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习(A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习(A卷)(附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5 11:4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习
(A卷)
1.阅读理解
初冬
初冬的雨丝轻柔地洒在我们的脸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上,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着这雨中的景致。树木依然呈现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没有冬天给人的破败凋敝的感觉,地上的小草还挺精神地长着,在这如茵的绿色中,还有几朵不怕冷的小花在零星地开着,向即将来临的寒冬释放着最后的活力。雪松、大叶女贞等四季常绿植物还是一片葱郁,我喜欢的苦楝只剩下圆鼓鼓的略带土黄色的果实了。一阵风袭来,忽见路旁的黄金槐的叶子如雪片般飞舞起来,最后划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便潇潇洒洒地飘落在了我们的脚下。看到这一切,我不但没有感觉到冬的萧瑟,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蛮有风度的灵动之美,仿佛一个失去了青春韶华的女人,即使有一天她要走向衰老,也依然会那么优雅地老去。【出处:21教育名师】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脚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抬眼望去,那片片枫林像一个盛装颜料的调色盘,将斑斓炫目的色彩一下子端到我们面前:大红、深红、淡红、橘黄、中黄、紫色……简直是应有尽有,使人目不暇接。山上长满了柏树,一棵树一个绿浪,层层叠叠卷上去,像一个立体的湖泊。山腰之上,黄栌树丛生,枝叶如云,层林尽染。爬至山顶,沐浴着大自然的风雨,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我们不由得做起了深呼吸。当要下山的时候,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于是我们同撑着一把小伞,走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没有了尘世的繁杂,没有了城市的喧闹,这里仿佛成了一块难得的人间净土。
下了小山就可以观赏景观河。河两岸深绿的垂柳拂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着柔软的枝条,倒映在河面上,使河水也染上绿色,仿佛一河翡翠向东奔流。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搭石,一道道玲珑别致的木桥,一座座凹凸不平的假山,一块块多姿多彩的鹅卵石,再加上雨雾笼罩的美妙意境,怎能不使人想起绰约江南、迷人水乡的美丽画面呢?
雨滴纷纷扬扬地洒在柳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抚琴弦。雨丝轻打河面,又激起层层涟漪,一圈圈波纹荡漾开去。此刻的自己,摒弃人世间的纷扰,慢慢地洗涤着灵魂,心态便走向平和。伴着雨声,聆听自己的心跳,很平静也很有节奏,仿佛在用心地奏响生命的乐章,心境便变得美丽起来。于是我们在岸边疯疯傻傻地追逐着,欢笑着,一起幸福地走过小桥,一起歪歪扭扭地穿过搭石,一起爱恋地捡起地上飘落的但风采依然的五角枫。
初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它特有的色彩,它在忠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地完成大自然赋予它的使命之后,便将悄悄地离去,但它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选自网络写景美文,有删改)
1)下列对第1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雨中景物的静态描写。
B.对初冬雨中景物的静态描写。
C.对雨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D.对初冬雨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一阵风袭来,忽见路旁的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槐的叶子如雪片般飞舞起来,最后划了一道完美的弧线便潇潇洒洒地飘落在了我们的脚下。”关于这句话的写作手法,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B.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C.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动态美。
D.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金槐的叶子的静态美。
3)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写山上树木的姿态美。
B.写山上树木的色彩美和姿态美。
C.写山上树木颜色杂乱。
D.写山上树木的种类多。
4)下面对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初冬雨雾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B.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C.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的热爱。
D.通过对初冬雨雾中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表达作者对初冬和生活的热爱。
5)“山上长满了柏树,一棵树一个绿浪,层层叠叠卷上去,像一个立体的湖泊。”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疑难]“雨丝轻打河面,又激起层层涟漪,一圈圈波纹荡漾开去。”这句话中用了哪几个动词?试仿照这句话的写法,通过几个动词写出景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
褐藻门
在藻类植物中,褐藻门植物的进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度比较高,其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胡萝 素、墨角藻黄素、叶黄素等物质。由于所含色素比例的不同,褐藻门植物的藻体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一般是黄褐色或者深褐色。褐藻门植物储存的养分主要是海带多糖(又叫作褐藻淀粉)和甘露醇,这两种物质常常被当作工业原料。其中,褐藻胶在纺织、造纸、橡胶、医药、食品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用途。
