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件(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件(共5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8 11:2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新课导入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初步阅读,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部神魔小说,去感悟,去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阅读方法。(重点)
2.了解写作背景,分析人物形象,能够复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难点)
3.学习并发扬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百折不挠、朝着既定目标一往无前的精神。(素养)
作者简介
吴承恩 (约1500年-1582年)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但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贫老以终。
背景介绍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僧人玄奘为求佛经真义,不顾禁令,偷越国境,去天竺(今印度)取经,历时十七年,行程5万余公里,途经数十国,备受艰难困苦,取得大小乘佛教经律论657部,堪称历史伟人。梁启超称他为“佛学第一人”,鲁迅赞扬他为“民族的脊梁”。后来,其弟子辩机根据其口述西行见闻,整理成《大唐西域记》,记叙了取经途中的艰难困苦和异域风情。
作品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共计十三种。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意、西西班牙等多国语言文字,深受读者喜爱,影响力极大。
内容概要
《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小说以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的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英雄形象。这篇小说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为了寻找、追求、实现美好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完成伟大的事业,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以顽强的毅力战胜这些困难与挫折。
合作探究
主要内容
《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回到第七回。交代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学艺,以及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交代了取经的缘由(如来说法,唐三藏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观音点化),同时记述了四名成员的出身经历。是两个主要部分的衔接和过渡。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到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和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师徒四人皆成正果。其中“八十一难”由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
合作探究
全书结构
精彩章节赏析
点击播放按钮
精彩章节赏析
点击播放按钮
合作探究
赏析人物
出生
石猴
称呼
美猴王
孙悟空
齐天大圣
弼马温
孙行者
大师兄
斗战胜佛
人物技能
筋斗云 七十二变 火眼金睛
师傅
菩提老祖
唐僧
武器
如意金箍棒
事迹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车迟国斗法
……
孙悟空
合作探究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有叛逆精神
——本领高强,敢于斗争
性格: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性情急躁、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精彩情节:大闹天宫(最能体现他的反抗精神)、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
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前世:如来佛二弟子 金蝉子
今生:新科状元陈光蕊和殷温娇的儿子
称呼:江流儿 玄奘 三藏(太宗赐号)
旃檀(zhān tán)功德佛
宝物:九环锡杖、锦(lán)襕袈裟(观世音菩萨所赠)
唐 僧
赏析人物
合作探究
三藏答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
——信仰坚定,勇往直前
三藏勒马道:“悟空,切莫伤人,只吓退他便罢。”
——心地善良
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坐不稳雕鞍,翻跟斗跌下白马。
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
——懦弱无能
——盲目慈悲
唐 僧
合作探究
赏析人物
唐僧
(1)人物综述:唐僧公元600年出生。其前世为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后,俗姓陈,因父母双亡,被长安金山寺的长老法明和尚所养,并取名江流儿。13岁时剃度出家,18岁时皈依佛门。因贯通《经藏》、《律藏》和《论藏》,赐法名“三藏”。西行取经时,唐太宗李世民封其“唐”姓,称“唐三藏”。因获誉“唐朝第一高僧”的美称,被民间俗称“唐僧”。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之人,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657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取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唐 僧
合作探究
唐僧
(2)性格综述
吴承恩笔下的唐僧并非圣僧,而是一个带着“缺点”的常人。他胆小懦弱,取经路上一遇险山恶水,他就面容失色,一遇妖魔鬼怪,他更连叫饶命。他甚至有些不明事理,爱听馋言;他经常人妖颠倒,相信妖怪的骗术。尽管唐僧有时令人厌烦,但他坚定执着的取经信念,且不羡慕富贵荣华和贪恋美色的个性让人钦佩。
(3)性格概括:
优点:性情和善、笃信佛法、严守戒律、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缺点:胆小怯懦、优柔寡断、面慈心软、是非不分、忠奸不辨、愚贤固执
(4)精彩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真假唐僧、女儿国遇难
赏析人物
合作探究
猪八戒
