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声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7 22: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
—— 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苏科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本节是八年级上册教材新修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本节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物态变化》章末,以物态变化为知识背景,以学生熟悉的电冰箱为制冷工具,通过学科渗透及多样化的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本章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实验研究,在知识结构上有升华拓展的作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六种物态变化,并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对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仅限于知道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动手能力欠缺。学生将在本节的学习中不仅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对实验探究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围绕电冰箱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活动项目均需用到电冰箱,这就客观决定了活动只能在家做。设计中选择了教材提供的三个活动项目,教师将其细分为四个,第一个是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第二个是研究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第三个是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第四个是自制冻豆腐。活动前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一个小组完成第一个活动,两个小组完成第二个和第三个活动,一个小组完成第四个活动。小组在家实验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过程,课堂汇报展示,然后进行交流分析和评估。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代表在课堂展示汇报,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并对其实验过程进行评估,教师解决学生疑惑,适当点评,师生思维碰撞,课堂在教师的预设下有生成、有升华。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探索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箱内温度分布情况,会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现象;
(2)学会利用电冰箱制作饮品和食品。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质疑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活动探究,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 通过观察和探索与电冰箱有关的物态变化,体会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电冰箱中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热现象。
(2)教学难点:用所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物态变化现象。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课题 【视频展示】除霜【提问】视频在教我们做什么?霜是哪种物态变化?【复习回顾】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 观看视频后回答:除霜;凝华六个学生进行游戏接龙 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做知识储备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提问】电冰箱工作时涉及到了哪些物态变化?要弄懂这个问题,先要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答辩环节】其他小组补充和质疑【小结】冰箱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了汽化和液化两种物态变化。 一小组代表分享,用PPT展示。小组代表分享完后其他小组提出疑问或者补充。 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
研究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图片展示】冷藏室水珠和冷冻室的霜【提问】同一个冰箱,为什么冷藏室会结露,而冷冻室会结霜?【过渡】电冰箱内温度分布是什么样的?请小组代表汇报展示。【答辩环节】其他小组补充和质疑(注意冰箱设置的温度)【小结】冷藏室温度分布不均,上层高,下层低,越靠近后壁温度越低。【交流、讨论与评价】1.使用湿棉花的作用;2.是否测量三组数据求平均值;3.有的小组测量的温度接近室温。【想一想】1.为什么电冰箱冷藏室结露,冷冻室结霜?2.水果、肉、蛋糕、饮料应放在冰箱什么位置合适?【演示实验】制作小冰棒【猜一猜】烧杯内的神奇物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温度不同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分享(视频、PPT)隔绝空气,减小读数误差;2.取出温度计读数,时间较长。【学生回答】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冷藏室液化成水珠,进入冷冻室凝华成霜,霜的形成对温度的要求高。【学生猜想】干冰、糖水、盐水 让学生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体会交流讨论的重要性,初步体会误差分析
研究不同液体的凝固情况 【过渡】烧杯内究竟是什么物质?同学们能否从下个实验找出答案。【PPT展示】一小组代表分享自己实验过程【答辩环节】学生补充和质疑【结论】浓度不同的盐水凝固点不同,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想一想】下雪天,交通部门为了防止路面结冰,往往会在道路上撒盐,为什么? 学生倾听提出、疑问【学生回答】撒盐后,雪的凝固点降低,不容易结成冰 通过演示实验过渡到这一活动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问题
制作冻豆腐 【过渡】利用电冰箱不仅可以保鲜食物,还可以做我们喜欢的食品。【学生分享】图片【提问】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孔,这些孔怎样形成的?【小结】发生的物态变化:凝固和熔化 小组代表分享制作过程【学生回答】豆腐中水凝固变成冰体积增大,把豆腐中原来的小孔撑大,冰熔化后挤出水,就留下小孔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活动小结和评价 【提问】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生生评价】学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
七、作业布置
1.按照课本48页步骤自制冰激凌
2.自制酸梅汤(自己查阅资料找配料)
八、板书
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一、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汽化(箱内) 液化(箱外)
二、冰箱内温度的分布情况
1.上层高,下层低
2.越靠近后壁温度越低
三、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
盐水的凝固点受其浓度影响。浓度越高,凝固点越低。
四、自制冻豆腐
九、反思
1. 本节课的亮点
(1)本次活动学生用视频记录了实验全过程,并且在实验交流分析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与同学分享讨论。
(2)用自制冰棒,猜想烧杯内的神奇物质导入到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活跃课堂气氛,调整学生状态,拓展学生思维。
(3)学生汇报展示后的答辩交流环节,展示了课堂生成情况。
(4)有机地联系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设计问题,拉近了课本和学生的距离,充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5)教师提前设计好导学案,给出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以填空的形式给出,降低了实验难度,符合学情。
2.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由于活动项目关联性不大,过渡性语言稍显生硬。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预留时间不充分。
3. 再教设计
(1)仔细推敲过渡语言的表述,让每个环节层次推进、合理过渡。
(2)学生交流讨论预留充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