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题一~二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阶段综合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一~二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阶段综合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7 23: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综合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六单元:课题一~二(金刚石、石墨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选择题
1、金刚石、石墨、碳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单质外型上的差异
C.金刚石是金属,其他是非金属 D.碳原子的数目不同
2、有关金刚石和石墨说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有色固体 C.化学性质相同 D.结构相同
3、我国古代画家、书法家用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波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碳单质不溶于水
4、C60在能源、信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下列关于C6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C60分子构成 B.该物质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其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D.C60和C70是两种物质
5、(多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检验二氧化碳
6、下列实验操作或过程不合理的是( )
A.检验气体 B. 监控气体的流速 C. 称取的氯化钠固体 D. 熄灭酒精灯
7、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气密性检查 B.添加试剂 C.收集气体 D.验满
8、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鉴别氯化钙溶液与的氯化钠溶液 滴加等量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
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的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加入明矾,充分振荡,静置
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A. B. C. D.
9、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 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 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10、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 B.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
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D.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
1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②③④①⑤
13、如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与。
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
B. 向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
C.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
D. 根据瓶倒置,可判断瓶存放的是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引起温室效应, 是一种有害气体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二、非选择题
15、碳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得失电子均不容易,所以_______不活泼,画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
16、碳以及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的单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推导性质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请在表中写出金刚石及石墨相对应的性质和用途.
性质 用途
金刚石 用于切割玻璃、制勘探钻头等
石墨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碳的化合物
①一氧化碳俗称“煤气”,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请写出一个不属于化合反应的转化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   ,它具有酸的通性,如它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色.
③对下列各组物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冰和干冰﹣﹣物质分类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B.纯碱和烧碱﹣﹣物质分类相同,溶于水时形成的阴离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3)含碳燃料: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定条件下,4.8g甲烷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17、如图是木炭粉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
(1)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2)木炭与氧化铜高温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说明木炭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
(4)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
18、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
试填空。
(1)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气体(填写化学式)。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8题) (19题)
19、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______________,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______________,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_____________(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0、请帮助小红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CO2。
(1)仪器①的名称 。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
(2)实验室里制取一瓶CO2气体,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A”或“B”)。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 → → (填接口处的小写字母)。检验本实验中C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写出用装置B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填标号)收集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则选择的制取装置是图中的______。(填标号)
22、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3)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_____。
(4)若用50克稀盐酸与10克大理石(含杂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2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装置。
(3)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可以为______
24、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0片药剂制成粉末,加入稀盐酸(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图2所示:
(1)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_____ g;
(2)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若某人需补充0.6 g钙元素,则需服用这种补钙剂_____片。
2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__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_通入。
(7)实验室制取NO是一种难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请你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______。(用字母表示)
26、牙膏中常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为摩擦剂.某同学对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装置】
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
①搅拌B、C 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 ;
(3)从C中过滤出BaCO3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4)实验中准确称取三份牙膏样品,每份4.0g,进行三次测定,测得生成BaCO3的平均质量为1.97g.
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阶段综合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六单元:课题一~二(金刚石、石墨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解析)
一、选择题
1、金刚石、石墨、碳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单质外型上的差异
C.金刚石是金属,其他是非金属 D.碳原子的数目不同
【分析】根据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原子的结构不同分析解答
【解答】解: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单质,由结构图可知它们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选:A。
2、有关金刚石和石墨说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有色固体 C.化学性质相同 D.结构相同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不导电,故A错误;
B.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故B错误;
C.都是由碳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故C正确;
D.结构不同,故D错误
3、我国古代画家、书法家用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波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碳单质不溶于水
【答案】A
【解析】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波,故可以长期保存,故A正确;B.C.D.都不合题意。故选A
4、C60在能源、信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下列关于C6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C60分子构成 B.该物质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其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D.C60和C70是两种物质
【答案】B
【解析】C60是由分子构成,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故B错误;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12=720,故C正确;
D. C60和C70分子构成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
5、(多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检验二氧化碳
【答案】AC
【解析】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夹住止水夹,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水流下后液面不再下降,则证明气密性好,故正确;
B、实验室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故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长管通入,故正确;
D、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错误。
故选:AC。
6、下列实验操作或过程不合理的是( )
A.检验气体 B. 监控气体的流速 C. 称取的氯化钠固体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
【解析】解:、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气体流速,图中所示操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7、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气密性检查 B.添加试剂 C.收集气体 D.验满
【答案】D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不需要纠正,故选项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需要纠正,故选项错误。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二氧化碳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不需要纠正,故选项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需要纠正错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鉴别氯化钙溶液与的氯化钠溶液 滴加等量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
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的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加入明矾,充分振荡,静置
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A. B. C. D.
