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下册 12 祝福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下册 12 祝福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7 22:3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小说
定义
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情节: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时还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等。
分类
按篇幅及容量
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及微型小说。
按写作体制
章回体(《三国演义》)、日记体(《莎菲女士日记》)、书信体(《少年维特之烦恼》)、自传体(《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按小说内容
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 》 )、现代小说(如《阿Q正传》)、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走进 鲁迅《祝福》
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名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愚鲁之人应快做”),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 《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热风》
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注音
寒暄 送灶 陈抟 朱拓 悚然
门槛 咀嚼 渣滓 炮烙 窈陷
草窠 蹙缩 歆享 牲醴 唾弃
蹒跚 一瞥 驯熟 俨然 醉醺醺
xuān
zào
tuán
t à
k n
j júe
z
páoluò
y o


x ī n
l
tuò
pánshān
piē
xùn
y n
xūn
sǒng
祥林嫂的一生
二十六七岁前 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 死了丈夫,到鲁镇打工
二十七八岁 改嫁 生了阿毛
三十或三十一岁 阿毛被吃 重回鲁镇打工
三十一二岁 土地庙捐门槛 仍不让拿酒杯等
三十二三岁 头发花白 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 ? 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三十四——三十七(?) 沦为乞丐
三十七八岁 离开人世
情节
内容
顺序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祥林嫂凄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倒 叙
设置悬念
人物形象之祥林嫂
肖像描写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脸色
脸颊
眼睛
衣着
饰物
精神
状态
要极检省地画出一个人的
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鲁迅
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讲阿毛故事——
捐门槛——
不让祝福——
行乞——
问有无灵魂——
顺着眼
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直着眼
分外有神
失神、窈陷
眼睛间或一轮
忽然发光
安分
受打击
内心痛苦
精神有些麻木
又有希望
再受打击
麻木
一丝希望
语言描写
找对话
论特点
问我有无灵魂——
对四婶讲阿毛——
对大家讲阿毛——
与柳妈的对话——
封建迷信桎梏
下的矛盾心理
痛苦、自责
麻木、空虚
精神重压、险入恐惧
动作描写
找行动
论特点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有一定的反抗性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
——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本是一个善良能干的劳动妇女,在正常的社会
里,她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过幸福的日子。可是,她首
先受到包办婚姻的约束,嫁给了比她小十岁的男人;
丈夫死了,她首先受到婆婆的虐待,终于被卖进山里,
她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这并非自愿的“再嫁”,招
致了不贞节的罪名,后夫病死,又给她添上了“不详之
物”的恶谥。鲁四老爷不准她动祭品,给她精神上致命
的打击;柳妈告诉她死后将受锯刑,更增添了来世受
苦的恐惧;路人的冷漠也使她心灵受到伤害,她很快
衰老了,被鲁家辞退,终于冻死在雪地里。
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
1、鲁四老爷?
第一次见面:皱眉头。原因:寡妇(白头绳)
第二次见面:“败坏风俗”“祖宗是吃不得的”
祥林嫂被抢走时,两次”可恶”和”然而”
祥林嫂死后:“谬种”
第一部分有一处对鲁四老爷大骂新党及其书房的描写.
鲁四老爷: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2、婆婆和大伯
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单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的罪名。
没了儿子和丈夫,她是贺家的外人,房子被大伯收回。
“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
祥林嫂没有活路
3、柳妈?
和祥林嫂一样是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虽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最终也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4、鲁镇上的人们
一开始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冷漠厌烦的态度。
他们也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所以鄙视祥林嫂。
人们对祥林嫂的称呼
1.大家都叫她祥林嫂
2.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3.镇上的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我或其他人?
我与祥林嫂的对话?
我与短工的对话?
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其他人亦不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
凶手是谁?
三从四德 三纲五常
封建礼教 封建迷信 毒害祥林嫂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
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
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丁玲
典型环境
1、本文有哪几处环境描写,找出来自由朗读。
2、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环境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封建礼教的毒害
封建迷信的束缚
封闭的农村
群众的淡薄、冷漠
鲁镇
旧历的年底
雪天
1、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3、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
为何以 “祝福”为题?
1、以祥林嫂的遭遇为线索。
2、以“我”的见闻和回忆为线索。
3、以“祝福”为线索。
本文线索
语言特点
以乐景写哀情
小说常识: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
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
情节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年末雪景)
(祝福景象)
(祥林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