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 9.3 声声慢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 9.3 声声慢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7 22:1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柳深处;
金石录里,漱玉集中,
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婉约派。其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辑本传世。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悠闲生活
南渡后:悲叹身世,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浓愁、哀愁--凄婉哀怨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品读提示
间接抒情
找出词中主要意象
梧桐
秋风

过雁
黄花

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
借事抒情
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孤苦无依
若有所失
寂寞凄清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叠词,写出了女词人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结果
引发
表现手法
叠词的运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暮蔼沉沉楚天阔。
※庭院深深深几许?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保养休息
还:又
柳永《永遇乐》: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 新霁时候。
叙述
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
秋季气候多变,忽暖忽冷,环境不佳,心情不好以致身体不适。表面上是写自然之秋,实际上也含蓄地包含了国家、世道的多事之秋,以及词人自己黯然伤悲的人生之秋。这种“气候”,正是她哀愁的根源。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怎生:怎样

秦观《鹧鸪》:“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孤独
口语的运用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 《杂诗》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李白 《长干曲》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情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间接抒情
找出词中主要意象
梧桐
秋风

过雁
黄花

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
借事抒情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飞云过尽,旧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晏几道《思远人》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思乡
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相见欢》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雨“点点滴滴”,何时是尽头呢?难道就这样到天黑,甚至天黑以后,还一直这样滴下去吗?这种情况,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了?“这次第” 犹言“这种情况”、“这般光景”,指前文的一连串情况。
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将万般愁绪化多为少,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实则倾泻无遗。
中心思想: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泪珠与珍珠》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
本词写了哪些意象?怎样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的?
淡酒
急风
征雁
黄花
梧桐
浇愁
难敌
怀乡思旧
憔悴
凄凉
意象
悲秋
悲愁
表现
度日如年

凄苦情怀
自叹自怜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点绛唇>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菩萨蛮 >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 <醉花阴>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一剪梅 >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
夏 日 绝 句
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
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
不 肯 过 江 东。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