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音的利用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音的利用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8 08:2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声音的利用同步测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在医院中,医生用B超检查出病人体内含有结石以后,再用超声波碎石仪发出超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以便于排出体外,关于这两种声音的利用事例,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B. 两种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C. 第一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第二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D. 第一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第二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人们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种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 Hz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 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 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导盲手杖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 超声波的频率低于
C. 该导盲手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似
D. 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现在绝大多数小汽车都安装汽车雷达
C.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 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
D.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人们通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质量的好坏,以下做法中,不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顾客用手轻弹瓷器
C. 老师在课堂上敲击音叉 D.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
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 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和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业等提供服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 次声波在海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慢
C. 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D. 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艘探测船在经过某个海域距离相等的A、B、C、D、E五个位置时,竖直向下向海底发射超声波,测得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的时间分别为1.2 s、0.8 s、1.2 s、0.6 s、1.2 s,再求出海底与海平面间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
A. B. C. D.
声音传递的能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选一间无风的房子,在一个铁丝圈中嵌上一层肥皂膜,用一个音量较大的喇叭正对着肥皂膜,开启喇叭后,不断改变喇叭到肥皂膜的距离。小明发现,当距离较远时,肥皂膜没有任何变化;随着距离移近,肥皂膜颤抖越来越强烈;当喇叭移到离肥皂膜较近的一个位置时,肥皂膜破裂。这个实验说明()
A. 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响度大小有关
B. 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C. 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肥皂膜厚度有关
D. 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音调高低有关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烛焰晃动
B. 钢尺振动
C.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 倒车雷达
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 声波能传递信息
D.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下列说法不属于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的是( )
A. 养蜂人听蜜蜂的飞行声,就能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B. 人们买西瓜时,要拍两下,听声音来判断瓜的生熟
C. 小红往开水瓶里倒开水时,能听出水有没有灌满
D. 飞机从屋顶飞过,窗户玻璃在振动
如图所示,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中加水使眼镜浸没,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低
B. 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
C. 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波
D. 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
有以下物理实例:①铁路工人用锤头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发声中发现松动的螺栓;②医生利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患病情况;③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用“伏地听声”的方法判断有无马群的到来;④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根据以上实例可以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在“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声波是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如图甲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声能够传递 。如图乙所示,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能传递 。
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 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声波能传递 。
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但粉碎前需要B超定位,若某次定位时,探头紧贴皮肤向结石部位发出声波,经过1.2×10-4秒后收到回声,如果声波在人体中的平均速度为1500 m/s,此结石距探头的距离约为 cm,声波通过的路程为 cm。
在图中,拍打橡皮膜发出声音,烛焰左右摇晃,要探究响度与距离的关系时,应保证拍打声音响度不变,则应使手拍打橡皮膜的 一样;要保证拍打声音音调不变时,则应使手拍打橡皮膜的 一样;当拍打的声音响度、音调都不变时,发现远近不同的四只烛焰的摇晃程度不同,说明了声音传递能量大小与 有关.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声能传递信息
16.【答案】信息; 空气;
17.【答案】能量; 信息;
18.【答案】空气; 能量
19.【答案】能量 9 18
20.【答案】力
频率
距离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