(1)人物综述:原来是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错投猪胎。他会变三十六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曾占云栈洞为妖,自称“猪刚鬣(liè) ”。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降服。因受菩萨戒行,唐僧称其“八戒”。观音菩萨赐法号悟能。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的喜剧人物。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赏析人物
合作探究
赏析人物
猪八戒
“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
——憨厚淳朴、呆得可爱
——搬弄是非
“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贪恋女色
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麽多路,须实在多晃个时辰,才好去回话......” 即把头拱在土里,只管鼾鼾睡起。
——爱撒谎、偷懒
合作探究
猪八戒
(2)性格综述: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但在取经中,他对师父忠心耿耿,对师兄言听计从,为西天取经立下功劳。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其实,八戒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这种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心理,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合作探究
猪八戒
(3)性格概括:
优点:心地善良、不忘大义、淳朴憨厚、能知错改错、敢说真话、战斗勇猛、勤芳肯干、勇敢执着、幽默乐观
缺点:好吃懒做、贪图安逸、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好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
(4)精彩情节: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
合作探究
赏析人物
沙僧
(1)人物综述:
法名悟净,原是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因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他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他使用的武器是降妖宝仗,身上有两件宝,一件是菩萨葫芦,一件是九个骷髅组成的项圈。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金身罗汉”。
沙和尚
合作探究
沙和尚
赏析人物
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坚持原则,顾全大局
合作探究
沙僧
(2)性格综述:
沙僧外貌看上去凶神恶煞,但是他还是比较憨厚和忠心耿耿的。他在受点化后就一心跟着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直扮演任劳任怨的角色。沙僧最直接的责任是照顾唐僧的起居生活,如“登山牵马”之类,这些琐碎平凡之事,他都处理得有条不紊。遇到妖魔鬼怪时,他一般都是看守行李、马匹,但一旦直接参加战斗,就从不象八戒那样临阵脱逃。沙僧虽然是个默默无闻的人,是个真正的老实人,但是绝对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他在取经的队伍中是一个和事佬,他调和着孙悟空和猪八戒,还有孙悟空和唐僧师徒之间的矛盾,如果没有沙僧的调和,西行的路途并不会如此的顺利。
沙和尚
合作探究
沙僧
(3)性格概括:
优点:武艺高强、不畏强敌、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小心谨慎、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秉性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坚定、勇往直前、义骨侠肠、世故但不圆滑
缺点:有时循规蹈矩、明哲保身、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4)精彩情节:大战流沙河
沙和尚
合作探究
感悟人生
用一句话来表达我们从这些人物身上所领悟的道理!
唐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取经团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合作探究
其他人物
如来佛祖:
性格概括:法力无边 权力无限
精彩情节:收服孙悟空、辨识六耳猕猴、收服大鹏雕、惩罚乌鸡国
观音菩萨:
性格概括:心存仁爱 大慈大悲 普救众生 手段高强
精彩情节:鹰愁涧收服小白龙、收服熊罢怪、流沙河点化沙和尚、五庄观医活人参果、火云洞智取红孩儿、捉拿灵感大王、麒麟山招回赛太岁
太上老君:
性格概括:道行深厚 与世无争 胆小怕事 吝啬小气
精彩情节:金刚琢打孙悟空、三昧真火炼悟空、收服小童、收服青牛
二郎真君:
性格概括:武艺超群 法力深厚 讲义气 重情义
精彩情节:大战孙悟空 助悟空打败九头怪
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性。
“神性”:这里指动物植物一旦成精变怪,就带有的神奇本领。
“人性”:这里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
孙悟空形象既有猴子的外貌、习性等“物性”,又有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超凡 “神性”,同时还有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等“人性”。
合作探究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
合作探究
读书方法指导
精读和跳读
合作探究
读书方法指导
精 读
精读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就是细读、精思、鉴赏,抓住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
合作探究
精 读
1.精读角度的选择:
角度一:赏析人物的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要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角度二:品味名著精妙的语言。它包括作家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作家的叙述语言,指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议论、抒拨感情时使用的语言。一般指全文的语言特色,包括修辞、句式、地方色彩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还指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
角度三:体会名著带给我们的启示或体验。可以从社会、人生、学习、生活等方面谈启示。
合作探究
2.以《三调芭蕉扇》为例,简析精读的主要方法。
