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21 06: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
1、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6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4分)
A.汲取(jī )肇始(zhào )藻饰(zǎo )矫正(jiǎo )
B.诘难(nán )狡黠(xiá )咀嚼(jué )滞碍(zhì )
C.瑕疵(cì )省悟(xǐng )脊梁(jí )抹杀(mǒ )
D.诓骗(kuāng )脂粉(zhī )涉猎(liè )抽噎(yē )
2.选出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4分)
A.根深底固 锲而不舍 窄汁机 不言而谕
B.不知所措 提炼精华 蒸馏水 辩证看待
C.精典影片 滥加粗暴 劝诫 不求甚解
D.地大物搏 骄傲自负 慨叹 前仆后继
3.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4分)
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无可比拟)
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可想象)
C.名著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阅读名著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怀疑)
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 (4分)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5.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4分)
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到达理想的彼岸。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④司马迁忍辱负重十五年,笔耕不辍,完成了《史记》。⑤古希腊德摩梯尼小时口吃,发音不准,每天坚持含着石子练习朗读,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⑥由此可见,一个天资有缺陷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⑤⑥
6.选出下面句子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两项( )(4分)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B.何处望神洲?满眼风光北固楼。
C.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D.吏禄三百担,岁晏有余粮。
E.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F.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探究性学习:(本题共13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 请你把“编者按”拟写完整。(3分)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___________;人们爱竹,爱它那 __________________。
(2)《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3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_____________。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3)《竹韵》小报需要一幅插图,陈谨同学建议以吴均《山中杂诗》中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为题画一幅画。请你展开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这幅画描绘出来。(4分)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3分)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8.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9分)
(1)《木兰诗》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一样写边塞苦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醉花阴》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出师表》中,写国势危急时,朝廷内外为“追先帝,报陛下”而竭尽忠诚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某人无意与他人竞争,不争宠邀功,也不怕别人妒忌,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我们可用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评价他.
二、文段阅读
(一)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点明词的主要内容是回忆的词语是________;全词感情发生转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2分).
10.试分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在表达作者感情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 辛弃疾为什么说《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阅读理解下文,完成13——17题(29分)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2.“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分)
13.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①“这一类的人们”指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__________________意思;“状元宰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底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6分)
15.文中划线的ab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请分别指出:(4分)
a.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批驳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文中的“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指哪些人?试各举一例。(4分)
拼命硬干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民请命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5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②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③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就能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这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⑦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⑧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9.对于上面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们总是很尊重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B.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C.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D.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20.下面是对文章第③至⑦自然段层次结构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③│④⑤⑥│⑦(并列结构)
B.③→④⑤⑥→⑦(层进结构)
C.③④‖⑤⑥│⑦(分—总结构)
D.③│④‖⑤‖⑥│⑦(总分总结构)
21.本文运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是(不限一项)(3分) ( )
A.举例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D.比喻论证
22.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 B 3.D 4.A 5.C 6.C F
7.探究性学习
(1)答题要求:内容上突出“竹”的品质特点,语言上体现例句的基本句式。内容2分,语言1分。示例:脱俗的神韵 坚忍的品性 正直的品格 高尚的气节 挺拔的气势 高雅的气质 ……
(2) D (3)(2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诗句的主要意象(竹、日、山……),描绘出画面;语言优美流畅。
例一:一片竹林,落日余晖下,竹叶婆娑。远处,在山与天相接的天边,飘来袅袅云雾,从竹叶缝隙中看去,夕阳把整个天际照得金光灿灿。
例二:独自漫步在竹林里,满耳是鸟雀回家的喜悦。抬头远望,群山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夕阳依山,云海迷茫。
(4)答题要求:内容扣住“两岸竹友”,用语规范。酌情给分。
示例:两岸竹缘 闽台竹友 闽台竹缘 闽台竹心 海峡竹缘 ……
8.(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9.“梦回”“可怜白发生”
10.写出了军营生活场面的宏大壮阔,表达了词人对军营生活的向往,对杀敌报国的渴望,反衬了“可怜白发生”之悲。
11.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的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12.表示对正史的否定  13.①“这一类”指“埋头苦干的人”等 ②“中国的脊梁”就是现在也未尝少。  14.支柱(中坚、栋梁、支撑) “状无宰相”指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15.a一小撮中国反动派 b全体中国人  16.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17.“拼命硬干的人”指不顾身家性命,揭干而起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如陈胜、吴广,岳飞等;“为民请命的人”指替老百姓向掌权的请求解除他们的痛苦,保全他们性命的人,如王安石、梁启超、康有为等。
18.本文语言具有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彩浓等特点。
19.C 20.D 21.A、B
22.(1)有一双敏锐的眼睛。(2)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3)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