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象无名的野花散发着远古的芬芳,那是天真的时代,圣人未生,青牛未西行;那是天性还不受压抑的时代,人们在大地上游行,自由的相亲相爱。后人为其中无处不在的质朴和真诚感动,评价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
学诗的作用——修身成人
(一)、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二)、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译文:(一)、孔子说:修身当学诗,立身当学礼,养成品性当学乐。 (二)、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用来激发情感,可以用来认识社会,可以用来结交朋友、互相感化提高,可以用来讽刺社会。近一点儿说,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一点儿说,可以用来侍奉国君;多多的记住些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的名字。
《诗经》中的男男女女,劳作在郊外田野、乡间山林,或是征战沙场戍边,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他们的爱情故事。或明恋、或暗恋、或情投意合、或一厢情愿,当走过爱情的热情和浓烈,步入婚姻的殿堂,有幸福美满的相知相守,有迫不得已的分隔两地,也有移情别恋难续前缘,喜悦和悲伤在《诗经》中交织成一幕幕情景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想他念他,“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情意深重,不分彼此,“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欲作新娘喜欲狂,浓施淡抹巧梳妆。红衣一袭怜娇软,梨腋双涡惜嫩香。半喜半嗔呼不出,如痴如醉拥难将。天公酬得佳人意,嫁个多才好婿郎。”
《诗经》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统统源于生活,爱情就如同祭祀、狩猎、游玩一样,镶嵌在寻常的每一天之中,原野、山川、河流都可能是爱情的发源地,采摘、砍伐、游乐都有可能邂逅爱情。
每一首诗都承载着一位痴男怨女,或是甜蜜相拥、或是绝情别离,从相遇相知到相恋相守,最后的结局又有所不同,落得相弃相离的苦恼,或是拥有相伴相生的美满幸福。纯粹无杂质,所以才能穿越千年的迷雾后,仍让后人如痴如醉。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读罢《关雎》后而渐生情愫,感叹道:“圣人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
如果你爱过一个人,那一定要读一读《诗经》,囊括了爱情的起承转合,其中滋味你必然会懂;如果你尚未对一个人动心,那也一定要读一读《诗经》,为何说爱情“直教人生死相许”,《诗经》之中自有答案。
一条从诗经中流淌到今天的河流——淇水
淇水边的爱情——
卫风·氓
氓之蚩蚩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士也罔极 靡室劳矣
咥其笑矣 隰则有泮
请给红色字体注音
字词正音
*
氓之蚩蚩 chī chī 匪我愆期 fěi qiān
将子无怒 qiāng 乘彼垝垣 guǐ yuán
士也罔极 wǎng 靡室劳矣 mǐ
咥其笑矣 xì 隰则有泮 xí pàn
字词正音
*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走进课文
一读 课 文
*
★ 注 意 诵 读 的 节奏:
(“二、二”节拍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一读课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卫风·氓
注意重点词语解释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忠厚的样子
交换
同“非”,不是
就,靠近
拖延
愿,请
把……当做
那个人忠厚老实,
拿着布匹来换蚕丝。
其实不是真的来换蚕丝,
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我送你渡过淇水,
一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故意拖延日期,
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请你不要生气,
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
到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倒坍的墙壁
登上
登上那垮塌的土墙,
来遥望复关。
泪流不断的样子
动词词头,无义
没有看见复关,
我的眼泪不断掉下来。
已经看见复关了,
我就又说又笑。
占卜
卦象
灾祸
你用龟甲蓍草占卦,
卦象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财物,指嫁妆
用 把
你用车来接我,
我就把嫁妆搬到你家。
来
眼泪
已经
预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主谓之间
润泽的样子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
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通“吁”,叹词,唉
唉,斑鸠啊,
不要贪吃桑葚。
沉溺
唉,女子啊,
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中。
通“脱”,解脱
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
还可以解脱。
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
就无法解脱了。
主谓之间
男子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落下
往,到
桑树落叶的时候,
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
多年
自从我嫁到你家后,
多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
水势很大的样子
浸湿
淇水波涛滚滚,
浪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过错
不专一
女子又没有什么过错,
但男子在他的品行上却不专一。
无
标准
三心二意
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
在他的品德上三心二意。
主谓之间
贫苦的生活
加强语气
它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作为
没有
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
家中的劳作没有不干的。
早起
一日
早起晚睡,
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顺心,满足
(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
就逐渐对我凶恶起来了。
了解
笑
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
都讥笑我啊。
自身
伤心
静下来想想我的处境,
只能独自悲伤了。
家务
语助词
语助词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伴。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与
(原想)和你白头到老,
但(如今)相伴到老会使我怨恨。
通“畔”, 边岸
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
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有个边。
欢乐
欢乐的样子
回想少年时的快乐,
我们有说有笑,欢乐和悦。
诚恳的样子
违反
(你的)誓言真挚诚恳,
没有想到你会违背誓言。
这,指代誓言
停止
语气词
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
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
共同
少年时代
诚恳
*
本诗讲述了什么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变,最终走向决绝离开的故事。
整体感知
本诗共六节,可按女主人公的经历,分为恋爱、婚变、决绝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节),写女主人公恋爱结婚。