褐藻门的植物体有着多种形状,如丝状、叶状、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枝状等,而且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有些种类的长度仅仅是几百微米,而有些种类长达几十米,虽然它们长短不同,但都是多细胞个体,根本不存在单细胞个体或者群体。褐藻门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褐藻门植物中最常见的是裙带菜和海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裙带菜,它是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性海藻,可以承受比较高的温度,大部分生长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经济海藻。由于它的形状类似于古代女子的裙带,所以被叫作裙带菜。裙带菜的孢子体是黄褐色的,由固着器、叶柄、叶片三个部分组成。它的结构类似于海带,而且与海带的生活史很相似,同样是世代交替,但孢子体的生长时间要比海带短一些。裙带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还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物质,而且它的蛋白质含量要远远高于海带。此外,裙带菜还能够用来提取褐藻酸。
在褐藻门植物中,由于海带的体形比较大、营养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高,所以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海带的表面很光滑,长度大约两三米,人工养殖能够长到五米到八米。海带的颜色是褐色,形状是长带状,由固着器、柄部、叶片三个部分组成。固着器表现出假根状,柄部是圆柱形的,又粗又短,而且上部要比下部宽大一些,上部连接着长带状的叶片,生活中我们所食用的就是它的叶片。叶片中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线,中间是中带部,厚度大约是几毫米,中带部的两端比较薄,而且带有褶皱。海带的营养价值很高,食用价值也很高,从海带里面提取出来的碘和褐藻酸可以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多个行业。而且,海带中碘的含量非常高,虽然碘在人体中的比例很小,但对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当人体缺乏碘元素之后,便会出现甲状腺肿大,只要多吃一些海带就能预防这种疾病,而且吃海带还能够预防动脉硬化,降低人体中胆固醇、脂肪的含量。(选自布封的《自然史》,新世界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文本相符的一项是( )
A.褐藻门植物储存的养分主要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
B.在藻类植物中,褐藻门植物的进化程度比较低。
C.褐藻门植物细胞内只含有叶绿素、胡萝 素、墨角藻黄素、叶黄素。
D.褐藻门植物所含色素比例不同,藻体却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2)“褐藻门的植物体有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种形状,如丝状、叶状、树枝状等,而且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有些种类的长度仅仅是几百微米,而有些种类长达几十米”,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B.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C.分类别 列数字 打比方 D.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3)关于海带的营养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带中碘的含量不高。
B.吃海带不能预防动脉硬化。
C.吃海带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海带的营养价值不高,食用价值很高。
4)关于裙带菜和海带,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裙带菜和海带的结构完全相同。
B.裙带菜的蛋白质含量远高于海带。
C.它们都生长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D.裙带菜孢子体的生长时间要比海带长一些。
5)“褐藻门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句中“主要”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的爸爸身体肥胖,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小明建议他多吃海带,你认为对吗?请联系文本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偷看小说
季羡林
那时候,在我们家,小说被称为闲书,是绝对禁止看的。但是,我和秋妹都酷爱看闲书。
高级的闲书,像《红楼梦》《西游记》之类,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看不懂,也得不到,所以不看。我们专看低级的闲书,如《彭公案》《施公案》《济公传》《七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我们都是小学水平,秋妹更差,只有初小水平,我们认识的字都有限。当时没有什么词典,有一部《康熙字典》,我们不会也不肯去查。经常念别字,如把“飞檐走壁”,念成了“飞yàn走壁”,把“气往上冲”念成了“气住上冲”。反正,即使有些字不认识,内容还是能看懂的。www.21-cn-jy.com
那时候,我们家没有电灯,晚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煤油灯吹灭后,躺在被窝里用手电筒来看。那些闲书,都是洋光纸石印的,字极小,有时候还不清楚。看了几年,我居然没有变成近视眼,实在是出我意料。
我不但在家里偷看,还把书带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校里去,偷空就看上一段。校门外左手空地上,正在施工盖房子。运来了很多红砖,摞(luò)在那里,不是一摞,而是很多摞,中间有空隙,坐在那里,外面谁也看不见。我就搬几块砖下来,坐在上面,在下课之后,且不回家,掏出闲书,大看特看。书中侠客们的飞檐走壁,刀光剑影,仿佛就在我眼前晃动,我似乎也参与其间,乐不可支。等到脑筋清醒了一点儿,回家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常常挨数落。
这样的闲书,我看得数量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种类极多。光是一部《彭公案》,我就看到了四十几续①。越说越荒唐,越说越神奇,到了后来,书中的侠客个个赛过《西游记》的孙猴子。但这有什么害处呢?我认为没有。除了我一度想练铁沙掌以外,并没有持刀杀人,劫富济贫,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危害社会。不但没有害处,我还认为有好处。记得鲁迅先生在答复别人问他怎样才能写通写好文章的时候说过,要多读多看,千万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我认为,这是至理名言。
