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8 09:56:58

文档简介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考点01 台儿庄战役
1.(2021·江苏鼓楼·二模)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亲密合作”后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2021·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3.(2021·山东山亭·一模)《李宗仁回忆录》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最后获胜。”这场获胜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4.(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台儿庄战役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发生于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B.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仗
C.属于正面战场的一次战役 D.由国民党李宗仁等抗日将领指挥
5.(2021·湖南望城·一模)邓新诚作《忆秦娥》:“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知人善任严明律,川军将领高风节。”诗句讴歌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战役和英雄人物是( )
A.百团大战、彭德怀 B.淮海战役、陈毅
C.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D.平型关大捷、林彪
6.(2021·广东南海·一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扬长避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如图所示是抗战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其中“甲”处是( )
A.平型关 B.台儿庄
C.太原 D.枣阳
7.(2021·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九年级月考)台儿庄之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一次重要战役,在参加这次战役的中国军队中,有支来自西南边疆,由四万云南子弟组成的队伍—六十军,他们与侵华日军血战台几庄,成为云南人民的光荣和骄傲。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
A.李宗仁 B.林彪
C.蒋介石 D.彭德怀
8.(2021·广东顺德·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回忆道:“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行,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他主要讲述了台儿庄战役的( )
A.历史背景 B.主要概况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9.(2021·山西榆次·一模)“台儿庄胜利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说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 可见( )
A.台儿庄战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B.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获得的重大胜利
C.人们对抗日战争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
D.台儿庄战役提升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
10.(2021·广东澄海·八年级期末)下表为不同史籍对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台儿庄战役( )
记述 出处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在战役中……中国军民奋起还击,先后击退了日军8次大规模的进攻虽然处在劣势地位……甚至在手执大刀、手榴弹的情况下,也能创造战机与强大的日军作战,并能打败优势的日本侵略者。” 《历史不能忘记》
A.中国军民作战英勇 B.这是抗战的第一场战役
C.中国抗战取得了新突破 D.这是抗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考点02 武汉会战
1.(2021·黑龙江宁安·八年级期末)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
A.徐州会战结束 B.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2021·四川·乐山市西坝中学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之久,它的重要意义是( )
A.彻底破灭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2021·陕西长安·八年级期末)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武汉会战历时四个月,中国军队最后有序撤出武汉。在这次会战中,取得了万家岭战役(如下图)胜利。下面对武汉会战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彰显了中国军队英勇不屈精神
B.他摧毁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战略
C.它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D.它奠定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基础
4.(2021·河南·模拟预测)1938年10月底,蒋介石发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指出:“盖抗战胜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成最后之胜利。由此可见,武汉会战(  )
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B.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信心 D.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5.(2021·山东成武·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下列属于武汉会战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战役 D.武昌起义
6.(2021·全国·八年级期末)1938年6 9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 )
A.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 B.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
C.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7.(2021·甘肃·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下列哪些城市失陷后( )
A.武汉、广州 B.北平、南京
C.北平、天津 D.上海、南京
8.(2021·全国·测试·编辑教研五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为某同学学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时,对一次著名会战所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 )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兵力:日本40多万,中国约100万 著名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9.(2021·湖北荆门·中考试题)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10.(2021·江苏鼓楼·二模)“中国军队在此次(万家岭)战役中表现出的机动灵活、组织严密的特点,中国士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大大震惊了日军和国际社会”与材料评述相关的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考点03 第三次长沙会战
1.(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二模)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湖南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次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材料所述的会战爆发距今多少周年?( )
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95周年
2.(2021·湖南隆回·八年级期末)1942年1月美国《华盛顿报》说:“(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材料中的“大捷”发生在( )
A.武汉 B.枣宜
C.长沙 D.太原
3.(2021·安徽·定远县张桥中学八年级月考)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指出:“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 )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D.宣告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4.(2021·云南官渡·一模)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并迅速形成两个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沉重打击了日军。下列选项中,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是( )
A.长沙会战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2021·辽宁大石桥·八年级期末)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给予了日军重大杀伤。中国军人为国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在抗战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战役是( )
①淞沪会战 ②武汉会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⑤长沙会战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
6.(2021·吉林宽城·八年级期末)抗战后期,造成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 )
A.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豫湘桂会战 D.武汉会战
7.(2021·全国·八年级课前预习)1942年1月英国的《泰晤士报》:“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此评论是指(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第二次长沙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第四次长沙会战
8.(2021·甘肃·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与日军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会战胜利(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彻底地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9.(2021·四川·仁寿县鳌峰初级中学月考)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多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推动了中国战场国共合作抗战
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说明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
10.(2021·湖南汉寿·二模)1939年9月、1941年9月、1941年12月,日军先后三次对湖南某地发动进攻,中国军队组织了相应的会战,击退了日军进攻。这些会战是( )
A.三次长沙会战 B.常德会战
C.长衡会战 D.湘西会战
11.(2021·福建·三明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请看下列四个历史事件,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三次长沙会战 ②武汉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豫湘桂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2.(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发生在同一时期,却与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战役是( )
A.武汉会战 B.豫湘桂战役
C.汀泗桥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综合考查
1.(2021·江西宜春·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选自张寒晖创作的《松花江上》
(1)材料一中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与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 为了“东北的同胞和爹娘”有哪些力量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间
材料二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況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炊事员、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2)材料二反映的是正面战场的哪次抗战 你从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什么精神
(3)习总书记讲话中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2021·四川大邑·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它遭到外来势力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19世纪中期,有一农民政权定都于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3)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军在此地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材料二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座承载了苦难与辉煌的城市。
(4)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昌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5)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影响。
(6)从武昌起义到武汉会战,以及2020年的武汉抗疫,都传递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什么?