精读理由: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作者用三个篇幅讲述这个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在《西游记》诸多故事中具有代表性。
精读方法一:精读就是细读。仔细阅读感兴趣的章节,需要我们仔细捕捉字句中提供的隐含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能够前后勾连,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心境,理解人物言行背后的原因和意图;或者能结合本章节或前后章节的内容产生联想,使故事内容建立有机的统一体,便于整体把握全书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例如,在阅读《三调芭蕉扇》时,我们要想一想,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遭到拒绝?这与孙悟空在观音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与罗刹女之子红孩儿有关。如果不仔细阅读作者的回叙,就无法理解“借扇”的艰难。
合作探究
精读方法二:精读就是精思。阅读的目的之一在于思考。应在充分阅读基础上,从内容角度认真思考,解决阅读产生的疑问。例如,在阅读《三调芭蕉扇》时,想一想,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可以这样概括: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其一贯的“散伙”想法再次复燃;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
合作探究
精读方法三:精读就是鉴赏。精读就是品味、鉴赏。细读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主题,把握人物性格。我们还要通过品味、鉴赏领略作品的艺术手法,品鉴作品的语言、构思等,把握作品的精妙之处。以《三调芭蕉扇》为例,孙悟空、铁扇公主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孙悟空的话是不是机智善变?罗刹女的话是不是泼辣犀利?作者对二人的形态、动作的描写,是不是都非常真切传神 作者用“撮盐入火,火上浇油”来形容罗刹女憎恨孙悟空的情态,用“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来形容孙悟空被芭蕉扇“扇得无影无形”的情形,是不是那些都形象逼真
合作探究
精读方法
细读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精思人物形象的巧妙刻画,个性鲜明。
鉴赏语言修辞的入木三分,真切传神。
合作探究
3.精读的技巧:
(1)可以按照每一个人物的“居住地、使用兵器、来历、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出现意图、结局、出现的章回”等内容做成做“人物身份证”,这样把生动的文字描述变化成直观可感的图表,增添了阅读的乐趣,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研究研究人物关系。小说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如果不理清楚人物关系,阅读时难免会造成混乱;或者由于理解表面化,而导致对人物的片面认知甚至曲解。因此,可以利用编制人物关系图,有利于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作批注。写出对书中描写人物的语句或故事情节的阅读感受、观点。
4.书中适合精读的章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故事
合作探究
跳 读
1.跳读的方法
(1)章回题目推断法。可以借助章回题目推想故事的主要经过,然后再读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就能对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一清二楚了。章回体小说的题目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主谓方式概括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二是在人物和中心事件的基础上指明地点。
(2)特定内容跳读法。与阅读内容无关、难以理解的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后面章回中出现与此相似的内容选择跳读。如书中一些描写环境气氛的诗词,描写人物装束、打斗场面、环境气氛的诗词等,可以略而不读。
(3)雷同内容跳读法。例如“借芭蕉扇”,在三个不同回目中分别有一调、二调、三调芭蕉扇,读的时候完全可以跳过每回前半部分内容。另外,一些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雷同,情节简单的,也可以跳过。
合作探究
1. 主动地舍弃。跳读是在阅读中,有意识的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篇章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速读方法。跳读是通过省略次要信息来加快大脑对文字的反应速度,是阅读速度与思维过程的同步进行。
2.有意地忽略。跳读是有取有舍,跳跃前进。也就是略去一些内容,只撷取文章中的关键部分的阅读方法。
3.求得更高的效率。跳读不仅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还可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因为跳读的意义在于对读物的大幅度跳跃,舍弃非本质的东西,捕捉本质信息,形成新的思维流程。
跳 读
合作探究
方法指导
怎样精读和跳读?
(一)跳读——为名著做一道减法。
(二)精读——为名著做一道乘法。
读书方法指导
长安
唐僧
五行山
孙悟空
鹰愁涧
玉龙三太子
天竺国
霞公主
灵山
如来佛祖
火焰山
铁扇公主
牛魔王
五庄观
镇元子
高老庄
猪八戒
流沙河
沙悟净
白虎岭
白骨精
平顶山莲花洞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火云洞
观音菩萨
红孩儿
通天河
老鼋
盘丝洞
蜘蛛精
无底洞
哪吒
地涌夫人
金兜山金兜洞
独角大王
通读与跳读建议:画思维导图
合作探究
人物 人物形象 代表情节 称号 武器 相貌特征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妖魔神怪1
妖魔神怪2
妖魔神怪3
(“妖魔神怪”就是从你印象深刻的菩萨、神仙或妖魔鬼怪中选择3个,填入表格)
跳读与精读建议:列表整理
合作探究
姓名 孙悟空 别 名 孙行者、心猿、斗战胜佛
国 籍 傲来国 出生地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
兵 器 如意金箍棒
主要技能 七十二变、筋斗云等
职 业 美猴王、齐天大圣、斗战胜佛
主要成就
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尊为美猴王 拜菩提祖师学艺,修成太乙金仙
大闹天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 保唐僧取回真经,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师 父 须菩提祖师、唐僧
师兄弟 猪八戒、沙悟净、玉龙等
义兄弟 七大圣、镇元子、二郎神等
