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下册 15.1 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下册 15.1 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7 22:3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徵
【第一段】
正面
反面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比喻
排比
中心观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这一段全段未见一个“思”字,和中心观点有什么关系?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以 引出原因分析,通过 ,用“殷忧”和“得志”不同心态下的不同做法说明什么问题?
设问
对比
能否竭诚待下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用古人论述 的关系,比喻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水和舟
民和君
反面强调“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十思 (由什么→想到什么)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狩猎)
6.忧懈怠
7.虑雍蔽
8.想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1.见可欲
2.将有作
思知足以自戒
思知止以安人
思谦冲以自牧
思江海下百川
思三驱以为度
思慎始而敬终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无因怒而滥刑
正己
安人
正心
修身
治国
平天下
戒奢侈
戒骄傲
戒纵欲
戒轻人言
戒赏罚不公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
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
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皇帝)鸣琴垂拱,不
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
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扩大、弘扬
恩惠
垂衣拱手,喻指轻而易举
选拔
诚信的人
管理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
献出
颐养
为什么一定
毁坏,减损

役使,劳损
连词,表承接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连词,表承接
出巡游玩
使动
总结“十思”
宏九德
选拔任用人才
听从善言
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理想的
政治境界
“垂拱而治”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以德化民,而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
【文章思路】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1.提出问题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
2.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
(以“固本思源”为喻,比喻立论)
(总结历史教训)
(提出具体做法)

【写作特色】
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2)正反对比论证
【写作特色】
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文中用了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一开始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同样,魏徵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
(2)正反对比论证
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说服力。集中在一、二段,如从正面“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而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在殷忧”、“既得志”等。
【写作特色】
语言特点:
(1)巧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以两个众所周知的自然现象先从正面设喻引出观点,再从反面设喻来阐述“积德义”的重要性。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2)妙排比,增强说理气势
传统的骈文多是大量运用对偶句,而魏徵却突破了这一樊篱,大胆采用三排句来推演义理。连续三个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铺排而来,语势凌厉,汩汩滔滔,不可阻挡。
【写作特色】
语言特点:
(3)衬虚词,变呆板为活泼
句式上已突破了骈文“骈四俪六”的局限,大胆在句首或句尾加上虚词,如虽、终、斯、岂、盖、诚能、何必、而况、乎、也、哉等,或转折,或推论,或感叹,或设疑,或反诘,使语句更加活泼、通俗、浅显,更具有口语化的味道。
(4)添散句,行文错落有致
骈文的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但作者有机地穿插了一些散句,使行文腾挪摇曳,俯仰生姿。“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等
【写作特色】
语言特点:
(1)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2)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骈文,但它既充分地吸取了骈文“骈四俪六”的对称句法结构,又大胆地突破了骈文形式的束缚,采用三排句、正反相照、首尾衬词、整散交错等技巧来使语言生动活泼,这篇骈文不用什么繁复隐晦的事典,也力避华丽生僻的用词,直抒胸臆,坦诚率真,引喻贴切,深入浅出,自然明了。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的讽谏艺术
【总结提升】
他向唐太宗进谏“十思”,并非马上就单刀直入,而是先运用形象的比喻,哲理式的说明,引出劝谏的意图:君王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继而结合具体史实,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向背和政权安危,“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指出潜在的危险所在,振聋发聩;最后在水到渠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十思”,以具体做法结之,指明实现政治理想的正确途径,语重心长。先深入浅出分析“思”之重要而后投“十思”,易为对方接受。
(1)构思艺术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的讽谏艺术
【总结提升】
比喻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2)论证艺术
(3)语言艺术
比喻排比
骈散结合
◆在当今社会,你认为《谏太宗十思疏》有什么时代意义?
【头脑风暴】
今天,我们构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理念与“十思”中的核心思想是有共性的。 戒奢侈、戒纵欲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危机、困难依然存在;拜金主义、享乐思想还大有市场,权钱交易、腐化堕落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以“法”治国;同时必须坚持以“德”治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居安思危” 内部外部的威胁和挑战
◆对个人而言,你觉得“十思”有什么积极意义?
【头脑风暴】
勤俭朴素
“满招损,谦受益”
加强自我修养
虚心接受他们意见和建议
有原则
……
拓展【成语积累】
卑以自牧
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自心
垂拱而治
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载舟覆舟
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择善而从
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
善始善终
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
处在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
居安思危
【古今异义】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放纵情感
今义:尽情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必固其根本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使动,使……稳固)
(流得远,到达远处,形作动)
(重任,重权,形作名)
(重大的地位,形作名)
(安逸的环境,形作名)
(行节俭,形作动)
【词类活用】
能克终者盖寡
貌恭而不心服

载舟覆舟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江海下百川
(坚持到底,副词作动)
(在表面上;在内心里;名作状)
(使动,使……颠覆/翻)
(名作动,做国君;动作名,想要的东西)
(使动,使……安宁/安定)
(居于……之下,名作动)
【词类活用】
乐盘游
想谗邪,则思正身
以黜恶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劳神苦思

(意动,以……为乐)
(形作名,邪恶的人;使动,使……正;形作名,奸邪的人)
(贤能的人;好的意见;形作名)
(使动,使……疲劳;使……辛苦)
【词类活用】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于)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判断句
状语后置
被动句
省略句
省略句
【特殊句式】
十思 (由什么→想到什么)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狩猎)
6.忧懈怠
7.虑雍蔽
8.想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1.见可欲
2.将有作
思知足以自戒
思知止以安人
思谦冲以自牧
思江海下百川
思三驱以为度
思慎始而敬终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无因怒而滥刑
正己
安人
正心
修身
治国
平天下
戒奢侈
戒骄傲
戒纵欲
戒轻人言
戒赏罚不公
宽 ( 度量大) 而栗 ( 小心谨慎 ),
柔 ( 柔和 ) 而立 ( 能立事 ),
愿 ( 诚实 ) 而恭 ( 谦逊 ),
乱 ( 不安于常态 ) 而敬 ( 稳重 ),
扰 ( 和顺 ) 而毅 ( 果断 ),
直 ( 正直 ) 而温 ( 和气 ),
简 ( 简易、宽大疏略 ) 而廉 ( 清正、有节操),
刚 (坚强 ) 而塞 ( 充实 ),
强 ( 行为坚决 ) 而义 ( 合乎道德准则 )。
(《尚书·皋陶谟》)九 德
魏徵的 “十思” 是以“九德”为准则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