注释:①续:指续写《彭公案》的书。
1)作者通过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童年经历,突出了自己小时候酷爱看闲书的爱好。
2)用“﹏﹏﹏”画出作者描写自己读书时感受的句子。
3)在谈论读闲书的好处时,作者引用了鲁迅说的话,起到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引起注意 C.引发思考 D.增强说服力
4)关于读闲书,作者说:“不但没有害处,我还认为有好处。”在这里,作者认为读闲书的好处是( )
A.打发时间 B.获取知识 C.提高写作水平 D.认识朋友
5)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在也有不少家长反对孩子看闲书,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理解。
读书再读书
关于读书,让人高兴的是今天我们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陶醉于南极洲的圣洁天地,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21cnjy.com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感觉有花朵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股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显露在脸上。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了,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得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的小读者,请你务必从看电视、看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至于懊悔。(有改动)
1)在作者眼中,读书都有哪些好处?从文中提取信息,填一填。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关于读书,作者既高兴又懊悔,他高兴和懊悔的原因分别是(  )
A.高兴的是读书能使人变得有钱,懊悔的是自己的钱太少。
B.高兴的是读书能使人延长寿命,懊悔的是生命只有一次。
C.高兴的是读的书能变成宝贵的财富,懊悔的是自己读得太少。
D.高兴的是读书使人情趣高雅,懊悔的是这种高雅只是暂时的。
3)“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能让自己再长出一个头脑。
B.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
C.读书能把别人的头脑偷过来供自己用。
D.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见多识广。
4)第4自然段中提到“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是为了说明(  )
A.“我”很喜欢泰戈尔的诗。 B.“我”喜欢看到花朵开放。
C.读书能让“我”走进诗歌的世界。 D.读书使我们变得情趣高雅。
5)下列关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 B.点明中心
C.照应题目 D.总领全文
6)请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读书经历来谈谈你对“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类文阅读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来源:21cnj*y.co*m】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求过人,才知道求人的难堪;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21*cnjy*com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得很多,策划得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炼,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1)(整体感知)读短文,找出第2~5自然段的关键句,我发现这4个关键句( )
A.都在段首。
B.都在段尾。
C.前两个在段首,后两个在段尾。
D.前两个在段尾,后两个在段首。
2)(梳理信息)根据短文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点明了书的重要地位。
B.读书要有针对性,小学生只要读好课本就行。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义,必先读其书。”这句话的意思是: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变锋利;读书的人要想宣扬一个人的主张,一定要先读这个人的书。
D.“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筛选信息)第1自然段中,作者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 )
A.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于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B.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进行记录,为我国气象规律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
C.梁启超小时候读《史记》能背诵十之八九,并善于总结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分精读和略读,还要熟读成诵、做好读书笔记。
D.司马迁10岁开始“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完成史学巨著《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句子理解)第5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请根据文中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识拓展)下列选项中,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揭示的道理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D.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谚语
6.阅读芳草地。
