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等高线地形图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能够准确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1、知道等高线的概念、能说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等高线地形图究竟是怎么绘制的呢?
山顶
山脊
陡崖
山谷
鞍部
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顶:等高线 ,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
山顶
闭合
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凸出。
山脊
低处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凸出
山谷
高处
▲区分山脊和山谷
100
A
200
300
300
B
200
100
山谷
山脊
“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陡崖:等高线 的地方
陡崖
重叠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 部分
过渡
缓坡
陡坡
结论: 陡坡 , 等高线
缓坡 , 等高线
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密集
稀疏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凸低为脊)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凸高为谷)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
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
记一记
画一画
1、在图2—50上标注出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名称。
2、A点的海拔高度是多少?A、B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 ,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山脊
山脊
山顶
山顶
陡崖
山谷
鞍部
练一练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