3.(2021·全国·八年级课前预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哪一年的哪次战役中?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再现了哪一战役?该战役属于正面战场的哪一会战?该会战对当时的战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哪一战役胜利后人们的喜悦?该战役与上述战役都是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积极作用。
试卷第20页,总21页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考点01 台儿庄战役
1.(2021·江苏鼓楼·二模)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亲密合作”后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排除A项;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C项;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B。
2.(2021·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D项正确;ABC项与李宗仁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ABC项。故选D。
3.(2021·山东山亭·一模)《李宗仁回忆录》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最后获胜。”这场获胜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李宗仁回忆录》……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最后获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A项正确;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总指挥是蒋介石,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排除C项;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排除D项。故选A。
4.(2021·江苏苏州·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台儿庄战役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发生于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B.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仗
C.属于正面战场的一次战役 D.由国民党李宗仁等抗日将领指挥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指把所评价人或事放在较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大趋势,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重在考察其较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8年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灭敌人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仗”属于历史评价,B正确;ACD是台儿庄战役具体史实,排除;故选B。
5.(2021·湖南望城·一模)邓新诚作《忆秦娥》:“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知人善任严明律,川军将领高风节。”诗句讴歌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战役和英雄人物是( )
A.百团大战、彭德怀 B.淮海战役、陈毅
C.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D.平型关大捷、林彪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中的关键信息“台庄会战”“李公英杰”可知,诗句讴歌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战役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歼灭日军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故选C。
6.(2021·广东南海·一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扬长避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如图所示是抗战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其中“甲”处是( )
A.平型关 B.台儿庄
C.太原 D.枣阳
【答案】B
【详解】
依据图示中的“台儿庄战役”“枣庄”、“铜山(徐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役是发生在徐州地区台儿庄的台儿庄战役,故B正确;AC两项发生在山西地区,D项发生在湖北,排除ACD。故选B。
7.(2021·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九年级月考)台儿庄之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一次重要战役,在参加这次战役的中国军队中,有支来自西南边疆,由四万云南子弟组成的队伍—六十军,他们与侵华日军血战台几庄,成为云南人民的光荣和骄傲。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
A.李宗仁 B.林彪
C.蒋介石 D.彭德怀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春由李宗仁领导的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A正确;林彪是平型关战役的领导人。B错误;蒋介石不是台儿庄战役的直接领导人。C错误;彭德怀是敌后战场百团大战的领导人。D错误。故选A。
8.(2021·广东顺德·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回忆道:“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行,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他主要讲述了台儿庄战役的( )
A.历史背景 B.主要概况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行,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可知,这主要是通过指挥、团结力、敌情判断等方面分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故C正确;题干内容与历史背景、主要概况、历史意义无关,故ABD错误。故选C。
9.(2021·山西榆次·一模)“台儿庄胜利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说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 可见( )
A.台儿庄战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B.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获得的重大胜利
C.人们对抗日战争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
D.台儿庄战役提升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1945年取得胜利,经过了14年的艰苦抗战。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题干“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表明当时的人们对抗日战争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故C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的说法错误,排除A;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获得的重大胜利的说法正确,不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解读,排除B;台儿庄战役提升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不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解读,排除D。故选C。
10.(2021·广东澄海·八年级期末)下表为不同史籍对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台儿庄战役( )
记述 出处
“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在战役中……中国军民奋起还击,先后击退了日军8次大规模的进攻虽然处在劣势地位……甚至在手执大刀、手榴弹的情况下,也能创造战机与强大的日军作战,并能打败优势的日本侵略者。” 《历史不能忘记》
A.中国军民作战英勇 B.这是抗战的第一场战役
C.中国抗战取得了新突破 D.这是抗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进攻虽然处在劣势地位……甚至在手执大刀、手榴弹的情况下,也能创造战机与强大的日军作战,并能打败优势的日本侵略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中国抗战取得了新突破。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02 武汉会战
1.(2021·黑龙江宁安·八年级期末)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
A.徐州会战结束 B.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B项正确;徐州会战爆发于1938年1月,属于战略防御阶段,排除A项;1937年10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属于战略防御阶段,排除C项;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于1941年12月,这一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D项。故选B。
2.(2021·四川·乐山市西坝中学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之久,它的重要意义是( )
A.彻底破灭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6月—10月,日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在武汉保卫战中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打击敌人。武汉会战历经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A项正确;B项是平型关大捷,排除B项;C项是淞沪会战,排除C项;广州、武汉失陷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D项。故选A。
3.(2021·陕西长安·八年级期末)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武汉会战历时四个月,中国军队最后有序撤出武汉。在这次会战中,取得了万家岭战役(如下图)胜利。下面对武汉会战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彰显了中国军队英勇不屈精神
B.他摧毁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战略
C.它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D.它奠定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基础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合作奠定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D项符合题意;武汉会战彰显了中国军队英勇不屈精神,排除A项;武汉会战历时四个月,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排除B项;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排除C项。故选D。
4.(2021·河南·模拟预测)1938年10月底,蒋介石发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指出:“盖抗战胜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成最后之胜利。由此可见,武汉会战(  )