1~2
第二部分( 节),写女主人公婚变遭弃。
3~5
第三部分( 节),写女主人公决绝离开。
6
结构梳理
*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走进课文
二 读 课 文
“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鲍鹏山
请结合诗文分阶段来谈谈她的完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并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
人物赏析
人物赏析
“恋爱”(1、2节)
温柔体贴
善解人意
忠贞痴情
可 爱 之 处
人物赏析
“婚变”(3—5节)
吃苦耐劳
可 敬 之 处
勤劳能干
人物赏析
“决绝”(6节)
坚强刚烈
可 贵 之 处
清醒理智
*
女主人公形象: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忠贞痴情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
勤劳能干、吃苦耐劳
清醒理智、坚强刚烈
敢爱敢恨
人物赏析
*
★ 注 意 人物 情感变化:
热情幸福
二读课文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婚前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纯真痴情,热情活泼
婚后 ——勤劳善良,任劳任怨,受尽凌辱,安静隐忍
婚变 ——冷静理智,失望决绝,坚强果断 ,
不变的:勤劳、温柔、坚强
氓的性格特征
婚前——貌似憨厚,颇有心计,性情暴躁,信誓旦旦
婚后——二三其德,始乱终弃,家庭暴力,不负责任
不变的:性情暴躁
《氓》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物:
女: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亦已焉哉 !
男: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反是不思
(憨厚老实)
(热情纯真)
(自私变心)
(辛苦蒙辱)
(冷酷无情)
(毅然坚决)
(对比)
情节:
*
一、男子负心说
二、年老色衰说
三、财富说
四、社会风俗说
痴情女偏逢负心郎
原因探究
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何在?
*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社会上都处于附庸地位。他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到一个类似“氓”这样的丈夫,其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社会上都处于附庸地位。他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到一个类似“氓”这样的丈夫,其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在古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社会上都处于附庸地位。他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到一个类似“氓”这样的丈夫,其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时代背景
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一样。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么做,而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
——《简.爱》
*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
《氓》中女子的背影已渐行渐远,却给我们后世之人留下了深深地思考。虽然我们中学生不允许早恋,但我们可以从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中进行反思,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学会正确地去爱!
人生启示
*
氓
子
复关
尔
士
无
男子名,第一次见面称呼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指代用法,男子的住所
第二人称,关系亲密
古代男子的统称,他
没有称呼
称谓
高潮
低谷
A、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生活、思想感情的对比
幸福甜蜜——辛苦耻辱
纯真热情——坚强决绝、清醒刚烈
B、氓婚前婚后态度的对比
“氓之蚩蚩”——“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即忠厚老实——反复无常、感情不专、性情粗暴
C、男女主人公对待婚姻爱情态度的对比
认真热情——不负责任、始乱终弃
对比手法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以“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与男子过分迷恋爱情。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其黄而陨”喻女子年老色衰,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C、由桑树起兴,引出写男女爱情
——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比兴手法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
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比喻男子反复无常,自己的不幸
无边无涯
2、比兴手法
诗经基本表现手法
赋:铺叙,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比喻,“以彼物喻此物”。
兴:象征联想 ,“先言他物,以引起 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
桑叶未落,
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女子年轻貌美
女子年老色衰
(爱情甜蜜 )
(爱情枯萎)
(比、兴、对比)
“桑葚” 喻甜美醉人的爱情。鸠:喻女子(比兴)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
*
《诗经》是我国 诗歌总集。
内容:
形式: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第一部
从西周到春秋
305
《诗》
《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
《诗经》
《诗经》
民间乐歌
宫廷乐歌
宗庙乐歌和舞歌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 --------
雅 --------
颂 --------
赋---------
比---------
兴----------
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
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的浪漫;
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取舍;
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
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诚挚
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
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伤感
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无奈
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期盼 ------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描写爱情的诗句不胜枚举。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歌中女主人公最痛楚的认识是什么?
(用课文原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