、味精、白糖都能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了溶液.
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了乳浊液.故选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水溶性,如果物质易溶于水,就能够和水形成溶液,如果物质不溶于水,就不能够和水形成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此题考查了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B、白醋溶于水,没有颜色,能形成无色溶液;
C、食盐能溶于水,没有颜色,能形成无色溶液;
D、酒精能溶于水,没有颜色,能形成无色溶液.
综上,故选A.
11.【答案】 A
【解析】【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
A、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豆浆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答案】 C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生成的碳酸钙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氢钙,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解答】解: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的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悬浮在液体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进行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 乳浊液;悬浊液;溶液
【解析】【分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小液滴,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则甲为乳浊液;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则乙为悬浊液;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则丙是溶液。
14.【答案】 ①③;②④⑥;⑤
【解析】【分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不同: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小液滴。
【解答】①食盐水,是有水和可溶性的氯化钠组成,故①为溶液;
②牛奶,是由水和不溶性的小液滴组成,故②为乳浊液;
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因为色拉油溶于汽油,故③为溶液;
④肥皂水,由水和不溶性的小液滴组成,故④为乳浊液;
⑤泥水,由水和不溶性的固体颗粒组成,故⑤为悬浊液;
⑥色拉油和水混合后的液体,因为色拉油为不溶于水的小液滴,故⑥为乳浊液。
那么:属于溶液的是 ①③ ,属于乳浊液的是 ②④⑥ ,属于悬浊液的是⑤ 。
15.【答案】 ③⑧⑦;④⑤⑥;②
【解析】【分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不同: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小液滴。
【解答】 ①冰水混合物,都为同种物质,根本不是混合物;
②食用油滴入水中,因为食用油为不溶于水的液体,所以构成乳浊液;
③白酒,因为酒精溶于水,所以形成溶液;
④钡餐,由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和水组成,为悬浊液;
⑤木炭粉放入水中,由于木炭不溶于水,所以为悬浊液;
⑥铁粉放入水中,由于铁粉不溶于水,所以为悬浊液;
⑦油脂放入汽油中,因为油脂溶于汽油,所以为溶液;
⑧碘放入酒精中,因为碘溶于酒精,所以为溶液。
那么:属于溶液的是③⑧⑦;属于悬浊液的是④⑤⑥;属于乳浊液的是②。
试卷分析部分
1. 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33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33(100.0%)
主观题(占比) 0(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5(100.0%)
主观题(占比) 0(0.0%)
2. 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单选题 12(80.0%) 24(72.7%)
填空题 3(20.0%) 9(27.3%)
3. 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26.7%
2 普通 73.3%
3 困难 0%
4. 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10(27.0%) 1,2,3,6,7
2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25(67.6%) 3,4,5,8,9,10,11,12,13,14,15
3 地球上的水体 2(5.4%) 7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