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B.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信心 D.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题干的“盖抗战胜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表明武汉会战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故B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排除C;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排除D。故选B。
5.(2021·山东成武·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下列属于武汉会战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战役 D.武昌起义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是整个抗战时期规模最大、作战地域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战役,包含万家岭战役等,故C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从属于平型关战役或晋北战役,故A不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从属于徐州会战,故B不符合题意;武昌起义从属于辛亥革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2021·全国·八年级期末)1938年6 9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 )
A.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 B.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
C.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信息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
7.(2021·甘肃·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下列哪些城市失陷后( )
A.武汉、广州 B.北平、南京
C.北平、天津 D.上海、南京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选A。
8.(2021·全国·测试·编辑教研五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为某同学学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时,对一次著名会战所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 )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兵力:日本40多万,中国约100万 著名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答案】C
【详解】
由题干中的“1938年6月—10月”“江西万家岭战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6月—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级,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日军近四万人,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所以C项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1·湖北荆门·中考试题)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发生一系列大的战役, 1938年10月武汉陷入敌人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国民党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从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选B;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第一次胜利,A错误;CD都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排除。
10.(2021·江苏鼓楼·二模)“中国军队在此次(万家岭)战役中表现出的机动灵活、组织严密的特点,中国士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大大震惊了日军和国际社会”与材料评述相关的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万家岭”、“中国士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大大震惊了日军和国际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万家岭大捷,万家岭大捷发生在武汉会战期间,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考点03 第三次长沙会战
1.(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二模)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湖南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次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材料所述的会战爆发距今多少周年?( )
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95周年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湖南某地发动进攻……中国军队……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次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12月,到2021年正好90周年,故C项正确,排除A、B、D项。
2.(2021·湖南隆回·八年级期末)1942年1月美国《华盛顿报》说:“(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材料中的“大捷”发生在( )
A.武汉 B.枣宜
C.长沙 D.太原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1941年12月7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万余兵力,发动了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C正确;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A排除;枣宜会战发生早1940年5月,B排除;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9月,D排除;故选C。
3.(2021·安徽·定远县张桥中学八年级月考)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指出:“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 )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D.宣告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答案】B
【详解】
依据“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可知,这反映了长沙战绩是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打击了轴心国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B正确;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A排除;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C排除;武汉会战宣告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D排除;故选B。
4.(2021·云南官渡·一模)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并迅速形成两个抗日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沉重打击了日军。下列选项中,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是( )
A.长沙会战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也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记录。故选项A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刘峙集团进行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1·辽宁大石桥·八年级期末)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给予了日军重大杀伤。中国军人为国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在抗战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战役是( )
①淞沪会战 ②武汉会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⑤长沙会战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总指挥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总指挥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总指挥是国民党军官李宗仁等;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故①②④⑤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③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共产党人彭德怀,属于敌后战场,故③不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2021·吉林宽城·八年级期末)抗战后期,造成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 )
A.长沙会战 B.淞沪会战
C.豫湘桂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C符合题意。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A不符合题意。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不符合题意。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2021·全国·八年级课前预习)1942年1月英国的《泰晤士报》:“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此评论是指( )
A.第一次长沙会战 B.第二次长沙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第四次长沙会战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1941年12月7日以来”“华军之长沙大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战略长沙,均未得逞。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退败。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C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C。
8.(2021·甘肃·兰州市第十九中学八年级期末)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与日军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会战胜利(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彻底地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在这次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题文的“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体现了第三次长沙会战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BCD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无关,故选A。
9.(2021·四川·仁寿县鳌峰初级中学月考)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多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推动了中国战场国共合作抗战
