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09 17: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辛亥革命
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A.同盟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日知会
2、中国同盟会
A、1894年成立于檀香山 B、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C、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
A.兴中会、华兴会B.华兴会、文学社 C.文学社、共进会 D.共进会、兴中会
4、武昌起义
A、为四川保路运动创造了条件 B、革命的主力是农民
C、孙中山指挥的武装推翻清政府的起义 D、起义军建立了湖北军政府
5. 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B.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建立民主共和国,让人民享有民主自由
6. 1911年的武昌起义 ①是由同盟会直接领导的 ②原来的计划被偶然因素打乱 ③其成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④胜利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7.历史上的“辛亥革命”是指
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四川保路运动
8 .右边图片反映了清军向起义军投降的情景,这次起义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起义
A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9、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10、《临时约法》的内容不包括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C、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有弹劾权D、实行总统制,总统有行政、立法、司法权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
A.总统制   B.责任内阁制   C.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
1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主要意义在于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13.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义和团运动
14.《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15、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A.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16.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有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1)宣统帝退位(2)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4)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A、(1)(3)(4)(2)B、(2)(4)(3)(1)C、(2)(1)(4)(3)D、(4)(3)(1)(2)
1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20. 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最主要的理由应该是
A.推翻了帝制 B.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D.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1、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是
孙中山在遗嘱中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的主要含义是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仍未完成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仍然没有建立
C.资产阶级政党出现了分裂 D.蒋介石等右派开始篡夺革命领导权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大臣答:彼国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是说明彼国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请回答:(1)材料一中,嘉庆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
(3)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怎样“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
3.2 参考答案
1-5 ACCDC 6-10 BCADD 11-15 BACAA 16-21 DADAAA
31(1)不对。1分 英国比中国富强;英国富强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快,而不是因为沾了中国茶叶的光。 2分
(2)是指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分
(3)孙中山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
32:(1)痛感海峡两岸分隔,渴望祖国统一 (或者答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期盼。)2分
(2)关键是没有外国的干涉而实行两岸平等会谈。 2分 “一国两制”。 2分 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是台湾当局承诺“一个中国”的原则。 2分
(3)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或“一中一台”意图。2分
同课章节目录