【答案】
【解析】解:、滴加等量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产生泡沫较多的是的氯化钠溶液,较少的是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会复燃,不能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用明矾对自来水杀菌消毒,故选项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9、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 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 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答案】
【解析】解:本题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将错误答案排除。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不能滴入稀硫酸,因为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验满时,必须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需正放,防止气体逸散,故选项说法正确。
10、下列有关盛放某些气体的集气瓶,其摆放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详解】
A、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该正放,但集气瓶没有盖玻璃片,选项A不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应该正放,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该正放,选项C不正确;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倒放,且没有盖玻璃片,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 B.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
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D.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
【详解】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不用酒精灯,不符合题意;
D、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都是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符合题意。
故选:D。
12、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②③④①⑤
【详解】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时,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放入固体药品、向容器中添加液体药品、收集气体。故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⑤。
故选B。
13、如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与。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
B. 向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
C.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
D. 根据瓶倒置,可判断瓶存放的是
【答案】
【解答】
A.由于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方法正确;
B.向中倒入少量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故B方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用点燃的木条伸入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故C方法正确;
D.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倒置;、的密度比空气都大,故D方法正确。
故选B。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引起温室效应, 是一种有害气体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详解】
A.干冰易升华吸热,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气体引起温室效应, 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不是一种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包裹在石灰石的表面,不能制备大量气体,不符合题意;
D.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为二氧化碳,则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不能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5、碳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得失电子均不容易,所以_______不活泼,画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
【答案】4 常温下,化学性质
【详解】碳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有4个电子,得失电子均不容易,所以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每层电子数分别为2、4,原子结构示意图:。
16、碳以及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的单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推导性质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请在表中写出金刚石及石墨相对应的性质和用途.
性质 用途
金刚石 用于切割玻璃、制勘探钻头等
石墨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碳的化合物
①一氧化碳俗称“煤气”,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碳,请写出一个不属于化合反应的转化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碳酸的化学式为   ,它具有酸的通性,如它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色.
③对下列各组物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冰和干冰﹣﹣物质分类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B.纯碱和烧碱﹣﹣物质分类相同,溶于水时形成的阴离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3)含碳燃料: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定条件下,4.8g甲烷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2)①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②据碳酸的化学式解答;
③据物质的分类、组成和结构解答;
(3)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X的质量,然后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之积的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求出化学计量数.
【解答】解:(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用于切割玻璃、制勘探钻头;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做电极;
(2)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一氧化碳还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如:CO+CuOCu+CO2,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②碳酸的化学式是:H2CO3;
③A.冰是固态的水,属于氧化物,由水分子构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也是氧化物,故物质分类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溶于水后形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溶于水后形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物质分类不同,溶于水时形成的阴离子也不同,故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但其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其物理性质不同,正确;
D.CO和CO2﹣﹣由其化学式可知:二者组成元素相同,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分子结构不同,每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说法正确;
故选ACD;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8g+16.0g=4.4g+10.8g+x,故x=5.6g;甲烷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X是CO,将甲烷燃烧方程式配平得:3CH4+5O2CO2+6H2O+2CO,反应方程式中O2与CO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故答案为:(1)硬度大;作电极;
(2)①CO+CuOCu+CO2(合理均可);②H2CO3;③ACD;
(3)5.6 5:2.
17、如图是木炭粉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
(1)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2)木炭与氧化铜高温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反应,说明木炭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
(4)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
【分析】根据已有碳和氧化铜反应的现象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网罩能起到聚热提高温度的作用,
故填:聚热提高温度;
(2)碳和氧化铜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2CuO2Cu+CO2↑;
(3该反应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故填:还原;
(4)该反应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会观察到试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试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8、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
试填空。
(1)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气体(填写化学式)。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H2或CO2或O2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
包含了滴入液体的体积
【详解】
分析:(1)首先观察图形,可知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然后再考虑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有哪些适合;
(2)观察图示可知,此装置适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
(3)滴入的液体占有一定的体积,导致生成的气体体积偏大.
解答:解:(1)此反应适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我们所了解的:①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③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都适合此装置.