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说明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项正确;国共第二次合作在1937年已经形成,排除A项;德国法西斯投降,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C。
10.(2021·湖南汉寿·二模)1939年9月、1941年9月、1941年12月,日军先后三次对湖南某地发动进攻,中国军队组织了相应的会战,击退了日军进攻。这些会战是( )
A.三次长沙会战 B.常德会战
C.长衡会战 D.湘西会战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1941年9月、1941年12月,日军先后三次对湖南长沙发动进攻,中国军队组织了三次长沙会战,击退了日本的进攻。故选项A符合题意;1943年11月,日军向湖南常德进攻,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两个月,歼灭了大量日军。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中国军队组织了长衡会战。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1945年4月,日军向湘西发动进攻。国民党组织湘西会战,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21·福建·三明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请看下列四个历史事件,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三次长沙会战 ②武汉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豫湘桂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是1941年;武汉会战的时间是1938年6月;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是1938年3月;豫湘桂战役的时间是1944年,由此可知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①④,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
12.(2021·山东城阳·八年级期末)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发生在同一时期,却与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战役是( )
A.武汉会战 B.豫湘桂战役
C.汀泗桥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发生在同一时期,却与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战役”即国民党在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发生之间的战争,而且还取得了胜利。结合课本所学,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故国民党组织的这场战役发生在1938年到1941年之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日本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在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针对,最终获得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D正确;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到10月,在1938年底之前,A排除;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战败,一溃千里。B排除;汀泗桥战役是1926年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与吴佩孚军队的战役,C排除;故选D。
综合考查
1.(2021·江西宜春·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选自张寒晖创作的《松花江上》
(1)材料一中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与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 为了“东北的同胞和爹娘”有哪些力量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间
材料二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況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炊事员、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2)材料二反映的是正面战场的哪次抗战 你从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什么精神
(3)习总书记讲话中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1)九一八事变 抗日义勇军(东北民众、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东北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
(2)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到底、顽强拼搏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与九一八事变有关;为了“东北的同胞和爹娘”,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队伍是抗日义勇军(东北民众、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东北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
(2)依据材料二“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況惨烈”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正面战场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我从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抗日到底、顽强拼搏的精神。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2021·四川大邑·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它遭到外来势力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19世纪中期,有一农民政权定都于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3)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军在此地犯下了什么滔天罪行?
材料二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座承载了苦难与辉煌的城市。
(4)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昌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5)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影响。
(6)从武昌起义到武汉会战,以及2020年的武汉抗疫,都传递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什么?
【答案】(1)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只要答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就可以给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近代史结束。
(2)洪秀全。
(3)南京大屠杀。
(4)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任意答一点可得分)
(5)历时4个多月,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6)坚持不懈;敢于挑战;永不认输;直面困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1)据所学知,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了中英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共产党推翻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结束,所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有一农民政权定都于南京。这一政权的名称是太平天国,主要领袖是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者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中,南京被日军攻陷,日军在此地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式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4)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5)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万家岭战役大大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压制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嚣张气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武汉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6)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不懈;敢于挑战;永不认输;直面困难等等。
3.(2021·全国·八年级课前预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事件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哪一年的哪次战役中?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再现了哪一战役?该战役属于正面战场的哪一会战?该会战对当时的战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反映了哪一战役胜利后人们的喜悦?该战役与上述战役都是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1)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江西万家岭战役。武汉会战。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之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牵制了大部分日军,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和速战速决的计划,使抗战进入到了相持阶段,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减轻了二战其他战场上盟军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出自《李宗仁回忆录》。可知这次战役发生1937年南京被占领之后,取得胜利,李宗仁参与。由这些特征结合所学可确定为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依据图一的场面结合所学,可知是江西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建工事,积极抵御。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重创日军;武汉会战后,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依据图三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场景,可知反映的是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后人们的喜悦;依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牵制了大部分日军,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和速战速决的计划,使抗战进入到了相持阶段,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减轻了二战其他战场上盟军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试卷第20页,总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