南怀瑾拜师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农村,自幼年起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21·世纪*教育网
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一位姓商的先生为师,学习古文。
一天,他写了一篇文章,自觉字字珠玉,很是得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拿去给先生看。商先生看了后满口称赞。南怀瑾就问:“老师,假如我在从前参加科举考试,您觉得能考上吗?”“没问题,没问题,”商先生说,“凭你的水平,考个举人、进士不在话下。”南怀瑾听得心花怒放。2-1-c-n-j-y
后来,南怀瑾又拜大名鼎鼎的袁焕仙先生为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之作兴冲冲地请教袁先生。先生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纳闷:老师怎么这种态度啊?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篇文章去请教。先生接过,仍旧往旁边一放。南怀瑾恭恭敬敬请教,袁先生这才冷冷地说:“就你这水平,还配写文章?”南怀瑾不服气:“老师,别的老师还夸我的文章写得好呢!”袁焕仙把胡子一抹,瞪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还真拿他的客套话当真?我问你,《史记》里的《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袁焕仙说:“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南怀瑾低头:“不敢,还请老师指教。”袁焕仙发话:“回去,给我读100遍,读完了来见我,我再告诉你!”南怀瑾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粗暴的老师,心里非常不痛快,但是师道尊严,他只能忍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南怀瑾回家后拿起《伯夷叔齐列传》,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三五遍,突然发现有好多新问题,以前都没有注意过。越读,觉得理解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觉得理解得差不多了,就高高兴兴地再去见袁焕仙:“老师,我读出道理来了,想讲给你听。”袁焕仙笑着说:“不需要再讲了,我相信你懂了。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文章时才会独具慧眼。”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字字珠玉: 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南怀瑾先后拜 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 和 _____ 两人为师。这两位老师对待南怀瑾的得意之作态度截然不同,第一位老师读后 ____ ;第二位老师读后 ____ ,他对南怀瑾的指教是 _____ 。
3)请用简短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怀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怀瑾第二次遭受袁先生的冷遇,却依然恭恭敬敬请教,看出他是个好学的人
B.从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可以看出他是个狂妄自大的人
C.袁先生让南怀瑾再读100遍,南怀瑾不痛快却忍着,看出他是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D.“越读,觉得理解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可以看出南怀瑾是一个好学的人2·1·c·n·j·y
参考答案
1.
1)D
2)C
3)B
4)D
5)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比作绿浪,把满山的柏树比作立体的湖泊。这样写生动地表现了柏树的绿、多和立体的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轻打 激起 荡漾;火烧云的变化极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会儿像奔马,一会儿像老虎,一会儿像小狗。 火烧云出来了,变化极多,一会儿像奔马,一会儿像老虎,一会儿像小狗。
2.
1)A
2)D
3)C
4)B
5)示例:不能删除,“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明褐藻门植物的繁殖方式不一定只有这三种,还可能有别的方式,去掉就会改变句意,“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1·cn·jy·com
6)示例:对,因为吃海带能够预防动脉硬化,降低人体中胆固醇的含量。
3.
1)识字有限偷看低级闲书 躲在被窝里偷看闲书 在校外偷看闲书
2)书中快客们的飞檐走壁,刀光剑影,仿佛就在我眼前晃动,我似乎也参与其间乐不可支。
3)D
4)C
5)对读书的热爱,对童年的怀念。
6)家长反对孩子看闲书是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的,但是我们要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只要我们多读好书,自觉抵制无聊、有害的闲书,并积极将所读运用到学习、生活之中,让家长看到阅读的好处,他们就不会反对我们看闲书了。
4.
1)使我们视野开阔 使我们情趣高雅
使我们美丽 使我们思想深邃 
使我们多得几度生命
2)C
3)B
4)D
5)D
6)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的道理是:读书能让我们的智商提高,能让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能让我们的安全常识提高,能让我们避免伤害。
5.
1)A
2)B
3)C
4)因为人生的路有千条万条,而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之路是需要自己去找的。寻找是一种磨炼,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也就不远了。21*cnjy*com
5)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6)C
6.
1)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形容文章作得好,词句十分优美。文中指南怀瑾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好。www-2-1-cnjy-com
2)商先生 袁焕仙先生 满口称赞 全然不理 多读书
3)短文写南怀瑾先后拜商先生和袁焕仙先生为师,最后在袁焕仙先生的教育下,明白了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道理。21教育网
4)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