故答案为H2或CO2或O2;
(2)观察图示可知,此装置适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不需要加热;
(3)滴入的液体如果具有挥发性,就会混入生成的气体中,使得测量的值偏大.故答案为包含了滴入液体的体积.
19、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______________,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______________,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_____________(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CaCO3 +2HCl=CaCl2+H2O+CO2↑
(2)夹紧止水夹 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
(3)横放 长颈漏斗 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4)蜡烛熄灭
【解析】(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CaCl2+H2O+CO2↑。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夹紧止水夹,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3)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横放,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倒入锥形瓶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4)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熄灭。
20、请帮助小红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CO2。
(1)仪器①的名称 。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
(2)实验室里制取一瓶CO2气体,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A”或“B”)。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 → → (填接口处的小写字母)。检验本实验中C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
【答案】(1)铁架台 检查装置气密性
(2)B ac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出,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解析】(1)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加药品前,应该是检查气密性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稀盐酸和大理石,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应选B,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收集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acb,
检验收集满的操作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口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写出用装置B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填标号)收集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则选择的制取装置是图中的______。(填标号)
【答案】(1)长颈漏斗 锥形瓶 (2)
(3)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C 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无毒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经集满
(4)AD
【分析】(1)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锥形瓶。
(2)装置B制氧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装置,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可选用图中C收集二氧化碳,理由是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无毒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经集满。
(4)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向下排空气装置D。
22、我们学习过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物的状态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的条件 D.气体的溶解性
(2)某实验室的仪器柜里有如下仪器: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不可能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3)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完成该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_____。
(4)若用50克稀盐酸与10克大理石(含杂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答案】(1)AC (2)长颈漏斗 ②⑤
(3)Na2CO3+2HCl=2NaCl+H2O+CO2↑ D 能控制反应速率 氢气(或氧气)
(4)7.3%
【解析】(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两种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故选AC。
(2)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时,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不需要酒精灯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也不需要⑤。
(3)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该反应是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D,该装置的最大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或氧气)。
(4)设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73 44
x 2.2 g
x=3.65 g
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3%。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的装置。
(3)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可以为______
【答案】试管 集气瓶 CaCO3+2HCl=CaCl2++CO2↑ BFC 2KClO32KCl+3O2↑
【分析】
题中涉及到的仪器有试管、集气瓶、酒精灯、锥形瓶、长颈漏斗、导气管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只需加一个干燥装置.加热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都可以生成氧气。
【详解】
(1)实验中的仪器有试管、集气瓶、酒精灯、锥形瓶、长颈漏斗、导气管等,①、②分别是试管、集气瓶.故填: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干燥装置,所以选浓硫酸,收集装置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CaCO3+2HCl=CaCl2+H2O+CO2↑、BFC。
(3)A装置是加热装置加热物质生成氧气可以用氯酸钾.故答;2KClO32KCl+3O2↑。
24、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0片药剂制成粉末,加入稀盐酸(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图2所示:
(1)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_____ g;
(2)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若某人需补充0.6 g钙元素,则需服用这种补钙剂_____片。
【答案】(1)4.4
(2)设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20g×x      4.4g
解得:x=50%
答: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3)3
【解析】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0片×20片+80g﹣95.6g=4.4g;
(2)见答案;
(3)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0%=20%
每天需服用这种补钙剂的质量==3g。则需服用这种补钙剂=3片。
2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__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_通入。
(7)实验室制取NO是一种难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请你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 A装置中试管口向上倾斜,应改为略向下倾斜
E装置中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应改为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3)E或F MnO2 催化
(4)二氧化碳
(5)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
(6)b
(7)F
26、牙膏中常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为摩擦剂.某同学对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测定C装置中生成的BaCO3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CO2+Ba(OH)2=BaC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装置】
根据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
①搅拌B、C 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② ;
(3)从C中过滤出BaCO3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4)实验中准确称取三份牙膏样品,每份4.0g,进行三次测定,测得生成BaCO3的平均质量为1.97g.
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2)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进入C中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3)漏斗(4)25%(5)偏大
【解析】(4)碳酸钙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转化成碳酸钡中的碳元素,该过程碳元素质量不变,
1.97g碳酸钡中碳元素质量为1.97g×12/197=0.12g,
碳酸钙的质量是0.12g÷12/100=1.0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g÷4.0g=25%,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儒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氢氧化钡溶液中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造成碳酸钡质量偏大,则算出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