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清澈的湖水
说课
一、文本解读:
《清澈的湖水》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文,本文文质兼美,寓德育、审美、环保于一体的文章。课文记叙了小洁自觉保护环境的故事。小洁不仅是一个会发现美、欣赏美的孩子,而且是一个珍惜美的孩子。文本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好像是自己生活镜头的再现。通过学习本文,教育孩子们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美景,做一个会欣赏美、珍惜美的孩子。
二、设计理念:
依据新课改精神,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读中识字、自主识字、自主择读、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用各种方法学习生字、读懂课文、质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及其新词,学会写3个生字。 2、初步了解各自然段的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用各种方法读懂课文、质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词,整体感知文本。
2、难点:正确书写3个生字,懂得区分目字旁和木字旁,知道“舟”和舟字旁的区别。
五、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以美为主线,以读为手段展开教学。采用“整体品读法”、情景导入法、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自读、自学、自悟的指导。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进入情景,感知美:
设计意图:景色美与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我出示美丽的湖水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老师配以生动的解说,这样起到了两种作用:一、美读课题,二、快速把学生带入这样的情景之中。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二)自读文本,识生字
1、自读课文把有关的生字词画出来。先自学,再同桌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自读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自读中引导学生巩固、发现、掌握读书学习的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取众人所长。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二)自读文本,识生字
2、检查汇报、游戏巩固环节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情况,并配合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生字词的识记。利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主动性、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三)自主择读,整体感知文本
阅读课文,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择读课文。这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宰阅读教学的方式,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没有指令性的语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教师在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四)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结构特点、偏旁特点,以及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描红、临写,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抓住字的书写规律,并指导写法,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四)写字
2、识字巩固:编一个小故事,以及“捡香蕉皮”识字游戏。
设计意图:全面复习本课生字词,迁移了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文本中加深对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与运用。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五)总结延伸,作业设计
收集保护环境的小使者,还可以收集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设计意图:这是本文的最后环节,是体现“用语文、语文生活化”之处。以“小乌龟的故事”为结尾,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设计“收集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行为和创造环保标语” 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多维教学目标的统一。通过收集典型事例和标语创作,引导正确行为,在孩子心中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为下节课学习人物美,做一个会欣赏美、珍惜美的孩子做了铺垫。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七)、板书设计
27 清澈的湖水
眼 睛 船
目→目 舟→舟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七)、板书设计
设计理念:通过简单、直观、形象、以点带面的板书,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回忆展开联想,从而引起对所需概念、方法的回忆和知识体系的形成。而且可以减小学生接受知识的坡度和思维的难度,甚至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复习等学习活动中得到再现,达到帮助记忆再现和巩固旧知识的效果。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