主要履历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疾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品读与精读建议:制作人物名片
合作探究
姓名:唐三藏 俗名: 陈 祎 法名:陈玄奘
身份:大唐第一高僧 唐御弟、金蝉子、
职 业:僧人、法师
信 仰:佛教
主要成就:取西经
徒 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
坐 骑:白龙马
父 亲:陈光蕊
母 亲:殷温娇(满堂娇)
外 公:殷峤 字开山
义 兄:唐太宗(李世民)
师 父:法明和尚
人生信条:出家人慈悲为怀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人物名:太上老君
人物性质:仙界炼丹师
居住地:仙界
人物精彩故事:他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用金刚镯把孙悟空打昏,后来把孙悟空放在八卦炉里炼制,后来又在金银角大王与青年怪两个段落中帮孙悟空收怪。
经典语录:孙行者,还我宝贝 ,那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
人物评价:实力强劲,炼丹术强,忠于玉帝,是一个老好人。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尸魔三戏唐长老 圣僧恨逐美猴王
却说自古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怪……妖精说:“等我且戏他一戏,看是怎么。”……摇身一变,变作个月貌花容的女儿,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而来。……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便打。……
示例一
合作探究
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了元神去了。他在那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等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拄着一根湾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就打。那怪见棍起时,依然出了元神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撇在路旁。……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实有眼!……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又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公公。……
合作探究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方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道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把住,不许走了。”众神听令,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发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行者接了贬书道:“师父,不肖发誓,老孙去罢。……”
合作探究
专题二:话说唐僧师徒
示例二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孙悟空乃石猴出世,在菩提祖师处学得本领,会七十二变。学成后曾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后来随唐僧去西天取经。
孙悟空的性格:机智、好动、活泼、勇敢、疾恶如仇、是非分明、惩奸除恶。
我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对兄弟、师父及猴孙的情谊。
合作探究
示例三
师徒四人走在取经路上,走的时间太长了,有一天走到一个驿站,看到挂着“×××神州卡,一边取经一边打”的条幅,禁不住诱惑,就把紫金钵盂卖了,一人买了一部手机。
这下可好,猪八戒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给高老庄的娘子,同时还跟蜘蛛精打情骂俏。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离得太远,还没有设立基站,所以他跟花果山的猴子猴孙联系不上,很生气。唐僧平时除了如来没什么人要联系,只是不断地在手机上用账本记帐:馒头三个、咸菜两根……沙僧比较精细,一边走路一边用手机拍风景,然后在互联网上发表游记,同时赚取稿费,取经路还没走到一半,他已经是知名的游记作家了……
专题三:创作新故事
合作探究
有一天,他们走到一个妖怪的地盘,妖怪出来劫道,要吃唐僧肉。孙悟空不慌不忙,连金箍棒都懒得提,直接拨打了110,警察哥哥就把妖怪抓走了……狮驼岭的三个妖怪一露面,孙悟空就拨通了如来的电话:“如来吗?你们家的大鸟、狮子、大象都跑出来了,赶紧把它们收了,不然我到动物保护协会告你虐待动物!”唐僧每天都给如来打电话,喋喋不休,报告路上的艰难。如来不胜其烦,告诉手下:“赶紧把你们的妖精收了,让唐僧快点走,不然每天抱怨一回都快把我烦死了。”
合作探究
课堂检测
1.(2021·江苏连云港)4·23世界读书日,2021年连云港第九届花果山读书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我市举行了《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四)》特种邮票首发式。本次发行的全套邮票共四张,呈现的是“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小雷音遭厄”“盘丝洞遇劫”四个经典故事中的场景。首发式后的图书捐赠仪式上,我市西游记文化名家李洪甫先生向市图书馆捐赠《西游记》校订本等多版本著作。
选出四个经典故事与人物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 )
A. “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了行李关文。
B. “三调芭蕉扇”—在小须弥山,文殊菩萨给了悟空一颗定风丹。
C. “小雷音遭厄”—黄眉大王假扮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D. “盘丝洞遇劫”—为救师父,悟空变作一只饿鹰,叼走了蜘蛛精们的衣服。
B
课堂检测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分)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2分)
①“受他降伏”指的是    。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     ,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
A.黑河妖  B.黄狮精  C.九头虫
B 
C
课堂检测
(2)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3)初中阶段推荐的名著阅读书目中,对你影响较大的还有《   》,它教会了你   。(1分)
前:不服输,性子急。
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课堂小结
阅读就是不断地发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